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线 | “鱼米之乡”蟹满仓 立体种养喜丰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2:18 1

摘要: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海城“鱼米之乡”温香镇的稻田里一派丰收盛景:沉甸甸的稻穗弯腰颔首,个头饱满的河蟹在田埂间穿梭,“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意画卷在田间徐徐铺展。

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海城“鱼米之乡”温香镇的稻田里一派丰收盛景:沉甸甸的稻穗弯腰颔首,个头饱满的河蟹在田埂间穿梭,“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意画卷在田间徐徐铺展。

上午9时,走进位于前双村的辽希锦泽稻田蟹养殖场,场主白帆正带领工人忙碌:分拣台上,河蟹按重量被分成不同规格。打包区里,被分拣后的河蟹被整齐装入印有“辽希锦泽”品牌标识的泡沫箱,贴上快递单后将发往全国十余省市。“从这周开始,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最多一天能发出去300多份,市场订单根本不愁。”白帆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满是笑意。

作为温香镇稻蟹养殖的“老把式”,白帆家与稻田蟹的缘分已近20年。“最早只是跟着村里人种稻时顺便养几只蟹,后来镇里推广立体种养技术,才敢扩大规模。”他指着身后连片的稻田介绍,今年养殖场58亩地,全部采用“稻蟹共生”模式,蟹苗特意从盘锦引进优质品种,“你看这蟹,背壳青亮、肥满膏腴,肉质还特别紧实,都是‘喝’着太子河水长大的。”更让白帆自豪的是,今年他为自家稻田蟹注册了“辽希锦泽”品牌,还开直播、拍短视频,从“养得好”向“卖得好”转型,“现在光线上订单就占了七成,预计亩产河蟹可达50公斤,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白帆家的河蟹我年年回购,纯绿色养殖,质量没话说!”一位常年采购的客商给出了最实在的认可。这份信赖源于温香镇坚持多年的生态种养理念——螃蟹在稻田中觅食害虫、翻动松土,其粪便成为水稻的天然有机肥,无需化肥农药即可实现水稻生长;而浑河和太子河的优质水源不仅滋养了水稻,河中鱼虾更成为河蟹的天然饵料,造就了其壳青黄满、味道鲜美的特质。这种“稻蟹共生”的生态闭环,既保护了环境,更让农产品实现了品质跃升,产品最远销往北京、深圳等地,即便价格不低仍供不应求。

如今,温香镇的稻蟹立体种养已从最初的“零星试点”发展为“规模连片”。据统计,今年全镇6万亩水稻种植面积中,3000余亩实现稻蟹共生,预计河蟹总产量可达15万公斤。为保障丰收成果,镇里还组建了农技服务专班,定期上门指导农户防治蟹病、调控水质,同时联合快递企业开通“生鲜专线”,确保河蟹以最快的速度从田间到餐桌。

从田间生态循环到品牌化市场运作,从技术推广到政策扶持,温香镇以稻蟹种养为笔,在丰收节的画卷上绘就了生态兴农、产业富民的生动图景。

全媒体记者 战风

来源:鞍山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