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不是普通吐槽。是直播中的重磅炸弹。罗永浩直言:西贝是所有卖预制菜餐厅里最贵的。古法戗面馒头。售价21元。比黑珍珠一钻餐厅的肉包还贵。米其林两星的海参包才28元。
21元馒头风波 预制菜争议 餐饮信任危机
罗永浩开火了。目标西贝。一个馒头21元。预制菜卖出现炒价。餐饮业炸锅了。
这不是普通吐槽。是直播中的重磅炸弹。罗永浩直言:西贝是所有卖预制菜餐厅里最贵的。古法戗面馒头。售价21元。比黑珍珠一钻餐厅的肉包还贵。米其林两星的海参包才28元。
消费者震惊了。这价格离谱吗?当然。但更严重的是欺骗。
⚡️ 预制菜冒充现炒
西贝宣称“没有预制菜”。但证据啪啪打脸。网友晒出实锤:保质期18个月的速冻海鲈鱼。9个月的椒麻鸡调料包。解冻即食的“冻龄”羊排。这还不是预制?创始人贾国龙却坚称是“预加工”。文字游戏。消费者不傻。
🔥 价格与价值的断裂
21元馒头背后是系统性问题。西贝菜品的食材成本仅占售价三成。剩余七成是品牌溢价、房租、人工。但溢价没带来额外价值。消费者付出高端价格。得到的是工业化预制产品。心理落差巨大。
💡 知情权战争
罗永浩的核心诉求很简单:明示预制菜。消费者有权知道吃的是什么。但行业标准模糊。中央厨房配送算不算预制?国家无明确定义。商家钻空子。消费者被蒙蔽。
西贝并非个案。它是整个餐饮业的缩影。预制菜效率高。成本低。但很多餐厅将节省的成本转为利润。而非让利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收割继续。
🌟 消费者用脚投票
令人惊讶的是西贝依然爆满。2023年营收62亿元。单店业绩1500万。为什么?身份感。氛围感。安全感。中产家庭愿为这些付费。尤其是带孩子就餐的父母。
但信任一旦破裂。难重建。罗永浩的吐槽引发共鸣。正是因为击中了这种被欺骗感。消费者不是反对预制菜。而是反对用预制菜冒充现制。
🔄 行业需要透明化
解决方案清晰可见。强制明示预制程度。建立分级定价体系。学习老乡鸡。主动公示菜品加工等级。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分类标注。让消费者自由选择。
西贝事件是转折点。它提醒整个行业:餐饮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诚实比营销更重要。透明比概念更有效。
未来属于开放厨房的企业。属于公开供应链的品牌。消费者渴望真实。渴望掌控感。就像那位自制戗面馒头的网友。材料成本不到5元。但收获的满足无价。
科技提升效率。但不能消灭烟火气。预制菜方便。但不该成为欺骗的工具。餐饮业需要平衡。在效率与体验之间。在标准化与人性化之间。
罗永浩撕开了口子。改变才刚刚开始。
来源:皮孩战士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