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做饭阿姨买菜多报30元,我装不知道,2个月后她的行为让我懵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3:23 1

摘要:“小王,今天菜市场的鱼特别新鲜,我挑了条最好的鲈鱼,再买了点青菜和排骨,一共花了120块。”李阿姨把皱巴巴的小票递给我,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小王,今天菜市场的鱼特别新鲜,我挑了条最好的鲈鱼,再买了点青菜和排骨,一共花了120块。”李阿姨把皱巴巴的小票递给我,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我接过小票瞄了一眼,心里暗自算了算账,明明最多90块的菜。

“行,辛苦您了,李阿姨。”我点点头,表面平静,心里却开始犯嘀咕。

这事儿,我得好好想想怎么处理。

01

说起来,我王志远今年35了,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光棍。

每天早上六点半闹钟一响,我就像打了鸡血似的从床上蹦起来,匆匆忙忙洗漱完毕,七点准时冲出家门赶地铁。

晚上十点多才拖着半死不活的身躯回到家,周末?呵呵,那是什么东西?加班写代码调试程序才是王道。

至于吃饭这件事?简直就是我人生最大的笑话。

早餐?不存在的,能多睡五分钟是五分钟。

中午在公司食堂随便扒拉两口,那味道跟猪食也没啥区别。

晚饭要么叫外卖,要么泡面加榨菜,实在饿得受不了就啃几块面包对付一下。

我妈从老家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每次都是那套经典台词。

“志远啊,你这样下去身体迟早要出大毛病的!”电话那头传来我妈焦急的声音。

“妈,我这不是忙嘛。”我一边敲着代码一边心不在焉地回答,“公司项目紧得要命,哪有时间琢磨吃饭的事儿。”

“那你找个保姆呗!专门给你做饭洗衣服的那种,花不了多少钱。”

“算了吧,妈。”我头也不抬地说,“家里多个外人,我住着别扭。再说了,我一大老爷们,找什么保姆,多丢人。”

“丢人?你现在这个鬼样子才丢人呢!”我妈气得声音都变调了,“你看看你,瘦得跟竹竿似的!”

我正想反驳几句,肚子突然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

“哎呦!”我捂着肚子,冷汗直冒。

“怎么了?怎么了?”我妈在电话里急得要命。

“没事,没事,可能是饿的。”我强忍着疼痛说道。

可是接下来几天,这种疼痛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

有一天晚上,我疼得在床上打滚,整个人都要虚脱了。

没办法,我只能拖着病体去医院。

医生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看了胃镜报告后皱着眉头摇摇头。

“小伙子,你这胃黏膜严重糜烂,再这样下去要得胃溃疡的。”

“医生,那咋办啊?”我急得要命。

“最重要的是规律饮食,按时吃饭,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医生严肃地说,“还有,别再熬夜了,你这身体已经透支了。”

“可是我工作忙...”

“工作再忙也不能不要命!”医生打断我的话,“你现在这个状态,再不调整生活方式,我保证你撑不过半年。”

从医院出来,我心里五味杂陈。

看来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朋友小张听说我的情况,主动给我出主意。

“老王,你真该找个阿姨了。”他一边喝茶一边说,“我给你推荐个靠谱的家政公司,我表姐就是在那找的阿姨,人特别好,手艺也棒。”

“行吧,你帮我联系联系。”我有气无力地说。

“那必须的!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小张拍着胸脯保证。

就这样,我和李秀芳的缘分开始了。

第一次见面是在小区附近的一家星巴克。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但很干净的深蓝色外套,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虽然脸上有些皱纹,但精神头十足。

“您好,我是李秀芳,今年53岁了。”她的声音很温和,说话的时候眼神很真诚。

“李阿姨您好,我是王志远。”我起身跟她握手。

“小王,我做饭20多年了,从我儿子小时候就开始掌勺。”她自信地说,“川菜、鲁菜、粤菜,您想吃什么都行,保证让您满意。”

我仔细打量了她一眼,个子不高,大概一米六左右,但看起来很干练,眼神也很实诚。

“那个...工资方面您有什么要求吗?”我有点不好意思开口谈钱。

“一个月1500块钱,您看行不?”她主动报出价格,“我就负责给您买菜做饭,顺便收拾收拾屋子。”

“行!完全没问题!”我连忙点头,这价格比我预期的还要低一大截。

“真的?”她眼睛一亮,“那太好了,我还担心您嫌贵呢。”

“不贵,不贵,很合理。”我摆摆手,“那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工作呢?”

