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据称“流浪多年,18岁才识字”,如今持股市值可望达到130亿元,跻身95后创业顶流。他和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互为对方公司的董事或独董。
创立仅8年的霸王茶姬,如今中国市场销售额当已超越星巴克。其
美东时间4月17日登陆纳斯达克,筹资4亿美元,发行总市值360亿元,在国内新茶饮上市企业中仅次于蜜雪冰城。
霸王茶姬的创始人张俊杰,据称“流浪多年,18岁才识字”,如今持股市值可望达到130亿元,跻身95后创业顶流。他和海底捞创始人张勇,互为对方公司的董事或独董。
XVC投资霸王茶姬2.4亿元,可望收获浮盈68亿元或28倍。同样投出2.4亿元的琮碧秋实入场较晚,收益大约为XVC的一半。
作者:鲍有斌
1995年在昆明出生。10岁到17岁之间在流浪。17岁进入云南大维饮品,从卖奶茶开始做到特许经营合伙人。18岁开始识字。2017年在昆明开出第一家茶饮店,站稳大西南后,开始进军一二线城市,2022年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2024年底超过6400家,2025年4月17日带领公司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大涨约16%,总市值近60亿美元。
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30岁的人生,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传奇轨迹。
作为新茶饮企业中的后起之秀,霸王茶姬聚焦“原叶鲜奶茶”赛道,走高端路线,采用极简菜单和大单品策略,其单品“伯牙绝弦”奶茶累计销量已超过6亿杯,成为现象级爆款。
过去三年,霸王茶姬成长速度惊人,其商品交易总额(GMV)从13亿元增长至295亿元,已然超过“老师”星巴克;收入从4.9亿元增长至124亿元,增幅分别是21倍、24倍。从盈利能力看,2022年,其还亏损近1亿元,2024年已实现净利润超过25亿元,成为最赚钱的新茶饮企业。
在已上市的加盟制新茶饮企业中,霸王茶姬的门店数量最少,但店效最高。其单店效能超过蜜雪冰城(02097.HK)、古茗(01364.HK)、茶百道(02555.HK)的总和,每月平均GMV超过51万元,年销售超过600万元。
刺刀见红的新茶饮肉搏战中,霸王茶姬何以能演绎逆袭故事?
01
发行市值360亿元背后:门店最少,单店利润超同行总和
3月26日,茶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霸王茶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4月17日,其就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前后不到一个月。霸王茶姬由此成为首家美股上市的中国新茶饮企业,也是继奈雪(02150.HK)、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之后第五家上市的新茶饮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霸王茶姬的证券代码定为“CHA”,既是公司英文名称“Chagee”的前三个字母,也与“茶”的汉语拼音一致。
据披露,霸王茶姬将发行1468万份美国存托股股票(ADS,1份ADS等于1股普通股),每ADS发行价介于26美元至28美元之间,最高可融资4.1亿美元。其股票承销商包括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中金公司、老虎证券、富途证券及华盛资本。鼎晖投资在内的4家投资者计划购买不超过2.05亿美元股份,即约759万份ADS,占本次发行股份的52%。
霸王茶姬发行的新股加老股总数为1.83亿股,按发行价28美元/股计算,总估值为5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0亿元。
2024年,霸王茶姬实现营收124亿元、净利润25.2亿元,360亿元发行市值对应的发行市盈率约为14倍,低于已上市的同行(表1)。较低的发行价将给其新股东留下套利空间。
