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多彩劳动实践进校园,师生共赴丰收之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2:45 1

摘要:当秋风染黄田间稻穗,丰收的喜悦便漫进了独山教育的校园。近日,独山县打羊小学、羊凤小学、第四幼儿园的师生们,早已迫不及待与这个金灿灿的季节“贴贴”,一场场满是欢乐与收获的劳动实践活动,正热热闹闹拉开帷幕。

当秋风染黄田间稻穗,丰收的喜悦便漫进了独山教育的校园。近日,独山县打羊小学、羊凤小学、第四幼儿园的师生们,早已迫不及待与这个金灿灿的季节“贴贴”,一场场满是欢乐与收获的劳动实践活动,正热热闹闹拉开帷幕。

打羊小学:“1+N自然课堂”趣味多

在丰收节到来之际,打羊小学精心举办了以“庆丰收、享乐趣,‘1+N’自然课堂显活力”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学校将“1+N自然课堂”理念深度融入庆典全程,精心设计并开展了农事竞赛、创意手工、知识科普、趣味运动等多元活动。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沉浸式感受丰收的喜悦,深刻领悟劳动蕴含的智慧,也让“1+N自然课堂”的育人理念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向下扎根、焕发更强活力。

“剥玉米、剥大豆、剥花生接力赛”率先点燃活动热潮。一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三人一组协作完成脱粒任务。“加油”声中,小手指灵活翻飞,玉米粒如金雨洒落,大豆荚噼啪作响,花生壳层层剥落,赛场边助威声此起彼伏。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孩子们也深刻领悟到“粒粒皆辛苦”的内涵,铸牢了珍惜粮食的观念。一年级学生陆龙铠擦着额头的汗笑道:“我平时在家帮奶奶剥玉米,没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场!”

“丰收创意小作坊”里,二年级的孩子们化身“自然艺术家”。黄豆、红豆、南瓜籽等农作物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拼出“五谷丰登”“动物世界”等主题画作,最引人注目的是用玉米芯拼搭成小巧结实的凳子、用玉米叶做成小船、稻草捆扎成憨态可掬的稻草人……一件件作品将农作物的自然之美与童趣创意完美融合,赋予丰收农作物新的“生命”,活动不仅落实了“1+N自然课堂”中“自然艺术”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农作物的多元价值,更展现了“自然材料+美育”的独特魅力。

最热闹的“1+N自然课堂”之“科普知识竞赛”开始了。题目围绕农作物生长周期、农耕工具、节气与农业关系等展开,主持人抛出“玉米生长周期有多长?”“家乡水稻一年几季?”“浇水施肥是为了满足农作物生长的什么需求?”等问题,“农耕小博士”们激烈抢答、踊跃参与,在互动中系统掌握了农作物生长习性与营养价值,理解了生态种植意义,激发了探索自然的兴趣,不仅深化了对家乡农业的认知,更实现了“自然课堂+科普教育”的育人目标。

压轴环节“南瓜滚球赛”与“挑冬瓜竞速”,将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校园。孩子们俯身向前,奋力推动着篮球大小的南瓜,既要精准把控方向,又需时刻维持平衡,不亦乐乎;挑冬瓜比赛中,选手们用扁担挑起二十余斤的冬瓜,伴随着“左右左、左右左”铿锵有力的号子声,孩子们在脚步的交替中切实感受丰收的喜悦,也在趣味游戏里亲身体验农耕生活的独特韵味与辛劳付出。

此次庆祝丰收节活动,通过“1+N自然课堂”的多元形式,将劳动教育、科学探究、艺术创作、趣味竞技等融入了丰收的庆典,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知丰收、学习知识、收获快乐。下步,打羊小学将继续以“1+N自然课堂”为依托,开展更多贴近乡村生活的实践活动,助力乡村孩子在乡土文化的滋养中全面发展。

羊凤小学:稻田里感悟劳动之美

羊凤小学精心策划并开展“手割金稻・劳动砺成长”党建带队建劳动实践活动,党员教师与少先队员携手走进田间地头。金黄稻田随风起伏,师生们在此亲身体验农耕的辛劳,深刻感悟“知行合一”的成长真谛,让劳动教育在田野间落地生根。

活动拉开帷幕后,党员教师们以实物为教具,结合田间场景细致讲解水稻生长周期,从育苗、分蘖到抽穗、成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田间课堂。同时,教师们重点示范收割工具的使用技巧与田间安全注意事项,握镰刀的姿势、稻秆捆扎的力度都讲解得十分详尽。“大家握稻秆时要贴紧根部,下刀要快、准、稳,记得避开边缘锋利的稻叶,防止划伤手。”党员教师一边演示标准动作,一边耐心叮嘱。

起初,学生们拿起镰刀还略显生疏,有的握不稳稻秆,有的下刀角度不对,场面有些“手忙脚乱”。但在教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大家很快找到窍门,逐渐熟练起来。“左手扶稳稻秆,右手握紧镰刀,刀刃贴近地面斜着割……”随着动作越来越熟练,稻田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唰唰”声,成捆的稻谷被整齐堆放在田埂旁,孩子们的脸上也渐渐露出成就感满满的笑容。

劳动间隙,教师们特意组织学生近距离观察稻穗结构,数着饱满的谷粒,分享“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传统智慧。大家围坐在一起,交流劳动中的感悟,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珍惜粮食。六年级学生孟瑩祝捧着金灿灿的稻穗,眼神格外认真,说道:“原来一碗米饭要经过播种、浇水、施肥、收割这么多工序,以后我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一定把碗里的饭都吃完!”

此次实践活动,是羊凤小学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在党员教师的引领与示范下,少先队员们不仅在亲身劳作中锤炼了坚韧意志、提升了协作能力,更在田间课堂里懂得了感恩与珍惜。这场充满意义的劳动实践,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增添了一抹“劳动最美”的金色印记,也让“爱劳动、懂感恩”的种子在心中深深扎根。

第四幼儿园:萌娃“变身”探索节气奥秘

秋分节气这天,独山县第四幼儿园的萌娃们开启了一场与秋分节气深度对话的沉浸式探索之旅。他们在游戏中触摸传统,在创作中感知秋韵,于欢声笑语里解码节气背后的文化底蕴,于动手实践中畅享秋收的丰硕盛景,让传统文化在稚嫩童趣中焕发蓬勃生机。

小班组的宝贝们化身“自然探险家”,小朋友们刚走进园区就炸开了锅——“老师、老师!你看我捡的枫叶像小手掌!”孩子们捡拾来五彩斑斓的落叶,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叶片拼出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秋景,将秋叶装进相框,将秋天的色彩永久定格。

中班组的“创意小达人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在老师指导下,小朋友们通过折叠、粘贴等灵巧的操作,把对秋分的喜爱融入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手工创作中,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们对秋天独特的想象与表达。

大班组的孩子们则开启“晒秋小农夫”模式,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晾晒萝卜、剥玉米粒、整理橘子皮、摆放红薯……五颜六色的农作物在阳光下晾晒,构成了一幅充满丰收喜悦的童趣“晒秋图”,孩子们在劳动中体会到了秋收的快乐与传统民俗的魅力。

在这场秋分主题活动中,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和天真的眼眸,探索秋分节气的奥秘,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在秋意里留下一串串充满童趣的成长脚印。

特约通讯员 陈贵黔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钟俊怡

三审 刘钢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