“明天就行!”她兴奋地说,“您给我配把钥匙,我下午先过去熟悉熟悉环境,看看厨房都有什么设备。”

“太好了,那就这么定了。”

我心里暗自高兴,终于可以告别泡面和外卖的悲惨日子了。

02

李阿姨正式上岗的第一周,简直就是我人生的蜜月期。

每天下班回家,还没进门就能闻到诱人的饭菜香味从门缝里飘出来。

“我回来了!”我推开门大声喊道。

“小王回来啦!快洗手吃饭,菜都做好了。”李阿姨从厨房探出头来,围着围裙,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

餐桌上摆着精心搭配的三菜一汤,热腾腾的,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红烧肉炖得软烂香甜,醋溜白菜清脆爽口,紫菜蛋花汤鲜美可口。

“李阿姨,这红烧肉做得真是绝了!”我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不住地夸赞,“入口即化,您这手艺比饭店的师傅都强。”

“您爱吃就好。”她在厨房里大声回答,声音里带着满满的自豪,“这道菜有诀窍的。”

“什么诀窍?您教教我。”我好奇地问。

“先用开水把肉焯一遍去腥味,然后下锅用小火慢慢炖,最后放点冰糖上色提味。”

“关键是火候和耐心,不能急,得慢慢炖才能软烂入味。”

我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点头。

这种回家就有热饭热菜的感觉,简直太幸福了。

李阿姨不光厨艺好,做事也特别仔细。

每次做完饭,厨房都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锅碗瓢盆摆放得整整齐齐。

我平时随手乱放的东西,她也会帮忙整理归位。

“小王,您这个茶杯在桌上放好几天了,里面都长毛了。”她一边洗杯子一边唠叨,“我给您洗干净了,以后用完记得及时洗。”

“还有您的衣服,我帮您叠好放衣柜里了。”她指着整理好的衣柜说,“以后别随手就扔,皱了穿着不好看。”

“好好好,我记住了。”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她做事很有分寸,从来不会乱翻我的私人物品。

就是简单地整理一下表面的杂物,让整个家看起来更加温馨舒适。

有一次我下班回来,发现她正在客厅拖地。

“李阿姨,您别太累着了。”我说,“收拾收拾就行,不用每天都这么仔细。”

“不累,不累。”她摆摆手,“我在家也闲着,给您收拾收拾屋子,我心里踏实。”

“您看,这样是不是干净多了?”她指着被拖得一尘不染的地板,脸上满是成就感。

“确实干净。”我由衷地夸赞道,“李阿姨,您真是太用心了。”

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个阿姨简直就是天降福星。

有了她,我的生活质量直线上升。

胃痛的毛病也渐渐好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明显改善了。

03

美好的日子持续了两个星期,突然出现了一个让我疑惑不解的小插曲。

那天是个周三,我难得下班比较早,六点半就到家了。

李阿姨正在厨房里忙活,围着围裙,手脚麻利地炒着菜。

“小王,您今天回来得早,饭马上就好。”她头也不回地说道,锅铲在她手里翻飞。

“不着急,您慢慢来。”我坐在沙发上,随口问道,“对了,今天买菜花了多少钱?”