从基本面看,至2024年末,霸王茶姬门店数量共6440家,只有蜜雪冰城约1/7,也明显少于古茗和茶百道。2024年,霸王茶姬实现营收124亿元,排行业第二,刚好是蜜雪冰城的一半,较接近古茗、茶百道的营收之和(137亿元),其25.2亿元的净利润超过古茗、茶百道的利润之和(19.5亿元),大约是蜜雪冰城的57%。
2024年,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的单店收入分别为53.36万元、88.76万元、58.3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9.55万元、14.93万元、5.62万元。霸王茶姬的单店数据则分别为192.55万元、39.13万元,接近或超过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之和,堪称新茶饮中的“霸王”。
对比净利率来看,2024年,霸王茶姬的20.3%力压蜜雪冰城(17.9%)和古茗(16.8%),大大领先茶百道(9.6%),成为最赚钱的新茶饮企业。
4月11日收市,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的市盈率平均值约为27倍,霸王茶姬参照同行平均估值水平,对应2024年净利润测算,上市后市值有望冲刺500亿元或更高。IPO时捧场的鼎晖等股东,有望收获更丰。
02
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千店高端品牌中稳居第一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按GMV计算,现制茶饮市场的规模从2019年的102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7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1.7%,2028年预计达到426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降至11.8%。
高速增长的市场,吸引众多玩家,霸王茶姬是后来者,也是佼佼者。
2022年至2024年,霸王茶姬总GMV从13亿元增长至295亿元,净收入从4.9亿元增长至124亿元,增幅分别是21倍、24倍。
霸王茶姬发轫于云南昆明,早期西南地区是其开店重点。2021年,其西南区域门店有410家,占国内门店的比例为96%。
2021年,其将总部搬迁至四川成都后,开启了开店狂潮,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南成为其布局重心。截至2024年末,其华东区域门店数量有1945家,超过西南的1339家,为数最多,华中地区门店也达到1178家,华南地区则迅猛增加至953家。
进入新城市拓展门店时,霸王茶姬会采取“1+1+9+N”策略,即设立1家子公司、开设1家自营店后,再开9家加盟店,用一段时间跑通模式,然后大面积开店。
从2017年成立到2022年底,霸王茶姬用近5年时间开出1000家店,随后其扩张加速。2023年,其新增门店数量超过2000家。截至2024年12月末,其全球门店数量已达到6440家,同比增长83%。
一二线城市是霸王茶姬布局的重点。根据《新财富》杂志统计,2024年末,霸王茶姬在二线及以上城市的门店共计3806家,比2023年增加1746家,增幅为85%,超过其全球门店的整体增幅,在国内门店中的占比则超过六成(表2)。
对比高线城市的门店占比来看,茶百道的比例为55%,霸王茶姬比其少约6个百分点,古茗接近50%。蜜雪冰城的门店规模是霸王茶姬的5倍左右,但其下沉更彻底,接近六成门店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霸王茶姬往往选择在核心商圈、高端购物中心和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开设60—80平方米的门店,可容纳20个顾客同时就坐。窄门餐眼数据显示,霸王茶姬门店中,商场店占比最高,达到26%,其中接近八成分布在商场一层,也是租金最贵的楼层。
高线城市的顾客消费力更强。根据艾瑞咨询数据,门店超过千家的高端新茶饮(价格大于17元)品牌中,霸王茶姬以20.3%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超过第二(14.2%)和第三(6%)的市场份额之和。
霸王茶姬的门店平均面积为80平方米,平均员工人数为15人,在主流茶咖门店中均属于较高水平。一二线城市的商圈,一寸土地一寸金,这考验着加盟商的实力。
