摘要:日前,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表彰599个先进集体和1397名先进工作者。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是四川省教育系统唯一获奖
日前,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关工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表彰599个先进集体和1397名先进工作者。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是四川省教育系统唯一获奖集体。
据悉,成都市青羊区有离退休教师3540余人,其中543人怀抱炽热的教育情怀,以饱满热情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将毕生积累的智慧与经验倾注于下一代健康成长,生动诠释了“银龄赋能”的深刻内涵。近年来,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立足丰厚的“五老”(老校长、老党员、老德育工作者、老班主任、老教师)资源优势,锐意创新,系统构建“研究引领、多元赋能、全域覆盖”的工作体系,在家庭教育、法治教育等重点领域打造出极具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扎实成效与创新模式获得了中国关工委的高度肯定。
深耕课题研究
筑牢协同育人理论基石
自2011年起,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紧密围绕教育部关工委从“十一五”到“十四五”的课题规划部署,系统地在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核心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十余年来,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汇聚“五老”智慧,联合教育专家、一线骨干,高质量完成了4项具有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点课题攻关。
其中,标志性成果《发挥“五老”优势,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基本路径》研究,不仅被收录于《教育部关工委成立30周年课题研究集萃》,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心系下一代》杂志上发表。这项研究系统梳理了“五老”在家校社协同中的独特角色定位、资源优势发挥路径、长效工作机制构建等关键问题。还紧密结合青羊区丰富的实践案例,提炼出了一套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育人“青羊方案”。该方案为破解新时代“家校社”如何有效联动、形成育人合力的普遍性难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范本,其影响力已超越区域,辐射全国。
多元家教服务
智慧赋能百万家长成长
家庭教育是关工委工作的重中之重。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五老”队伍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倾力打造了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精准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形成了“讲座打基础、沙龙促交流、咨询解难题”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
截至目前,“五老”讲师们已累计开展大型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超过2500场,覆盖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及社区;举办聚焦具体养育痛点的“智慧父母”主题沙龙500余场,营造了深度互动的学习氛围;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超10000人次。同时,推出直播课153期、微课162期、微论坛32期。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直接惠及的家长群体已逾百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区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
在众多无私奉献的“五老”中,退休14年的李萍老师堪称典范。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怀,足迹遍布学校、社区、机关单位,并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17个市县,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核心主题开展公益巡讲,为提升凉山地区家庭教育质量注入了强大动力,生动体现了教育情怀的广度与深度。
厚植法治基因
创新模式护航青春成长
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日益凸显的法治教育需求,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五老”团队积极作为,勇于创新,成功构建了“课程奠基、活动深化、实践内化”的立体式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让法治精神真正入脑入心。
为系统普及法律知识,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具有法律背景或丰富教育经验的“五老”骨干,精心编撰了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学法路上》法治教育读本,作为校本教材的重要补充。同时,开发一系列极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特色课程与实践项目,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同学议事会”模拟议事规则,培养规则意识和民主协商能力;“成人守法宣誓”“十四岁守法典礼”,在重要成长节点强化守法责任感和仪式感;“班级法规制定”引导学生参与制定班规,理解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每周一法”,利用碎片化时间普及法律常识。
此外,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围绕“校园欺凌”“网络信息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辩论,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明辨是非,理解法律边界,感受法律威严,切实提升了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为筑牢校园法治安全防线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局关工委指导下,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学生社团演出的校园法治情景剧《陈墨,别害怕》,感动了万千师生。
深化“三进”服务
擦亮品牌底色,推动精准滴灌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覆盖面,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精心打造了“一团一室”的核心架构——“五老宣讲团”负责深入一线开展宣讲、“科研与咨询室”聚焦理论研究深化和个性化咨询服务。
在这一机制保障下,“进校宣讲、进校巡演、进校咨询”的“三进”品牌活动持续焕发活力。“五老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专长,将党的方针政策、优良传统、红色故事、法治知识、科学家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等,通过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送进校园;老教师艺术团组织开展进校文艺巡演活动,通过歌曲、舞蹈、朗诵等多种形式,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等主题融入艺术表演中,让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科研与咨询室定期派出专业老师走进学校,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方法途径、亲子有效沟通、心理健康教育等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问题。2025年计划实施“三进”活动20场,预计覆盖师生近万人。
与此同时,“五老”专家(具有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资质的退休教师)还定期到局关工委咨询室“坐诊”,为面临亲子沟通、学业压力、青春期困惑、行为偏差等具体问题的家长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和情感支持。预计2025年开展活动200场,服务家长千余人次。
“‘工作做得细、做得实!’是今年六月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来调研时,给予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而这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更是对局关工委多年来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所做努力的充分肯定和最佳褒奖。”青羊区教育局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局关工委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关工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五老”资源的挖掘、整合与赋能,不断在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精度、强化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行动,团结带领广大“五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全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撑起一片更加温暖、更加坚实的“暖心伞”,奋力谱写新时代“银龄赋能”的壮丽篇章!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