“今天买了点好菜。”她停下手中的活,转过身来,“有新鲜的黄花鱼,还有嫩豆腐和时令蔬菜,一共180块。”

她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小票递给我。

我随手接过来,本来只是习惯性地看一眼,可这一看不要紧,心里顿时起了疑惑。

小票上确实写着180元,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今天桌上的菜品。

一条不算太大的黄花鱼,一盒嫩豆腐,几把青菜,还有一些葱姜蒜等调料。

按照我平时在超市和菜市场了解的价格,这些东西最多也就150块钱左右。

怎么可能要180?

“这鱼挺贵的吧?”我试探性地问道。

“是有点贵,不过新鲜。”她转身继续炒菜,“现在什么都涨价,没办法。”

我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回到房间后,我躺在床上仔细琢磨这件事。

是不是最近菜价涨得特别厉害?还是我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够?

或者是那条鱼确实比较贵?

我在心里安慰自己,可能真的是我记错了价格。

毕竟我平时很少买菜,对行情确实不太了解。

可是接下来几天,我开始有意识地留意这个问题。

每次李阿姨给我小票,我都会仔细看看,然后在心里默默算一遍账。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几乎每次都有问题!

第二天晚上,她给我小票:“今天120块。”

我看了看桌上的菜:一把菠菜,两个西红柿,一块豆腐。

“李阿姨,今天菜不多啊,怎么要这么多钱?”我忍不住问道。

“哎呀,现在菜价真的贵。”她叹了口气,“我也没办法,总不能让您吃不好吧。”

第三天:150块,桌上就两个菜。

第四天:135块,一荤一素一汤。

我开始认真怀疑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自言自语地嘀咕。

终于,我忍不住了,偷偷拿出手机,打开几个购物APP查了查附近超市和菜市场的价格。

果然,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她报的账目至少多出20到50块不等。

这下我基本确定了,李阿姨肯定在买菜账上动了手脚。

可是确定归确定,我却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当中。

说出来吧,肯定会让气氛变得很尴尬,说不定她还会觉得没面子,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

不说吧,心里又憋得慌,总感觉被人耍了,被欺骗了。

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整整一夜,天快亮了才迷迷糊糊睡着。

第二天早上,李阿姨照常来做早饭。

她熬了小米粥,煎了鸡蛋,还炒了个简单的咸菜。

“小王,您脸色怎么这么差?”她一边往碗里盛粥一边关心地问道,“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看着她慈祥和蔼的面孔,我心里更加复杂了。

“没事,昨天晚上加班了,有点累。”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您这样可不行。”她一边唠叨一边把热腾腾的小米粥端到我面前,“年轻人要注意身体,别把身体熬坏了。”

“我专门给您熬了小米粥,养胃的,您多喝点。”

听着她关怀备至的话语,看着她忙前忙后的身影,我心里五味杂陈。

一个这么关心我、照顾我的人,为什么要在买菜钱上耍心眼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可能是她家里遇到了什么困难。

一个53岁的中年妇女,出来给别人当保姆做饭,肯定是生活所迫。

也许她的老伴生病了需要钱治疗,也许她的儿女需要她的经济支持。

每个月多几百块钱,对她来说可能意义重大。

而对我来说,这点钱真的算不了什么。

我一个月的工资够她大半年的了。

想通了这点,我心里反而释然了。

算了,就当是额外给她的补贴吧,权当做善事了。

我暗自决定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

04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一个月后。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四,却发生了一件彻底颠覆我认知的事情。

早上起床的时候我就感觉有点不舒服,头有些沉,嗓子也有点疼。

到了公司之后,症状越来越严重,头疼得厉害,浑身发冷,还有点发烧的感觉。

同事小刘看我脸色不好,关心地问:“老王,你这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感冒了?”

