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逵:娶6个老婆,称霸宁夏17年,带7.5吨黄金逃美国,晚年凄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5:43 1

摘要:一提起“宁夏王”,大家都会想到马鸿逵,没错,这位在民国西北军阀的谱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确实在宁夏建立起长达17年的独裁统治,而且家中六房妻妾环绕,聚敛的财富足以用吨计量。

一提起“宁夏王”,大家都会想到马鸿逵,没错,这位在民国西北军阀的谱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确实在宁夏建立起长达17年的独裁统治,而且家中六房妻妾环绕,聚敛的财富足以用吨计量。

可是花无百日红,令人唏嘘的是,当权力崩塌之时,马鸿逵却携7.5吨黄金远遁美国,终究未能换来安稳晚年,而是在异乡的孤独与悔恨中落幕,留下一段充满讽刺的历史故事。

马鸿逵于1892年出生于甘肃河州的回族官宦家庭,父亲马福祥是北洋军阀时期的重要人物,曾任绥远都统、安徽省政府主席等职,与曹锟、张作霖等军政要员结为拜把兄弟 。

正是这般家世,为马鸿逵铺就了天然的进阶阶梯。

辛亥革命后,马鸿逵子承父业进入军界,并且凭借父亲人脉成为袁世凯的侍从武官,习得权力博弈的秘诀。

1923年,马鸿逵携带十万银元资助曹锟贿选总统,换得第五混成旅旅长之职,将军队牢牢掌握在手中 。

此后,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的乱局中,马鸿逵始终秉持“谁强附谁”的生存法则,先后依附冯玉祥、蒋介石等势力,一路飞黄腾达,令人艳羡。

不得不说,马鸿逵绝对就是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

1929年,他抓住冯玉祥与蒋介石决裂的契机,与韩复榘、石友三一同叛冯投蒋,当即获得三十万银元军饷与千余支新枪的奖赏,所部被扩编为讨逆第十一军 。

中原大战爆发后,他又率部攻占泰安,为蒋介石击败冯阎联军立下“战功”,换来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徐州警备司令的头衔,并且赢得了蒋介石对他十足的信任。

1933年,马鸿逵在蒋介石的任命下就任宁夏省政府主席。

不过,在最开始,他看到宁夏贫瘠不堪而心生不满,但最终还是带着两个团的兵力赴任,开启了长达17年的“宁夏王”时代。

在这个地盘上,马鸿逵开始大施拳脚,迅速展开集权行动,两个月内便改组省政府,将堂兄马鸿宾的旧部全部替换,安插亲信担任民政、财政等关键部门要职。

最终,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后,他将军权、政权、财权尽数揽入怀中,甚至连蒋介石派来的教育厅长都先后赶走五任,最终换上自己的亲信。

后来,为了巩固自己独裁的统治,马鸿逵推行严密的保甲制度与身份证制度,将全省民众纳入军事化管控,还成立“心范会”宣扬个人权威,以“四维八德”为幌子实施精神控制。

在军事上,他实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强制征兵制,17年间征调青壮年达10余万人,虽然扩充了马家军实力,但也给宁夏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统治宁夏期间,马鸿逵的核心目标便是聚敛财富。

据悉,他不仅擅自发行新钞,通过垄断羊毛、枸杞等土特产贸易牟取暴利,而且还公然买卖官职,从县长到税吏皆明码标价,甚至通过走私烟土等违禁品积累原始资本。

而这些手段也让马鸿逵迅速暴富,到1949年时,其搜刮的财富已折合黄金7.5吨之巨。

要知道,一个军阀有了钱有了权,注定私生活也非常奢靡紊乱。

马鸿逵也不例外,他一生共娶六位妻妾,甚至都远超父亲的五房。

据悉,马鸿逵的原配马伯芳是甘州提督之女,比他年长8岁,为他生下三儿一女,始终打理家事。

二姨太袁氏是他干爹的小妾,辈分上堪称马福祥的“嫂子”,这段婚姻在当时引发轩然大波。

四姨太刘慕侠来头挺大,是清末大太监小德张的干闺女,凭借这层关系为马鸿逵搭建了不少政商人脉。

而且马鸿逵在57岁那年,还将19岁的丫鬟赵兰香收为了六姨太,尽显军阀本色。

可是,当马鸿逵权势达到鼎峰后,随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他的气数也到了尽头。

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解放军兵锋直指宁夏,彻底动摇了马鸿逵的统治根基。

彼时,他一面下令马家军顽抗,一面暗中收拾金银细软,在宁夏兵团覆灭前夜,他带着核心家眷与部分财物飞离银川,试图抵达台湾寻求庇护 。

然而,由于马步芳父子与郭寄峤等人纷纷向蒋介石告状,指责他指挥不力,要为西北败局负总责。马鸿逵在台湾日子也不好过。被“撤职查办”后,行动处处受限,几乎就是软禁状态。

不过,马鸿逵凭借自己的大脑袋很快想出脱身之计,他以四姨太刘慕侠在香港病危为由,申请赴港探视。哪知竟然获得批准。

于是他立即赶赴香港,并且将7.5吨黄金安全运出。

不得不说。为了转运这些黄金马鸿逵可谓费尽心思。他通过关系联系上美国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以运输羊毛为掩护,雇佣其航空队将黄金分批运往美国,简直令人意想不到。

就在1950年10月,当马鸿逵完成所有财产转移后,公然拒绝返回台湾,带着次子马敦静、三位妻妾及巨额财富定居美国洛杉矶,开启了异国生活。

起初在美国,马鸿逵凭借巨额财富也过得逍遥自在,他购置豪宅,开办牧场养马,几乎和在宁夏时的气派无二。

然而要知道,远离权力的庇护,金钱非但未能带来幸福,反而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由于马鸿逵妻妾太多,难免相互嫉妒眼红,于是为争夺财产整日争吵,简直让马鸿逵焦头烂额。

尤其子孙辈的反目更是让这个军阀束手无策,就那个次子马敦静不仅不愿陪伴父亲左右,而且还因牧场经营等问题与他对簿公堂。

尤其更致命的是,马鸿逵对美国商业规则一窍不通,牧场经营连年亏损,最终破产倒闭。

最终,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陆续变卖黄金、字画等资产,到1960年代末已濒临破产,只能靠亲友接济度日。

此外,马鸿逵的健康状况也日益堪忧。他原本大腹便便体重近200公斤,哪知晚年因糖尿病恶化,体重骤减至不足百斤,形如枯槁,多次住院治疗。

就这样,在病痛与孤独的折磨中,马鸿逵开始愈发思念故土,常常坐在窗前遥望东方,喃喃自语“我要回家”。

后来,忍不住思念的马鸿逵曾多次通过各种渠道申请回国养老,哪怕安葬在宁夏故土也行,但都遭遇拒绝。

1970年1月14日,马鸿逵在洛杉矶的公寓中病逝,终年78岁。

那一刻,他的身边不再是妻妾环绕,仅有四姨太刘慕侠与六姨太赵兰香陪伴,而昔日的权势与财富也早已化为泡影。

后来,他的遗体被运往台湾,安葬在台北回民公墓,永远隔绝了与宁夏故土的联系。

就这样,昔日鼎盛的一代军阀凄惨落了幕。

其实纵观马鸿逵的悲剧,不在于他财富的流失,而在于他始终不懂,真正的安稳从不在黄金与权力之中,而在民心向背之间。

来源:夕史朝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