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检察故事汇展播丨十佳作品:采砂大盗服法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5:48 1

摘要:2025年,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检察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通过检察官视频讲述办案故事的形式,生动展现湖北检察机关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

编者按:2025年,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新时代检察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通过检察官视频讲述办案故事的形式,生动展现湖北检察机关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检察履职实践。

讲述人:宜昌市葛洲坝人民检察院 胡留港

长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维系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针对公安部挂牌督办的长江宜昌段特大非法采矿案,葛洲坝检察院坚持“一案三查”,以综合履职赢得正义与贪婪的较量,实现了从“办理一个案件”到“护佑一江清水”的蝶变。

该案成功入选最高检《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白皮书》和湖北省首批刑事检察助力流域综合治理典型案例。

2017年,某港务公司老板龚某某以极低价格接下码头疏浚工程后,在未取得许可证的情况下,指挥金某等人盗采长江砂石。这起案件,开局就遇“三难”:案发已过两年,时过境迁取证难;多在夜间隐蔽作业,固定直接证据难;龚某某等3人筑起“攻守同盟”,突破口供难。案件侦办一度举步维艰。

我们提前介入,逐项排查证据缺口,精准提出14条侦查取证意见,引导公安机关从现场核查、资金流水、证人证言等外围寻找突破。明确要求补充涉案船只航行轨迹、砂石运输记录等关键证据,确保侦查始终围绕定罪量刑核心要素推进。

然而,在核定犯罪金额这一关键环节,又遭遇难题:出库单、交易账册等核心书证全被销毁——这意味着,即使突破“零口供”,也难以锁定犯罪数额,案件陷入僵局。

顺着“有卖必有买”这一思路,我们紧盯龚某某名下9张大额高频转账银行卡,从密密麻麻的流水中抽丝剥茧,层层倒查资金去向,最终牵出45名买家线索。公安干警连夜奔赴江苏、安徽等地,在砂场仓库、交易码头蹲点核查,买家与龚某某的交易细节逐渐清晰,案件迎来转机。

随着45名买家的证言环环相扣,9张银行卡的流水与采砂时间精准对应,6个省份的交易轨迹织成完整销售网,碎片化数字串联成铁证,最终核定:非法采砂超119万吨,销售金额达4300余万元。面对这组证据,龚某某等人终于从“零口供”转为低头认罪。

案件证据链扎实,本可顺利起诉。但卷宗里龚某某数千万的非法获利记录,与公安机关扣押的两艘价值有限的采砂船,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心里清楚:案子不能就这么了结。追不回赃款,挽不回损失,生态的伤疤、社会的损害就难以真正抚平。

在案件办理中,我们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切入点,明确主动认罪认罚与退赃退赔的量刑关联。通过联动律师释法、亲友劝导,帮助算清“自由账、亲情账、家庭账”。最终,三人均自愿认罪认罚,龚某某主动退缴非法获利1200余万元,追赃挽损取得实质性突破。法院最终判处龚某某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罚金三百万元,其余两人分获五年、三年有期徒刑,罚金十五万、七万元。

为何龚某某能长期在江中肆无忌惮非法采砂?长达三年间,监管部门竟毫无察觉?长江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该如何修复?一连串追问的背后,是对“案结事未了”的深层考量。

我们延伸办案触角,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职;对整改不力的,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根治监管缺位问题;移送民事公益诉讼线索,由龚某某等人承担190余万元长江生态损害赔偿;以案说法开展长江大保护法治宣传,凝聚共护合力。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该案的成功办理,加强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保障了生态安全,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法治样本。

来源:鄂检在线

来源:湖北省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