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吃“营养餐”、戴专属“项链”、持“身份证”上岗……这是9月23日记者跟随“丰登高台——农文旅融合媒体行暨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组走进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这里的每一头牛都能够享受到如此待遇。
吃“营养餐”、戴专属“项链”、持“身份证”上岗……这是9月23日记者跟随“丰登高台——农文旅融合媒体行暨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组走进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看到的场景,这里的每一头牛都能够享受到如此待遇。
张掖地处北纬38°,气候干爽、光照充足,奶牛每天吃着“定制餐”,躺卧在温热干燥的沙床上,天然沙滩减少了奶牛患病的概率,奶牛高产且极少用药,成为重要的奶源地。
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正位于这条黄金纬度线上。2021年,公司依托高台县丰富的饲草资源、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产业基础安家落户,建设各类牛舍9栋,挤奶厅一座。
作为高台县招引建设的重点畜牧企业,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由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合资筹建,占地面积4313亩,是一家集荷斯坦高产奶牛繁育、精准养殖、鲜奶生产、优质牧草种植、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牧科技企业。
甘肃燕塘传祁牧业有限公司的标准化挤奶大厅。高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标准化挤奶大厅里,一头头奶牛正在全自动转盘挤奶机前排队挤奶,奶牛从站上挤奶台到挤奶完毕,都靠挤奶机数字化管理自动完成。
“现在我们存栏是5550头牛,日产鲜奶113吨,挤奶牛单产40公斤。”挤奶厅质量经理马小燕说。
运营如此体量的养殖场,牲畜粪污如何处理是一道难题。
在“良种奶牛繁育——优质鲜奶生产——粪肥资源化利用——优质牧草种植”种养循环经济模式推动下,这道难题被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契机,公司也由此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村民种地产生的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经过加工变成优质饲料,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而肉牛产生的粪便,则通过科学处理变身有机肥料,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这种“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更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一年就近收购青储玉米3.2万吨,经过处理后粪污可消纳耕地2万亩,同时还带动周边农户105人实现再就业。”马小燕介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这里实现了双赢。
燕塘传祁牧业的崛起,也为高台县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当地按照“牛羊提质增效、猪禽转型升级、奶业振兴发展、农牧生态循环”的发展思路,基本形成现代畜牧业“六园一廊四带”发展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县新改建规模养殖场19家,累计达338家,全县养殖专业社183个、养殖专业村71个,上半年畜禽饲养总量达189.1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2.5万头,牛奶产量8.6万吨。
从一头牛到一条链,从一个企业到一片产业,燕塘传祁牧业正以“牛”劲十足的势头,推动高台县“牛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让这片土地在产业兴农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