根据霸王茶姬官网资料,加盟商从咨询到最终开业要经历九个流程,加盟费、设备费、装修等刚性费用50万元左右,加上租金和人力费用,每个门店或需百万元成本。而想要加盟也不容易,2023年通过率只有15%,即7个加盟商申请只有1个通过。
早期的加盟商半年左右回本,随着门店密集开设,回本周期延长到1年半至两年,但还是比其他新茶饮品牌快。
从闭店率看,霸王茶姬2023年至2024年分别为0.5%、1.5%;2024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和古茗的闭店率分别为2.8%、4.5%,要高于霸王茶姬。由于霸王茶姬的门店数量从2023年才开始迅猛增加,其后续闭店率数据仍有待观察。
03
6亿杯爆款“伯牙绝弦”的秘密:制造1杯只要8秒,40秒喝到
早年,霸王茶姬不仅卖奶茶、芝士奶盖茶,还卖水果茶、芋泥茶和纯茶等,鲜果茶数量一度超过奶茶。
作为后来者,其要弯道超车,不能继续和同行内卷。2021年,霸王茶姬完成品牌和产品升级,精简产品线,果茶只保留季节性不强的椰子和柠檬,而将重心放在原叶鲜奶茶上,以区别于传统奶茶店采用的CTC红茶(即使用碾压Crush、撕碎Tear、揉卷Curl工艺制成)。
其使用铁观音、龙井、玉露、四季春、兰香乌龙、普洱等原叶茶,并与新希望、蒙牛、味全等知名乳企深度合作,将高品质牛乳作为原材料,走差异化竞争的高端路线。
这一策略大获成功。如今,霸王茶姬的核心菜单共有五条产品线、19款产品,SKU(库存单位)远低于大多数茶饮品牌。其中最核心的茶拿铁品类有Tea Latte(原叶茶拿铁)、Teaspresso(极萃茶拿铁)、Teapuccino(雪顶茶拿铁)三条产品线,对应咖啡中的拿铁、美式和卡布奇诺,12款产品定价从15元、16元到20元、22元、24元。
霸王茶姬核心菜单共计19个SKU
素材来自招股书
Iced Oriental Tea(东方冰茶)5款产品的定价为10元至12元,Teaspresso Frappe(极萃茶冰川)两款产品定价32元,分别对标同行中低价和高价位的竞品。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霸王茶姬分别推出14、22和15款新产品,相对同行较克制。
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霸王茶姬中国市场GMV总额中,分别有约79%、87%和91%来自招牌的茶拿铁产品,其中约44%、57%和61%的GMV来自最畅销的三款茶拿铁。
几乎每一个新茶饮品牌都有一款大单品,霸王茶姬的超级单品就是“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出自《吕氏春秋》,背后是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霸王茶姬的“伯牙绝弦”用茉莉雪芽作茶底,搭配新鲜牛奶,有茶味也更清爽醒脑,颇受欢迎。截至2024年8月,“伯牙绝弦”累计销售超过6亿杯,按照平均18元售价测算,贡献GMV超过百亿元。
果茶为主的新茶饮品牌,需要采购各种时令水果,霸王茶姬采购只需要聚焦于茶叶、奶和包装材料。加上极简SKU和大单品策略,其供应链效率极高。
在上游,霸王茶姬采购茶叶和自建茶山并举,牛乳则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供应商,如云南选择新希望鲜奶,川渝江浙沪等区与味全牛乳合作,广西则选择皇氏鲜奶。
中游加工环节,霸王茶姬在潮汕、江门等地建有茶叶加工厂,茶汤、小料预加工,尽量标准化,压缩门店制作时间。
仓储物流上,霸王茶姬有中央仓库和区域仓库,遍布全国37个地点,能够为门店提供冷链运输和次日送达服务。2024年,其物流成本占GMV的比例不到1%,库存周转天数为5.3天,在千店以上品牌中最低。
在门店终端,其配备全自动出茶机、茶浓缩咖啡机和二氧化碳瓶冷却器。一杯霸王茶姬只需8秒就能做好,40秒完成打包送到顾客手中,差异率只有千分之二。
极高的运营效率结合门店迅速拓展,霸王茶姬的零售额增长迅猛。
04
中国市场销售额超越星巴克,海外市场或是未来拓展重点
2022年,霸王茶姬营收只有4.9亿元,2023年暴增至46.4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加到124亿元。盈利方面,其2022年还亏损-0.9亿元,2023年迅速扭亏,实现净利润8亿元,2024年增加至25.2亿元。
