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再次提醒:过了65岁的人,宁愿坐着不动,也别随便做这些运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5:10 1

摘要:肌肉、关节、血管、神经,全都像退休工人,有点懒、有点慢、还有点倦。这个时候,运动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乱做。有些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对老年人的身体,是一种“偷袭”。

过了65岁,身体开始说实话。骨头不再悄悄撑着你走远路,心脏也不再一声不吭地应对突然的剧烈运动。

肌肉、关节、血管、神经,全都像退休工人,有点懒、有点慢、还有点倦。这个时候,运动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乱做。有些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对老年人的身体,是一种“偷袭”。

很多人一听“运动”两个字,就像听见了健康的召唤。小区广场上,七十多岁的李阿姨每天爬楼二十层,说是“锻炼心肺”;公园里,老王大叔打着负重哑铃,挥汗如雨地“练肌肉”;还有人被网络视频带着做高抬腿、深蹲挑战、倒立撑墙……医生看了直皱眉。

这些动作,对年轻人是挑战,对老年人,可能是灾难。

先说深蹲。这个动作看似基础,其实对膝盖的压力极大。研究显示,一个人做标准深蹲时,髌骨(也就是膝盖骨)上的压力能达到体重的3到4倍。

对65岁以上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一蹲下去,就等于一辆摩托车压在膝盖上。老人的关节软骨早已不再光滑润滑,一旦磨损加剧,骨性关节炎就会悄悄找上门,疼得你晚上睡不稳,白天走不了。

还有一个动作,很多人都做——原地高抬腿。很多电视节目里把它当成“简单有氧”,但对老年人来说,它是“隐形绊脚石”。

高抬腿需要良好的臀大肌髋屈肌力量,还要有稳定的本体感觉(就是身体对位置和动作的感知能力)。

老年人这方面普遍退化,做着做着就容易失衡、扭腰、拉伤。研究指出,老年人跌倒的最常见诱因之一,就是不合适的运动动作

再说说负重训练。有些退休老头热衷于“举铁”,以为练出点肌肉就能抗老。确实,肌肉减少症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但不是靠蛮力练就能恢复的。

负重训练要有科学配比,重量、组数、休息时间缺一不可。不然,不只是肌肉拉伤,严重的还会诱发椎间盘突出,甚至诱发高血压性脑出血。你看着他在举,可能下一秒就倒下了。

一个更危险的,是倒立、倒挂、头朝下的运动。有些老年人跟着养生视频“练脑供血”,结果练出了眼底出血颈椎压迫神经、甚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人上了年纪,血管弹性差,自主神经调节慢,突然改变体位,血压骤升,脑供血根本来不及调节。倒着的那几秒钟,可能是脑梗的前奏。

还有人喜欢快走、跑步。这两个听起来但节奏一错,全盘皆输。很多人一出门就“拼速度”,以为出汗才算锻炼。殊不知,快走每分钟超过120步,对心率调节机制差的老年人来说,是一种过度刺激。

2021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老年人在心率升高时更易诱发房颤、心绞痛甚至心梗。你跑的是步数,心脏跑的是命。

更别提突然的拉伸运动。像劈叉、压腿、桥式,这些对年轻人来说是“拉伸舒展”,对老年人,是“拉裂拉伤”。

肌肉的弹性蛋白含量随着年龄下降,筋不再那么软,硬拉只会撕裂肌腱。临床上我们常见到老年人练个“拉伸”,拉进了急诊,腰肌拉伤、腿筋撕裂,苦得不行。

你可能会问,那是不是动也不能动了?不是不动,是要动得对。但在你搞清楚什么叫“对”之前,有些动作,医生宁愿你别碰。

不建议你深蹲,是因为你的半月板已经是“退役老兵”;不建议你快跑,是因为你的心脏传导系统已经“反应迟钝”;不建议你倒立,是因为你的血管壁早已“不堪重负”;不建议你高抬腿,是因为你的本体感受器早就“下岗休息”。

我们不反对运动,我们反对盲目模仿年轻人的运动方式。2023年《老年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在全国近5000名高龄人群中发现,超过68%的老年人运动损伤,源于错误模仿和高强度动作

你看着别人跳操,也许人家是65岁刚退休,你已经75岁,差这10年,骨质密度、肌肉量、神经反应,全都不是一个量级。

有些动作,看起来轻松,其实对老年人的心肺储备关节稳定性血压调节能力要求极高。你一旦忽略了这些“隐形门槛”,就很容易掉进“运动陷阱”。

那到底应该怎么动?答案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你得先去做个全面体检,看心电图、查骨密度、测平衡力,再由专业医生评估“你适合哪种运动”。不是说你老了就不能动,而是你得按你的年龄、体质、病史,量身定做运动处方

适合你的运动,应该是让你做完后心跳平稳、睡眠改善、关节轻松、体温微升,而不是做完腿抖心慌、气喘吁吁、膝盖疼痛。身体是诚实的,它会告诉你“这运动是不是在伤我”。

我们希望你动,但我们更希望你别倒在“动”的路上。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错了方向

很多人以为老年人出门锻炼是为“活力”,其实医生看得更长远:你今天走得稳,明年才不用人扶;你现在不跌倒,将来才不用坐轮椅。运动,是一场慢热的修复,而不是一场冲刺的比赛。

别再盲目跟风,看见谁跳操你也跳,看见谁负重你也扛。你不是他,他也不是你。医生关心的,从来不是你今天做了多少个动作,而是你明年是否还能自己走进诊室

请记住这句话:对65岁以上的人来说,运动不是比多,而是比稳;不是看速度,而是看安全;不是求刺激,而是保功能。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怎么动,那就先从每天10分钟的缓慢散步开始,从一条柔软的毛巾操做起,从一段温和的广播体操尝试。你会发现,那些看似“不激烈”的运动,反而最适合你现在的身体,也最能帮你走得更远、活得更久。

别让运动,变成你健康的反噬。

真正的长寿,从来不是靠拼体能,而是靠懂身体。

参考文献:

[1]李春华.老年人运动损伤的特点与预防[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3,38(9):1052-1056.
[2]张琳.高龄人群运动方式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关系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2):98-103.
[3]黄志伟.膝关节深蹲运动对关节软骨压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2,41(3):211-215.

来源:全面健康指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