“好像是有点发烧。”我有气无力地回答,“头疼得厉害。”

“那你赶紧回家休息吧,别硬撑着了。”

我也觉得自己确实不行了,于是给领导请了假,回家休息。

到家后,我量了量体温,果然发烧了,38.5度。

赶紧吃了两片退烧药,然后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希望能出点汗把烧退掉。

药效很快就上来了,我开始昏昏沉沉地进入半睡半醒的状态。

大概是下午两点左右,我迷迷糊糊中听到了开门的声音。

是李阿姨来了,她还不知道我请假在家。

我本来想起身告诉她我在家休息,但身体实在太虚弱了,头重脚轻的,根本不想动弹。

反正她就是来准备晚饭的,应该不会打扰到我休息。

我继续躺在床上,准备等她忙完了再出去打个招呼。

可是接下来听到的动静,却让我瞬间从昏沉状态中清醒过来。

李阿姨的脚步声并没有直接朝厨房走去,而是朝着我的卧室方向来了。

我心里一紧,赶紧闭上眼睛,尽量让呼吸保持平稳,装作还在熟睡的样子。

房门被轻轻推开了一条缝,李阿姨探头朝里面看了看。

可能是确认我不在房间里,她居然直接走了进来!

我透过眯着的眼缝,看到了一幕让我毛骨悚然的场景。

李阿姨轻手轻脚地走到我的床头柜旁边,动作非常小心,生怕弄出一点声音。

然后她伸手拉开了床头柜的抽屉。

我的心脏开始狂跳,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流。

她在翻我的抽屉干什么?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我差点叫出声来。

她从抽屉里拿出了我的身份证,然后掏出手机开始拍照!

正面、反面,每个角度都拍得非常仔细,甚至连身份证上的小字都要拍清楚。

我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和愤怒,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这个看起来慈祥和蔼的阿姨,到底想要干什么?

拍完身份证之后,她又从抽屉里翻出了我的几张银行卡。

同样是每张卡都要仔细拍照,正面反面都不放过,连卡号都要拍得清清楚楚。

我的脑子里开始闪过各种可怕的念头。

她拍我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干什么?是要做什么违法的事情吗?

她又继续翻抽屉,找到了我放在那里的房产证复印件。

同样是一页一页地仔细拍照,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整个过程中,她的表情非常专注和紧张,时不时还会回头看看门口的方向,确保没有人发现她的行为。

但是最让我感到恐惧的还在后面。

她拍完照片之后,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一个黑色的小东西。

那个东西只有指甲盖大小,看起来像是某种精密的电子设备。

她踮起脚尖,把这个神秘的小装置安装在了我床头的墙角位置。

那个位置非常隐蔽,如果不是特别仔细地观察,根本就发现不了。

看到这一幕,我的脑海里瞬间闪过了无数可怕的猜测。

这是窃听器吗?还是摄像头?还是什么更加恶毒的装置?

她为什么要偷拍我的个人证件?

她为什么要在我的房间里安装这种设备?

我想到了各种各样恐怖的可能性。

诈骗、盗窃、身份冒用,甚至更加严重的犯罪活动。

李阿姨对我的生活了如指掌,知道我的作息规律,知道我的生活习惯,知道我的经济状况。

如果她真的有什么恶意企图,后果将不堪设想。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

对我来说,这二十分钟简直就像过了二十年那么漫长。

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呼吸,控制着身体的颤抖,生怕被她发现我其实是清醒的。

如果被她知道我目睹了整个过程,天知道她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终于,她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她小心翼翼地把我的证件都放回原位,仔细检查了一遍现场,确保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然后她轻手轻脚地离开了我的房间,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听到房门关闭的声音,我才敢大口大口地喘气。

我发现自己的全身都被冷汗浸透了,心脏还在不受控制地狂跳着。

我呆呆地盯着墙角那个神秘的小设备,脑子里一片混乱。

这个每天给我做饭、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慈祥阿姨,她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她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

我是不是已经不知不觉地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里?

就在这时,我听到了厨房里传来的声音。

她居然还在若无其事地做饭!

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切菜的声音,还有她哼着小曲的声音。

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想起身去看个究竟,但身体因为恐惧而变得僵硬,根本动弹不得。

这时,我听到她在厨房里自言自语:

“小王今天没回来,我得给他准备点清淡的菜,免得他肠胃不舒服。”

“这孩子太不注意身体了,总是这么拼命。”

她的声音听起来那么温和,那么关切,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辈在关心自己的晚辈。

可是刚才那一幕幕恐怖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这巨大的反差让我感到深深的恐惧和困惑。

她到底是谁?