霸王茶姬的营收主要来自加盟店,2022年至2024年,这部分收入占比从84%提升至94%。向加盟店销售原材料和包装又是重中之重,2024年,相关收入占比接近八成;设备销售和特许经营服务费的收入占比历年差距不大,设备销售虽为一次性,但招股书披露,茶馆运营设备使用期限只有3年,每三年要向霸王茶姬采购一次设备,也可稳定贡献收入(表3)。
霸王茶姬的自营门店从2022年末的26家增加至2024年末的169家,2024年度净增130家。如果以2024年季度门店平均值为124家测算,则单店平均收入约623万元。
2022年至2024年,霸王茶姬的国内门店平均月均杯量从8981杯增至2.5万杯。2024年表现最好的前30%门店,平均每天能卖出约1300杯奶茶。
单店月均GMV也水涨船高,2022年只有17.75万元,至2024年已增长到51.17万元。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和华南区域,月均GMV也更高,2024年分别为55.6万元、69.4万元,霸王茶姬的大本营西南区域为40.1万元,比中部的40.9万元略低一点。
其单店全年GMV约为614万元,和自营门店平均收入623万元相差无几。但自营门店往往是大店经营,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日常运营费用也更高,效率相对加盟店就低了。
号称要“像素级复制”星巴克策略的霸王茶姬,在中国市场销售已然超过前辈。
2024财年末,星巴克全球门店总数超过4万家,其自营(21018家)和加盟门店(19181家)并重,在中国则主要以自营模式运营,有门店7594家,规模仅次于美国(10158家),占全球自营门店数量的36%,比霸王茶姬的国内门店多1300余家。
据星巴克年报披露,中国市场2024财年贡献的营收为217亿元,占其全部营收的比例超过8%。因自营为主,其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和销售额大致相等。
按照季度测算,霸王茶姬2024年海外门店平均数为125家,如果其效能和国内门店相当,即每月GMV为50万元左右,单店年GMV约600万元,总GMV约为7.5亿元。2024年,霸王茶姬全球GMV是295亿元,则中国市场实现销售额约为286.5亿元,实现张俊杰提出的“2024年超越星巴克中国的销售额小目标”。
2022年至2024年,霸王茶姬的全球门店分别净增加625家、2424家、2929家。门店越多,业绩增量越大。根据计划,霸王茶姬2025年将新开1000—1500家门店,按照最高规模,约是2024年新开门店一半。
如果霸王茶姬在2025年二季度内完成IPO,及时补充资金,则其本可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张,开店何以变得保守起来?
招股书显示,霸王茶姬的中国门店月均GMV在2023年四季度达到峰值57.4万元,随后逐季下滑,至2024年四季度的45.6万元,降幅为21%。其同店GMV增长率也从2023年四季度的157%逐渐回落,2024年四季度减少18.4%,门店最多的华东区域,同店下滑27.3%,华南也下滑14.7%。这或与市场饱和度有一定关系,从海外门店同店GMV依旧快速增长也可以找到佐证。
霸王茶姬的海外门店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其采取的是单区域突破策略。至2024年底,其马来西亚门店为148家,占全部156家海外门店95%的比例,新加坡和泰国分别有6家和2家。2023年、2024年,其海外门店的同店GMV增长分别为25%、47%,2024年四季度增长29%。
一般而言,随着店铺数量增长,新店选址就会变得困难,因此,放缓开店节奏,让全部门店经营更为健康,不失为稳妥之策。
其招股书提及,此次IPO资金将部分用于科技投入和新品研发、扩大门店规模,构建海外供应链网络等。2025年3月末,霸王茶姬美国首家门店在洛杉矶对外营业,印尼首店也在筹划中。
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海外市场,预计成为霸王茶姬门店拓展的重点。
05
创业8年成“角儿”,两机构股东大赚百亿
霸王茶姬是草根创业的传奇故事。
其创始人张俊杰,原名张军。后来他给自己改了名字,出自“识时务者为俊杰”。
关于他,广为流传的故事是“10岁成为孤儿,10岁到17岁之间在流浪,18岁才开始识字”。霸王茶姬的主要投资者XVC的创始人胡博予给LP的一封年度信中提到,初遇张俊杰时,“他说自己没上过学,以为是没上过大学,后来发现是完全没有受过基础教育。18岁前都不识字,以至于在公司做板书时个别字还用拼音”。
