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8.58万起荣威M7DMH上市中型轿车1.5L插混纯电续航160km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3:24 3

摘要:你敢信,现在一辆车长近5米的中型轿车,起售价直接干到8.58万?比不少A级燃油车还便宜。荣威M7 DMH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看错了?毕竟这个价位,以往连国产紧凑级电混都难给这么狠的配置。可它偏偏来了,还带着终身质保、骁龙8155、L2辅助驾驶、20

8万块买中型轿车?荣威这波操作是真香还是割韭菜?

你敢信,现在一辆车长近5米的中型轿车,起售价直接干到8.58万?比不少A级燃油车还便宜。荣威M7 DMH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看错了?毕竟这个价位,以往连国产紧凑级电混都难给这么狠的配置。可它偏偏来了,还带着终身质保、骁龙8155、L2辅助驾驶、2050km综合续航这些听起来就很“卷”的标签。

但这价格背后,真没猫腻吗?

先说硬参数。荣威M7 DMH车身长度达到4940mm,轴距2820mm,在同级里确实有尺寸优势。搭载1.5L插电混动系统,电机功率137千瓦,百公里加速7.9秒,数据上不输主流竞品。CLTC纯电续航160km,电池容量19.7kWh,支持30%-80%快充20分钟补能,日常通勤用电基本够用。综合油耗3.95L/100km(WLTC工况),油箱55L,官方宣称CLTC综合续航可达2050km——这意味着加满一箱油理论上可以从北京一口气开到广州不加油。

高通骁龙8155芯片+SAIC OS车机系统,这套组合在当下智能座舱领域属于标准顶配方案。语音识别响应速度快,多意图理解能力提升,支持华为、小米、苹果等主流手机互联生态,日常使用流畅度和兼容性不用担心。15.6英寸2.5K中控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视觉效果拉满,极简内饰风格也符合当下审美趋势。

安全与舒适配置方面,全系标配6气囊、360影像、哨兵模式、电动天窗、前排无钥匙进入等功能。高配车型提供主驾通风/记忆、前后排加热、50W无线充电、256色氛围灯等越级配置。更关键的是,限时权益中包含五大件终身质保+三电系统零自燃终身保障,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尤其考虑到插混车型长期使用中的电池衰减和维修成本问题。

辅助驾驶层面,全系配备L2级功能,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交通标识识别等,硬件为6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顶配版本额外增加高速高架NOA导航辅助驾驶和遥控泊车功能,并免费升级AI辅助驾驶模块。这部分配置策略明显是在向高端靠拢,试图打破“低价=低智”的刻板印象。

但有意思的是,同样是插混中型轿车,比亚迪秦L DM-i起售价9.98万元,吉利银河A7为8.98万元起,而荣威M7 DMH直接杀到8.58万元,比对手最低门槛还要低1.4万。表面上看是诚意十足,可细究下来,有几个地方值得推敲。

首先是动力总成。虽然宣传称“1.5L插混系统”,但发动机最大功率仅82千瓦,扭矩135牛·米,远低于同级别普遍采用的1.5T或高效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这意味着在馈电状态下,高速再加速能力可能受限,更多依赖电机驱动。这种设计取向偏向城市通勤优化,牺牲了一定长途行驶的稳定性。

其次是悬挂结构。全系标配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看似合理,但未提及是否全系标配铝合金部件或轻量化设计。相比之下,部分竞品已在中端车型上应用更高规格材料。而mCDC动态悬挂作为选装项出现,说明基础版操控调校未必能达到预期水准。

再来看市场定位。荣威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的声量明显弱于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品牌。此次以极致性价比切入市场,固然能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但也容易陷入“廉价感”标签困境。消费者会问:为什么别人卖九万多,你敢卖八万五?是不是成本压缩太狠?

更要紧的是,所谓“限时售价”有效期只到2025年10月31日。这意味着后续是否会涨价、权益是否延续,存在不确定性。而金融政策“日供14元起”,听着很美,实则是将总价摊薄至84期贷款的结果,实际利息成本并未公开透明。

还有个细节被很多人忽略:虽然宣称CLTC综合续航2050km,但这是基于理想实验室条件下的测试标准。真实路况下,尤其是冬季低温环境,纯电续航打折、油耗上升几乎是行业通病。一旦实际体验与宣传落差过大,口碑反而容易崩塌。

终身质保听上去很香,但适用条件如何界定? 是否要求必须在官方渠道保养?是否有里程限制或使用频率门槛?这些细则往往藏在合同小字里,一旦发生纠纷,维权难度不小。

更现实的问题是售后服务网络。上汽荣威在全国的服务网点密度,相比比亚迪、吉利仍有差距。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维修等待时间、配件供应速度可能影响用户体验,再好的质保承诺若无法兑现,也只是纸上画饼。

说到竞品,除了提到的比亚迪秦L、吉利银河A7,其实零跑B01、深蓝L07也在同一战场厮杀。这几款车要么主打性能,要么强调智能化,而荣威M7 DMH选择主打空间+续航+低价三位一体,走的是“全能但不出彩”的路线。问题是,消费者到底要的是“什么都有一点”还是“某一点特别强”?

目前来看,荣威M7 DMH的核心竞争力集中在三点:大车身、长续航、低门槛价格。但它能否真正打动市场,还得看交付后的质量稳定性、用户反馈以及终端服务支撑力度。

你说它性价比高吧,确实比同级便宜;可你说它没代价吧,发动机参数偏低、品牌影响力下滑、售后覆盖不足这些问题又实实在在摆在那里。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一款车便宜是因为技术领先、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那叫让利;但如果便宜是因为品牌撑不住、市场逼得没办法,那叫清仓前的最后挣扎。**

荣威M7 DMH这一波,到底是真心想赢,还是 desperate(绝望)地想活?

大家觉得呢?8.58万买一辆近5米长的插混中型车,你是心动了,还是觉得越便宜越不敢买?

来源:幸福柑桔rs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