她到底想要做什么?

我到底该怎么办?

05

那天晚上,我彻底失眠了。

我躺在床上,眼睛紧紧盯着那个神秘的小设备,脑子里不停地回放着下午看到的恐怖一幕。

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不寒而栗。

李阿姨专注地拍照时的表情,她安装设备时娴熟的动作,还有她随后若无其事地做饭哼歌。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我感到深深的恐惧。

我开始疯狂地回想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所有细节。

她对我生活习惯的了解,她问过我的那些看似无意的问题。

“小王,您平时都是几点钟下班回家啊?”

“您这工作应该挺累的吧,收入怎么样啊?”

“您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家里人不担心吗?”

“您有女朋友吗?什么时候带回来让阿姨看看?”

“您平时都把重要东西放哪啊?银行卡密码会不会忘记?”

当时我以为她只是出于关心才这样问,现在想想,每一个问题都透着诡异。

她是在摸我的底细,在了解我的方方面面!

我越想越害怕,整个人都在发抖。

第二天,李阿姨照常来做饭,我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和平常一样。

“李阿姨,昨天我请假在家休息了一天。”我试探性地说道,“您应该没看到我吧?”

“没有啊,小王。”她回答得非常自然,没有一丝破绽,“我来的时候您已经出门上班了。”

“我就简单做了点菜放在冰箱里,想着您晚上回来可以热一下吃。”

“您昨天身体不舒服吗?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听到她这样撒谎,我的心更加沉重了。

如果连这种小事她都能面不改色地撒谎,那她隐瞒的真相肯定更加可怕。

“就是有点感冒,现在好多了。”我强装镇定地回答。

吃饭的时候,我偷偷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她还是笑得那么和蔼可亲,给我盛汤,给我夹菜,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小王,您今天气色好多了,看来昨天休息得不错。”她一边给我盛汤一边说道。

“对了,您那几张银行卡都是哪家银行的啊?”她似乎漫不经心地问道,“我想去取点钱,顺便问问路怎么走。”

听到她提到银行卡,我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她昨天明明已经把我的银行卡拍得清清楚楚,现在还装作不知道?

“主要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都离这里不远。”

“哦,那挺方便的。”她笑眯眯地说道,“改天我去看看,顺便办张卡。”

“对了,您平时取钱都去哪个ATM机啊?”

“就楼下那个,很方便。”我回答道。

“您的密码会不会经常忘记啊?我年纪大了,总是记不住这些数字。”

这些看似随意的对话,现在在我听来都充满了恶意和目的性。

她在套我的话!在了解我的银行卡使用习惯!

晚上李阿姨走了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去检查那个神秘的小设备。

它还在原来的位置,小得几乎看不见,但确实存在。

我不敢轻易去动它,怕她发现异常。

但我必须弄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悄悄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上网搜索相关信息。

经过一番查找和对比,我基本确定这是一种微型窃听设备。

可以远程接收房间里的声音,甚至具备录音功能。

这个发现让我更加恐惧。

她在我的房间里安装窃听器,到底想要偷听什么?

我的电话内容?我和朋友的谈话?还是我的个人隐私?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想方设法调查李阿姨的真实身份。

我联系了给我介绍她的那家家政公司。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李秀芳的基本情况。”我在电话里说道。

“李秀芳?哦,那个阿姨啊。”客服人员说,“她的资料都很齐全,身份证、健康证、从业证书都有。”

“能告诉我她的具体住址吗?”

“这个不太理便透露客户隐私,您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想了解一下。”

我又通过其他渠道打听她的信息。

姓名、年龄、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表面上看起来都很正常。

但我总感觉事情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一个普通的家政服务人员,为什么要做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她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犯罪团伙在操控?

