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人都在夸!这支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太会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4:32 1

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精神,传承“面对面”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9月15日至23日,“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走进广州、东莞、南宁。兴安盟3支乌兰牧骑以“文艺演出+文旅推介+产品展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精神,传承“面对面”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9月15日至23日,“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走进广州、东莞、南宁。兴安盟3支乌兰牧骑以“文艺演出+文旅推介+产品展示”的创新模式,为岭南观众送上浓郁草原风情,搭建起南北文化交融的桥梁,收获满堂喝彩与多方好评。

三城联动:

草原风情点亮岭南舞台

广州站演出扎根粤剧院、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广州市文化馆三大文化地标。开场歌舞乐《北疆赞歌》,以鲜艳民族服饰搭配激昂旋律,一登台便点燃全场氛围;乌力格尔《扬鞭催马新征程》用独特说唱演绎草原新貌,台下掌声此起彼伏。场外的农特产品与非遗文创展区同样火爆,兴安盟大米、阿尔山矿泉水整齐陈列,非遗手作尽显韵味,广州市民陈阿姨试吃大米后由衷赞叹:“口感细腻清甜,真没想到草原上能产出这么好的物产!”

东莞站将演出搬进东莞市文化馆与石碣影剧院。经典歌曲《牧民歌唱共产党》《站在草原望北京》响起时,全场观众自发跟唱,歌声回荡剧场;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以恢弘气势震撼全场,让岭南观众沉浸式感受草原的辽阔豪迈。文旅推介环节,兴安盟的草原风光、那达慕等民俗活动通过视频生动呈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哪一年”“‘源在兴安’特产有哪些”等互动问答,更让观众在趣味互动中加深对北疆的了解,现场热度持续攀升。

南宁站则实现“社区+校园+商圈”全覆盖:百益上河城社区专场里,顶碗舞《祝福》以演员精准利落的动作引发现场惊叹;当《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赞歌》两首经典草原歌曲奏响,演员走下舞台邀请居民同唱,熟悉旋律瞬间点燃热情,草原风情与社区温情在合唱中交融。广西经济职业学院专场中,《少年》《歌唱祖国》引发学子全场大合唱,青春嗓音与草原深情碰撞,既传递文化共鸣,更抒发对祖国的热爱。“第一次看乌兰牧骑演出,节目精彩,合唱时更热闹,还知道了兴安盟的好山好水!”南宁市民黄大爷的话道出许多观众的心声。

演员视角:

以艺为桥,既是文化传播者

也是家乡“宣传员”

9天、3座城市、9场演出,从专业文化馆到烟火社区,从青春校园到繁华商圈,兴安盟乌兰牧骑队员始终以昂扬饱满的状态,把草原文化送到不同场景的观众身边。“从广州到东莞再到南宁,场地在变、观众在变,但大家对北疆文化的热情始终滚烫。看到南方朋友不仅看得投入,还能准确叫出马头琴、四胡的名字,我们打心底里高兴——这说明我们的表演不只是节目,更是真正打通了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科右中旗乌兰牧骑演员佟宁宁笑着说道。

兴安盟乌兰牧骑艺术总监鄂伟亮还分享了意外收获:“家乡的农特产品特别受欢迎,有观众特意记下购买方式,追问大米的种植环境。这让我们意识到,除了文化传播者,我们还是家乡的‘宣传员’,能让更多人了解兴安盟的好产品、好风光,再累也值得。”

媒体助力:

三级传播放大北疆文化声量

此次巡演获得央媒、省媒、地方媒体多层级聚焦,构建起立体传播矩阵。央视频率先发声,为巡演赋予全国性传播视野;省级媒体深度跟进,实践杂志社以乌兰牧骑广州巡演为切入点,回溯其60年巡演历程。内蒙古日报聚焦三城演出亮点,凸显乌兰牧骑“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特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以全媒体平台展现“演出+文旅”融合的创新形式,内蒙古文旅账号同步联动,强化地域文化传播力。

地方媒体更形成传播合力:广州日报、广州广播电视台及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融媒体中心,围绕“南北文化互动”推出专题报道;东莞日报、东莞电视台聚焦市民反响,捕捉文化共鸣瞬间;广西日报、南宁晚报深耕南宁站,解读演出背后的文旅交流意义。此外,广州红线女大剧院、“东莞plus”“岭上兴安”、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兴安盟乌兰牧骑等账号同步传播,进一步拓宽覆盖范围。截至目前,巡演相关内容总点击率突破1000万,实现文化传播广度与深度的双重突破。

多方认可:

文化交流开启

南北双向奔赴新篇

三地相关部门对巡演给予高度评价。广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鉴表示:“乌兰牧骑的演出兼具艺术性与群众性,既展现‘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的风采,又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为粤蒙文旅交流搭起好桥,期待未来有更多互动合作。”

东莞市石碣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廖冬梅透露:“将以此次巡演为纽带,与兴安盟建立长效交流机制——通过文化人才互访、基层文艺骨干培训合作、联合打造南北特色文艺精品等举措,持续推广兴安盟的文旅资源与特色产品,让文化交流的影响力不断延伸。”

“兴安盟乌兰牧骑用艺术诠释北疆文化魅力,更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演出让不同地域的学生近距离感受多元文化交融之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心怀家国的青年一代意义深远。”广西经济职业学院董事长、校长肖开宁评价道。

当舞蹈《吉祥安代》的最后一个旋身定格在南宁爱琴海商圈舞台,台下掌声仍久久不息——广州的欢呼、东莞的掌声、南宁的问候,与草原的歌声、四胡的旋律、兴安盟的米香,早已交织成跨越千里的文化纽带。这场巡演不是终点,而是北疆与南方双向奔赴的新起点。

“岭南观众对草原文化的喜爱、对兴安盟特产的认可,更坚定了我们以文化为纽带深化交流的决心。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前行,让北疆文化走进更多群众心里。”兴安盟乌兰牧骑党支部书记、团长李国友说。

从草原牧场到岭南街巷,从文艺舞台到产销链路,兴安盟正充分深化文化交融与文旅协同,持续擦亮“兴安岭上兴安盟”文化标识,书写南北双向赋能的文化新篇,鼓舞更多人共绘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的美好图景。

文字:记者 郭伟伟

图片:记者 阿如那

来源:兴安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