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6款丰田四车同台亮相:赛那、汉兰达、凯美瑞、锋兰达。一次性集体上新,说实话挺少见的。过去丰田改款,节奏慢、动作小,这次突然来个“大合唱”,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到底是真诚加料,还是被国产新能源逼急了?
2026款丰田四车同台亮相:赛那、汉兰达、凯美瑞、锋兰达。一次性集体上新,说实话挺少见的。过去丰田改款,节奏慢、动作小,这次突然来个“大合唱”,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到底是真诚加料,还是被国产新能源逼急了?
价格先摆出来:
• 赛那:26.98万起
• 汉兰达:21.98万起
• 凯美瑞:15.58万起
• 锋兰达:10.28万起
比起之前,售价并没有大调整,但统一做了几件事:全系搭载8155P芯片、TSS3.0智驾系统、Hicar 5.0互联,再根据不同车型做了一些细分优化。
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丰田的两层心思:一是“补课”,二是“稳盘”。
一、为什么四车齐发?
以前合资车改款节奏很慢,三四年才大动一次,中间最多换个外观套件或者新增个颜色。但新能源品牌的打法是**“一年一小改,两年一大改”**,车机、智驾功能、动力电池卷得飞快。
我自己印象深刻:前年帮一个朋友看凯美瑞,15万多的预算,车子本身空间、油耗都不错,可是车机操作像十年前的安卓机,点导航一卡一卡,朋友直接摇头跑去看比亚迪秦L。对年轻人来说,体验比品牌更重要。
丰田应该也意识到了,如果再不做升级,就会被拉得越来越远。于是这次干脆一次性“梭哈”,把销量主力全都更新,给市场一个信号:丰田也能跟上节奏。
二、8155P和TSS3.0,补齐最大短板
1. 车机体验
老丰田车机的问题,大家吐槽过无数次:卡顿、界面原始、语音识别慢。我之前开过赛那出门自驾,导航差点带我们拐进农田里,副驾驶直接掏出手机接管。
换上8155P后,至少能保证操作顺畅。搭配Hicar 5.0,尤其对华为手机用户更友好,手机和车机互联更顺滑。说实话,这个才是最容易被感知到的升级。
2. 智驾安全
TSS3.0智驾套件,覆盖了L2级的常规功能: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等。以前丰田喜欢“分等级”:低配给个空气,高配才全套。现在起步就给,起码避免了用户觉得“被套路”。
当然,这套系统和华为ADS、理想NOA比,差距还很明显,主要还是高速和简单路况下的辅助,而不是“真智能”。但对传统丰田车主来说,能用就行,心理上已经是一种安慰。
三、四款车的细分盘点
1. 赛那
26.98万起,主要对手是腾势D9、极氪009。国产新能源MPV卷到什么程度?二三十万已经能给你双电机、魔法悬挂、大屏影音。赛那升级车机和智驾固然好,但核心还是混动+空间稳定性。对“要省油、要耐用”的用户,它还有吸引力,但在追求“科技大沙发”的人眼里,就稍显保守。
2. 汉兰达
21.98万起,这个价位新能源SUV扎堆:问界M7、理想L7都在旁边虎视眈眈。汉兰达依旧靠“保值率+稳定性”打天下。但年轻用户更看重智能化、动力体验时,汉兰达的传统优势变得“不性感”。换句话说,现在买汉兰达更多是心态上的“求稳”,而不是性价比。
3. 凯美瑞
15.58万起,算是四车里竞争力最均衡的一款。它的受众群体广,年轻人、家庭用户都能接受。升级后配置更齐全,对预算有限但又想买合资品牌的用户来说,还是有号召力。但要注意,对比秦L DM-i、深蓝SL03这些新能源中级车,凯美瑞在智能化和能耗层面不再有优势。
4. 锋兰达
10.28万起,瞄准年轻人的第一台SUV。升级能让体验更顺手,但新能源小型SUV(元UP、零跑C11青春版)正在疯狂抢市场。锋兰达的核心卖点还是“品牌背书+油车省心”,适合那些不想折腾、不信任新能源的用户。
四、这波升级是真诚还是无奈?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不是丰田的主动创新,而是被市场卷出来的“防守动作”。
过去,丰田强调“耐用、省心”,这确实打动过一代消费者。但车机卡顿、智驾缺位已经成了痛点,连很多老车主都开始抱怨。
这次四车统一升级,算是一次补课,让丰田车至少在基础体验上不会掉队。但离“领先”还有很长的距离。毕竟国产新能源的迭代速度,不是靠一次升级就能抹平的。
五、被搁置的“增程赛那、增程汉兰达”
很多人关心:之前传了很久的增程版赛那、汉兰达,怎么又没来?
其实这才是丰田最尴尬的地方。中国市场用户已经用销量告诉大家:增程是解焦虑的好办法。理想靠增程起家,现在月销十几万。
但丰田的全球战略不看好增程,更倾向于油电混动+纯电路线。结果就是:在中国市场迟迟不上,眼睁睁看着机会被本土品牌抢走。要是真拖到2027、2028年再推,可能连市场窗口都没了。
来源:闲弟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