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以岐黄文化传国医精粹 庆阳翻开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2:56 1

摘要:“历史车轮穿越远古庆阳,岐黄论道问答千载流芳。天人合一点亮生命之光,岐黄之术济民康……”近日,随着庆阳原创MV《盛世岐黄》的发布,2025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的序幕正式拉开。

“历史车轮穿越远古庆阳,岐黄论道问答千载流芳。天人合一点亮生命之光,岐黄之术济民康……”近日,随着庆阳原创MV《盛世岐黄》的发布,2025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的序幕正式拉开。

近年来,庆阳“红色圣地、岐黄故里、农耕之源、能化新都、中国算谷”的地域名片享誉内外,而“岐黄故里”作为庆阳最为鲜明的文化标识,日渐成为这片陇东黄土地闪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庆阳是中医鼻祖岐伯的诞生地,5000多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与岐伯问答论医,成就了中华医学元典《黄帝内经》。作为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典籍,《黄帝内经》在中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今,《黄帝内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巨大贡献。如何让这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新时代庆阳高质量发展的助力?

庆阳人深思熟虑,交上了合格的时代答卷。

2023年以来,庆阳市把举办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作为彰显岐黄故里独特魅力、扩大庆阳影响力的重要平台,通过高质量举办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祭拜仪式、产品展销、主题访谈、名医义诊等活动,高规格、高标准展示岐黄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庆阳的良好形象,有效提升了庆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在第一届甘肃·庆阳岐黄文化论坛致辞中表示,“举办岐黄文化论坛就是为了汇聚全国乃至全世界中医药大师名家、爱好者、受益者共同传承弘扬岐黄文化,使之薪火不熄、历久弥新、发扬光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国医大师”张伯礼说,庆阳是《黄帝内经》的发祥地,岐黄文化等优秀文化将会给庆阳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传承岐黄学说、中医文化根脉方面,庆阳应该做得更好。

为让千年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成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市县两级中医药发展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庆阳市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庆阳市中医药“十四五”规划》《庆阳市中医药康养产业链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将中医药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实行责任制管理,形成了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县区和部门同步联动的中医药工作良好局面。

术绍岐黄,橘井泉香。庆阳市坚持中医药文化内涵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充分激发中医药文化发展“新活力”。多年来,庆阳着眼创建国家级中医养生文化名城,建成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推出《医祖岐伯》《民间单验方》等一批具有庆阳特色乃至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影视剧、专题片、中医读物,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师承甘肃岐伯基地、岐黄文化传承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庆阳正在成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秀之地、中医文化寻根拜祖之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世界传统医药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岐黄故里”的中医药文化多渠道、多方面、多层面传播与传承,庆阳市积极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全方位拓展对外交流,多次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市就中医药发展状况、市场情况、合作愿景等多个方面进行沟通合作,成为中马两国地方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目前,庆阳市中医医院与马来西亚医林中心签订中医药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中马两国地方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华池县恒烽中药材苗林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企业签订1000万美元中药材海外订单,庆阳中药材正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守正创新,任重道远。庆阳市将持续致力于岐黄文化的传承弘扬、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深度融合,推动岐黄文化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全球共享,促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医疗中焕发新生。

来源:掌中庆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