不过,张俊杰自学能力很强,阅读过很多有声读物,对商业模式的理解,比很多创业者要强。
张俊杰17岁时,在云南大维饮品的一家奶茶店打工,从普通员工一路晋升至店长,后来成为区域副经理、特许经营合作伙伴。
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张俊杰在上海木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现上海诺亚木木机器人)工作不到两年,担任合作部副部长,负责亚太区业务。
2017年6月,张俊杰回到家乡昆明,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创业。11月17日,霸王茶姬在昆明五一路开出第一家门店,店名灵感来自电影《霸王别姬》,品牌整体含有浓浓的中国风。
2020年11月时,霸王茶姬在亚洲的门店数量达到240家,月销售200万杯,成为西南地区的头牌。再想继续扩大市场规模,需要借助资本。
招股书披露,2020年12月、2021年2月,霸王茶姬完成A轮融资,复星集团和XVC联合以4.7元/股的价格认购其3483万股,合计投资约1.64亿元。
与A轮融资结束只隔3个月,霸王茶姬2021年5月完成B轮融资,琮碧秋实领投,XVC跟投。其价格提高到11.4元/股,发行1226万股份,募资1.28亿元。
两轮融资近3亿元,霸王茶姬将总部从昆明迁往成都,当年9月完成产品和品牌升级,大力拓展市场。张俊杰形容这是用“绕开火力最集中的侧翼战方式启动创业项目,先在昆明开天辟地、云南顶天立地、再到西南开始铺天盖地”。
2021年,霸王茶姬门店达到427家。借着2022年末门店突破千家的如虹气势,霸王茶姬在2023年7月和12月以每股价格16.2元,向Coatue等股东发行2037万股B+轮股份,融资3.3亿元,投后估值为27亿元。
霸王茶姬三轮募资总规模约为6.2亿元。
霸王茶姬设置了A、B股架构,1股B类普通股有10票投票权。IPO前,张俊杰独自持有所有B类股份,占全部股权的38.7%,还控制约两成A类股。IPO后,预计其持股比例降至35.6%,但投票权高达89%,控制权较稳固。机构股东XVC、琮碧秋实分别持股20.3%、10.6%,董事、首席运营官尹登峰持有7.1%股权(附图)。
霸王茶姬IPO前,张俊杰持有38.7%的股权
数据来源:《新财富》杂志根据招股书整理
按照发行市值360亿元测算,则这一价格是其B+轮投后估值的13倍,所有股东都赚麻了,尤其是两大机构股东,豪赚近百亿元。
其中,XVC持股3426.5万股,以28美元/股的发行价测算,市值约9.6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0.2亿元,相对其总投资额2.4亿元,这一单浮盈68亿元或28倍。XVC官网展示的投资案例,主要在A、B轮出手,霸王茶姬或是其第一个IPO。
曾投过快手(01024.HK)的琮碧秋实,也对霸王茶姬下重注,合计斥资约2.4亿元,金额和XVC相同,占股1784万股,按发行价计算,总市值5亿美元(合36.6亿元人民币),可浮盈34.2亿元或14倍。因入场晚,其收益为XVC的一半。
霸王茶姬IPO后,张俊杰将以持股市值130亿元,跻身95后创业者顶流。2019年3月才加入霸王茶姬的75后尹登峰,持股市值有望超过24亿元,也实现财务自由。
在霸王茶姬的高管中,有3位90后和3位70后,中生代和年轻一代相辅相成。其中,首席财务官黄鸿飞最年长,出生于1974年,曾是麦当劳大中华区的首席财务官,在上市前夕即2024年10月火线加盟。
根据安排,海底捞(06862.HK)创始人张勇将成为霸王茶姬董事之一。有意思的是,2024年8月,张俊杰先当选为海底捞独立董事。张勇出生于1971年,比张俊杰大两轮(24岁)。
IPO是企业发展的标志性节点,霸王茶姬此次募资数十亿元,经营现金流充沛,布局更从容。在张俊杰看来,未来有三大喝茶场景:首先对标星巴克,让喝茶变得生活化;其次对标雀巢,将现制现售场景延伸到家庭和办公室;第三对标可口可乐,做成一款预制茶饮料。这“三杯茶”,霸王茶姬都会做。
电影《霸王别姬》中,男主角段小楼曾感慨:“什么时候是个角儿啊?”霸王茶姬创立8年,从偏居西南一隅、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到逐步走向全球,成为新中式茶饮的代表,并在中国销售额超越星巴克,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角儿”。
来源:新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