我甚至认真考虑过要不要报警,但又担心证据不够充分。

毕竟她只是拍了一些照片,安装了一个小设备,在法律层面上可能还构不成什么严重的罪名。

而且如果我报警的话,她肯定会知道是我举报的,到时候如果她狗急跳墙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我可能会更加危险。

我决定暂时继续观察,等待更多的线索和证据。

同时我也开始做一些自我保护的措施。

重要的文件和证件都锁进了保险柜里,所有的密码都重新设置了。

银行卡也重新申请了新密码,并且开通了短信提醒功能,任何异常交易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

但即使做了这些防范措施,我心里的不安感还是越来越强烈。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生活在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里,随时随地都可能有危险降临。

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实在是太煎熬了。

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失眠,白天上班也无法集中注意力。

同事们都发现了我的异常。

“老王,你最近怎么了?”小刘关心地问道,“看起来精神状态很差啊。”

“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要不要去看看医生?”

我只能敷衍地回答:“最近项目比较紧张,睡眠不太好。”

但实际上,我已经被这种恐惧和疑虑折磨得快要崩溃了。

06

这种疑神疑鬼的日子整整持续了一个星期。

每天看着李阿姨在我家里进进出出,看着她和蔼可亲的笑容,我就想起她偷拍我证件的画面,心里就感到一阵恶心和恐惧。

我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样的精神状态不仅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弄清楚真相。

我需要知道她到底想要做什么,我需要知道自己面临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危险。

那天下午,我特意提前下班回到家里,准备等李阿姨过来时和她正面对质。

我在客厅里坐下,在脑子里反复演练着待会儿要说的话。

该怎么开口?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该做好什么样的心理准备?

下午三点,李阿姨准时到了。

她还是那副熟悉的样子,围着围裙,手里提着菜篮子。

“小王,您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她关心地问道,“身体不舒服吗?”

“李阿姨,坐下吧。”我深吸了一口气,“我们需要好好谈一谈。”

听到我严肃的语气,她明显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有些紧张。

“怎么了小王?”她忐忑不安地问道,“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吗?您有什么意见尽管说。”

“您还记得我上个星期请假在家的事情吗?”我盯着她的眼睛问道。

她的脸色瞬间发生了变化,眼神开始躲闪,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我...我不太清楚您在说什么。”她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来的时候您不是已经出门了吗?”

“是吗?”我冷笑一声,“那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您要进我的房间,拍我的身份证和银行卡的照片吗?”

听到这句话,李阿姨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小王,您...您都看见了?”她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不仅看见了,我还看见您在我房间里安装了什么东西!”我的语气变得更加严厉。

李阿姨再也装不下去了,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小王,您听我解释!”她哭着说道,“事情真的不是您想的那样!”

“那您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是保持着警惕,“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阿姨低着头,沉默了很长时间,客厅里的气氛非常紧张,只能听到她轻微的抽泣声。

“我知道我这样做是不对的。”她终于开口了,声音哽咽着,“但我真的是为了您好。”

“为了我好?”我的语气又严厉起来,“拍我的私人证件,在我房间里安装设备,这叫为了我好?”

她抬起头,眼神中满含着痛苦和真诚。

“小王,我知道您最近工作压力很大。”她小心翼翼地说道,“您的公司可能要进行大规模的裁员。”

这句话让我大吃一惊,我从来没有在她面前详细谈论过工作上的事情。

“您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我疑惑地问道。

“我平时听您打电话的时候偶尔会提到。”她解释道,“还有您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也会聊起这些话题。”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有过这样的情况。

但我没想到她会这么细心地记住这些细节。

“那您拍我的证件是为了什么?”我继续追问。

07

李阿姨又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组织语言。

“我想着,万一您真的失业了,我可以帮您想办法找工作。”她小声说道。

“我有个远房亲戚在银行工作,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帮您牵线搭桥。”

“但是银行对于应聘者的个人信息要求很严格,需要提前准备各种资料,所以我就...就先拍了照片准备着。”

