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住户用水高峰期水压不够,二次加压设备是不是该调试一下了?”“我建议改成一户一水表,这样更清楚明白。”日前,位于信都区团结路街道泽丰苑小区会议室里,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小区管理的大小事儿各抒己见。
本报讯(通讯员刘瑞凤)“高层住户用水高峰期水压不够,二次加压设备是不是该调试一下了?”“我建议改成一户一水表,这样更清楚明白。”日前,位于信都区团结路街道泽丰苑小区会议室里,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小区管理的大小事儿各抒己见。
泽丰苑小区隶属团结路街道,共有176户530余人。2004年物业公司突然撤离,小区一度陷入垃圾堆积、设施失修的困境,居民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个节骨眼上,业委会成员牵头成立自治小组,决心用“居民自治”模式管理小区。为让自治工作顺利开展,他们制定了《小区自治公约》,定下每月0.4元/平方米的自治服务费标准,当时就跟大伙儿保证:只要能维持小区正常运转,绝不多收一分钱。这句承诺,业委会一守就是20多年。
基础设施维护是小区管理的重点,尤其是高层电梯,随着使用年限增加逐渐老化,故障频发。“去年,我们楼道的电梯主板突然坏了,业委会迅速协调资金更换部件,让电梯恢复了正常使用。”居民张福震说起这事儿,满是感激。
供水管道改造也是业委会“啃”下来的一块“硬骨头”。小区的二次加压主管道已使用近20年,随时都有爆裂的可能。面对这一隐患,业委会制定了“两步走”策略。他们制作成图文并茂的《风险告知书》,详细测算出管道爆裂可能造成的后果,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让大家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同时,联系专业公司进行比价,敲定改造方案。
由于小区维修基金早已用完,业委会便按照“楼层越高、分摊越多”原则,制定了差异化的收费标准。成员们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沟通解释,最终让同意率从最初的90%提升到100%。改造完成后,居民用水安全得到保障,大家心里踏实多了。
在日常管理中,业委会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收集业主的各类诉求,小到路灯损坏,大到公共空间规划,都要在会上充分讨论。
这几年,小区的物业费收缴率保持在95%以上。在居民满意度调查中,“安全”和“便利”两项评分更是连续3年位居社区服务首位。
“自治不是放任,而是责任。邻居们放心把小区交给我们,我们就得揣着真心对大家负责,与大家一道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小区业委会主任苏兰江说。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