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刀郎的演唱会那叫一个火爆,简直可以用 “杀疯了” 来形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就说最近的南昌演唱会吧,两轮预售加起来 11 万张门票,瞬间就被抢光了。第三次开票,门票也是眨眼间就售罄。这成绩,就算是和那些顶流歌手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最近,刀郎的演唱会那叫一个火爆,简直可以用 “杀疯了” 来形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热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就说最近的南昌演唱会吧,两轮预售加起来 11 万张门票,瞬间就被抢光了。第三次开票,门票也是眨眼间就售罄。这成绩,就算是和那些顶流歌手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
回想起 2024 年 9 月 21 日,在成都举办的 “山歌响起的地方” 巡回演唱会首场线下演出,刀郎选的场地可不是那种大型体育场,而是一个只能容纳 1.8 万人的小场馆。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线下演唱会能不能成功,心里也没底。可 “刀迷” 们的热情,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两场成都站的演唱会,场场爆满。
有数据显示,虽然这场演唱会现场人数不算多,但热度却超过了 87% 的同类演出。之后,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就连央视网文旅都用刀郎的歌曲当背景音乐,宣传这位复出的传奇歌手。刀郎演唱会的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这也证明了他的歌曲受众极广,绝不是某些人说的 “农民歌曲”。就算真是 “农民歌曲”,难道就低人一等吗?
随着刀郎的热度越来越高,网上出现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 “《纽约时报》高度评价刀郎为‘中国真正的音乐人’”。这图片一出现,一些狂热粉丝也没仔细看,就到处分享,嚷嚷着刀郎得到了世界权威报纸的认可。可很快,官媒就出来辟谣了,说网上流传的这些图片都是 P 图。这图片到底是谁做的,可能是刀郎的狂热粉丝,也可能是别有用心的小黑粉。其实,就凭刀郎演唱会现在这热度,根本不需要靠这种虚假营销来博眼球。
除了这假认证,还有不少人把刀郎捧得神乎其神,什么 “文曲星下凡”“代表中华民族的艺术家”,各种夸张的说法都有。大家把自己的想象和期待,一股脑儿地都放到了刀郎身上,让他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会儿被当成草根文化的代表,一会儿又成了音乐界的叛逆者,或是对抗主流音乐的象征。这哪是捧他,分明是捧杀啊!把刀郎架在这么高的位置上,不仅容易让路人反感,还随时可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好在刀郎一直头脑清醒,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才没被这股 “捧杀风” 伤到。
说起刀郎,他的经历也是相当坎坷。他本名罗林,小时候就对音乐展现出浓厚兴趣,这也为他日后的音乐之路打下了基础。刀郎有个哥哥,比他大五岁,兄弟俩性格完全不同。哥哥性子直,脾气火爆,两人关系一直不太好。15 岁那年,刀郎和哥哥大吵了一架,哥哥摔门出去后,就遭遇车祸去世了。这件事对刀郎打击太大了,从那以后,他一直沉浸在痛苦中,高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
辍学后的刀郎开始四处漂泊,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各种各样的兼职。在这期间,他见识了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而这些经历,都成了他创作的宝贵素材。后来,刀郎和几个朋友组建了乐队,还和一个舞女一见钟情,组建了家庭。可现实太残酷,乐队很快就解散了,妻子也离他而去。但刀郎没有被打倒,收拾好心情后,继续踏上流浪之路。
1995 年,刀郎来到了新疆,这里对他来说,就像是命运的应许之地。新疆广阔的天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不仅治愈了他内心的伤痛,还为他的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他把新疆特色乐器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新疆,刀郎的音乐灵感源源不断,流浪的脚步也终于停了下来。
2004 年,刀郎推出了专辑,其中《2002 年的第一场雪》迅速走红,正版销量高达二百七十万张。那时候,走在大街上,到处都能听到这首歌,几乎每辆出租车里也在播放。可刀郎呢,每次听到有人放自己的歌,转身就跑。走红后的他,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而是选择了低调平淡的生活。他觉得自己就是个热爱音乐的普通人,只有在苍茫大漠、悠扬羌笛的陪伴下,内心才能获得安宁。
人红是非多,这话一点不假。不知从啥时候开始,刀郎的歌曲被贴上了 “土” 的标签。虽说他得到了李宗盛的认可,可在内娱,还是有一些人不接纳他。杨坤在公开场合对他的音乐表示不屑,那英也说他的歌曲 “不具备审美观点”,还觉得销量不能代表一切。面对这些,刀郎很孤独,但他没有抱怨。有人问他怎么看那英说听他歌的人都是农民,刀郎笑着反问:“这话是你亲耳听到的?那不就是空穴来风吗?”
2012 年,刀郎举办了告别演唱会。演唱会上,场馆里坐满了歌迷,他穿着简约,和粉丝们合唱一首首经典歌曲。演唱过程中,他难掩失落,好几次都哽咽了。最后,他用一首《谢谢你》,在全场观众的泪水中,暂时告别了音乐舞台,开始了新一轮的沉淀。
要是刀郎仅凭以前的老歌《冲动的惩罚》《西海情歌》复出,演唱会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火爆,说不定还会被人批评 “炒冷饭”“没新意”。但他带着一首《罗刹海市》高调回归,这首歌不仅质量上乘,再加上之前网上一直流传他和音乐圈的那些恩怨,一下子就把热度带起来了。很多人都以为《罗刹海市》是他复仇的主题曲,还打着他的旗号去骂那英、杨坤。可这绝不是刀郎希望看到的,要是觉得他的新歌只是为了讽刺、贬低、复仇某个人,那可真是小看了刀郎。他的新歌,是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反思和艺术呈现,他的音乐,永远都是纯粹的。
刀郎一直是个低调的人,不管是现在被人 “造神”,还是之前被传的 “复仇论”,都是对他的误解。当我们走进刀郎的演唱会现场,近距离地看着他,听他用质朴的声音诉说着一个个故事,就会发现,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歌词,充满了生活的味道。当那些不实的传言散去,我们看到的,是刀郎坚韧的音乐态度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