这个解释听起来有些勉强,我并不完全相信。

“那您在我房间里安装的那个设备又是怎么回事?”我指着墙角的方向问道。

她的脸更红了,声音也变得更加微弱。

“那个...那个是个录音设备。”她艰难地承认道。

“您要录音干什么?”我的语气又变得严厉起来。

“我想记录一下您平时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她解释道,“这样万一您真的失业了,我就能更好地照顾您。”

“您平时几点睡觉,喜欢吃什么口味的菜,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这些我都想了解清楚。”

“这样的话,在您最困难的时候,我就能够尽我所能地帮助您。”

听到这个解释,我的怒气消散了一大半。

虽然她的做法确实很不妥当,甚至涉及到了法律问题,但她的动机似乎并不邪恶。

“那您为什么要在买菜钱上做手脚?”我决定把所有的疑问都一次性解决,“这也是为了我好吗?”

听到这个问题,李阿姨的眼泪流得更凶了。

“那些多出来的钱我一分都没有花。”她抽泣着说道,“全部都存起来了。”

“我就是想着,万一您真的失业了,我可以用这些钱免费给您做一段时间的饭。”

“那些钱就当是提前为您存下来的生活费。”

说着,她颤抖着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您看,这些钱都在这里,我一分钱都没有动过。”

我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确实是一沓现金。

我粗略数了一下,正好是这一个多月来她多报的买菜钱的总和。

看着这些钱,我的心情变得非常复杂。

原来她并不是想要占我的便宜,而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为我着想。

虽然这种方式很不合适,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但她的出发点确实是善意的。

“李阿姨,我还是不明白。”我真诚地问道,“您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我们才认识一个多月,您没有理由为了我做这么多事情。”

她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地说道:

“小王,实不相瞒,我有一个儿子,他也是做程序员的工作。”

“他现在在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上班,一年到头忙得要命,我们一年都见不上几次面。”

“每次和他视频通话的时候,我都能看出他很累,很辛苦,但是没有人照顾他。”

她的声音越来越哽咽。

“看到您,我就想起了我自己的儿子。”

“您也是一个人在这个大城市里工作,没有家人在身边照顾,我看着就心疼。”

“我就想着,如果我儿子在北京工作的话,我也希望能有一个善良的阿姨来照顾他。”

听到这些话,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原来她把我当成了她自己的儿子来对待。

难怪她会这么关心我的工作情况,这么担心我的未来。

难怪她会想方设法地为我存钱,为我做各种准备。

虽然她的方法有些极端和不当,但这份母爱般的关怀是真实而深沉的。

“李阿姨,我被您的好意深深感动了。”我诚恳地说道,“但是您的做法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偷拍别人的证件,安装录音设备,这些行为都涉及到隐私权和法律问题。”

“就算您的初衷是好的,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关心。”

她连连点头,表示认同我的观点。

“我知道,我知道,是我想得太简单了,做事考虑不周全。”

“我文化水平不高,不懂这些法律方面的问题,只是一心想着要帮助您。”

“以后我绝对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了,我向您保证。”

我看着她诚恳的表情,心里的怒气已经完全消散了。

“以后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可以直接和我沟通。”我温和地说道,“不需要偷偷摸摸地做这些事情。”

“至于买菜的钱,您也不用再多报了,如果您家里确实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您可以直接告诉我。”

“我会根据实际情况给您额外的补贴或者帮助。”

听到我这样说,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真的吗小王?”她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您不打算辞退我?”

“当然不辞退您。”我半开玩笑地说道,“您做的饭这么好吃,照顾我这么周到,我怎么舍得让您走呢?”

