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持人到带货主播,王小骞离开央视后失守,如今变成人们口中的众矢之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05:32 1

摘要:曾经,她可是央视黄金时段的主力主持人,多少观众都记得她在《交换空间》《厨王争霸》里穿梭自如的身影,幽默又不失分寸。

从主持人到带货主播,王小骞离开央视后失守,如今变成人们口中的众矢之的

只要在网络上稍微刷一刷,关于王小骞的讨论总能看到不少。

曾经,她可是央视黄金时段的主力主持人,多少观众都记得她在《交换空间》《厨王争霸》里穿梭自如的身影,幽默又不失分寸。

那时候的王小骞,感觉离普通人很远,像是大伙儿心里那个永远不会变的“央视姐姐”。

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光景,这种距离和形象会完全颠倒过来。

2019年,王小骞突然宣布告别央视。

消息一出,大家议论纷纷,毕竟她已经在这个平台待了二十多年,风头正劲,事业也算是顶流。

很多人猜测,她要么是另有更大的舞台,要么是要去做点实业,反正没人想到她会扎进直播带货圈,成为一名网络主播。

说实话,如果只是单纯带货,大家也不会太苛刻。

毕竟这行业热度高,明星、主持人改行的不少,谁不想多赚点生活费?

但王小骞走了这一步,却引发了比别的同行更大的争议。

带货主播和央视主持人的身份差别太大了。

网友们刚开始还愿意看她在直播间里推荐小家电、厨房用品。

但时间一长,王小骞的“转型”并没有带来正面效果,反而让她的人气逐步下滑。

尤其是在一些争议事件后,她的形象在大众心里慢慢崩塌,变成了“翻车典型”。

最让人议论的一次,就是她在悼念朱媛媛的视频里表现得很轻松,甚至有网友说她是在借逝者炒作流量。

还有一次,她公开透露自己女儿的身体状况,说孩子患有矮小症,结果又被质疑在卖惨换同情,为了吸引关注什么都敢说,这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合适。

其实说起来,明星、主持人转行做网红带货,本来就有不少争议。

早些年,李湘、张铁林也都试过直播,结果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

观众对他们的期待和普通带货主播不同,既希望他们有点“专业感”,又不愿看到他们变得太市侩,一旦话题触碰到道德边界,比如消费逝者、卖惨牵扯家人,舆论压力就会成倍放大。

王小骞正好撞上了这条红线,原本的央视光环也成了她被批评的“包袱”。

很多人对王小骞的失守特别唏嘘。

以前的她,不管是面对嘉宾还是处理现场突发状况,总有一股冷静和亲切的劲头,像亲人一样陪着观众。

但进入带货浪潮后,她的言行却被当成流量工具,哪怕是出于无心,也难逃被无限放大的命运。

尤其是在网络发酵下,个人隐私和职业操守变得越来越模糊,网友的容忍度也随之降低。

这几年类似事件不少,像一些演员、体育明星也都因为直播言行失误,被冲到热搜、甚至变成“人人喊打”的对象。

网络舆论对公众人物的宽容度,其实比过去越来越低。

一个小细节、一句没把握好的话,都可能引发大规模争议。

王小骞这种从“央视标杆”到“网红翻车”的转变,被很多网友当作警醒,提醒大家:一旦从体制里走出来,没有了严格的职业约束,公众人物真的很难守住最初的底线。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直播带货本来就和传统主持人身份不一样,观众在网络上很难再给予信任和尊重。

带货间里,流量、销量、故事、情绪全都混合在一起,真假难辨,网友不买账的声音越来越多。

王小骞身上的“央视记忆”,也变成了她面对质疑时的负担。

其实,很多人都希望看到她能保留住曾经的那份真诚和专业。

可一旦公众人物选择了新的赛道,就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新风险。

现在的王小骞,不再是大家心目中那个风趣幽默的主持人,而是在网上不断面对争议、被推上舆论浪尖的普通主播。

这背后,是整个社会变化、观众心理变化,也是网络环境变得越来越“挑剔”的缩影。

所以说,王小骞的故事,也是无数公众人物转型路上的一个缩影。

身份一旦变了,大家的期待就变了。

在网络时代,流量和争议随时可能成为双刃剑,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过街老鼠”。

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无奈,也是所有处在聚光灯下的人要面对的现实。

来源:嗨玩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