李阿姨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眼泪和笑容同时挂在脸上。

“太好了,太好了!”她激动地说,“我还以为您一定会赶我走呢。”

“我以后一定会老老实实地工作,绝对不会再做任何让您不放心的事情。”

08

我们当场就重新制定了工作协议。

买菜的账目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多报一分钱。

如果她的家庭确实遇到了经济困难,可以直接向我说明情况,我会考虑给予适当的帮助。

至于那个录音设备,我们当场就把它拆除了。

她也向我承诺,以后绝对不会再做任何涉及隐私的事情。

从那天起,我们的关系从简单的雇佣关系变成了更像家人一样的关系。

李阿姨确实把我当成了她的亲儿子。

除了认真地做饭之外,她还会关心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王,您这几天脸色不太好,是不是最近加班太多了?”她经常这样关心地问道。

“我专门给您煲了安神汤,晚上喝了能睡得更香。”

她甚至开始操心起我的个人问题。

“您都35岁了,该考虑找个女朋友了,不能总是一个人过日子。”

“如果有合适的姑娘,我可以帮您参考参考,阿姨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有时候我觉得她比我的亲妈还要唠叨,但这种被人关心、被人牵挂的感觉确实很温暖。

几个月后的一天,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更深层的秘密。

那天李阿姨的手机响了,她去厨房接电话,声音有些大。

我无意中听到了她和对方的对话内容。

“小明啊,妈妈在北京给人做饭呢。”她在电话里说道,“对,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个小王。”

“他人特别好,就像你一样是个程序员,一个人住,没人照顾。”

“我现在每天给他做饭,他很满意我的手艺。你在深圳要好好照顾自己,别总是加班到那么晚,对身体不好。”

听到这段对话,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晚上李阿姨准备走的时候,我主动和她聊起了这个话题。

“李阿姨,我今天无意中听到您给儿子打电话了。”我说道。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啊,我声音有点大,打扰到您了。”

“没关系,我只是想问一个问题。”我顿了顿,“您是怎么找到我这个雇主的?”

听到这个问题,她明显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

“这个...这个...”她有些支支吾吾。

“您可以实话告诉我,我不会生气的。”我温和地鼓励她。

她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了。

“其实,我不是随便通过中介公司找到您的。”她小声说道。

“我是特意挑选了您这个雇主。”

这个答案让我很惊讶,但同时也解释了很多疑惑。

“为什么选择我?”我好奇地问道。

“因为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您是一个程序员,35岁,单身,一个人住,没有女朋友。”她慢慢地说道。

“这些条件让我立刻想起了我自己的儿子。”

“我儿子今年32岁,也是程序员,也是单身,也是一个人在外地工作。”

“我就想着,如果我能好好照顾您,就相当于有人在照顾我的儿子一样。”

听到这个解释,我心里涌起了一阵暖流。

原来从一开始,她对我的关心就不是偶然的。

她是带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来到我家的,她把对儿子的思念和关爱都投射到了我身上。

“我儿子如果知道我在北京有个像您这样的好孩子照顾,他也会很高兴的。”她继续说道。

“我也希望在深圳有个像我这样的阿姨能够照顾他。”

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感动了。

她用她朴素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她对我的关心,其实是她对所有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的关心。

她对我的照顾,其实是她希望自己儿子也能得到的照顾。

这种跨越血缘关系的温情,比任何金钱都要珍贵。

现在,李阿姨依然在我家工作。

她不再多报买菜钱,也不会做任何涉及隐私的事情。

但她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细致入微。

每天的饭菜依然香喷喷的,房间依然被整理得整整齐齐。

更重要的是,她给了我一个真正的家的感觉。

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和关爱。

朋友们来我家做客的时候,都会夸赞我有一个好阿姨。

“老王,你这个李阿姨人真不错。”朋友小张说道,“把你照顾得这么好,简直比亲妈还亲。”

我总是笑着回答:“是啊,她就是我的北京妈妈。”

李阿姨听到这样的称呼,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小王这孩子嘴甜,我就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谁让他一个人在这个城市工作呢,不照顾他照顾谁呀?”

也不会理解她那些看似奇怪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深深的关爱。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奇妙。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误会,可能会引出一段温暖而持久的情谊。

而真正的关爱,往往隐藏在那些最不起眼、最容易被误解的细节里。

来源:萧竹轻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