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交锋!以总理爆料:曾向土耳其三度索回“犹太圣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01:37 1

摘要: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周一爆料,其政府曾在1990年代试图从土耳其索回一块古代铭文,以佐证耶路撒冷的犹太历史,但因担心时任伊斯坦布尔市长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的反对而最终未果。他还披露,以方直至2022年仍在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红海风向观点

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周一爆料,其政府曾在1990年代试图从土耳其索回一块古代铭文,以佐证耶路撒冷的犹太历史,但因担心时任伊斯坦布尔市长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的反对而最终未果。他还披露,以方直至2022年仍在就此事进行交涉。

内塔尼亚胡是在一个争议地点发表上述言论的。该地是位于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社区希勒万的“大卫之城”——一个由以色列定居者组织“埃拉德”(Elad)运营的圣经主题旅游景点。

内塔尼亚胡回忆称,他在1998年接待时任土耳其总理梅苏特·耶尔马兹(Mesut Yılmaz)时,曾请求对方归还“西罗亚铭文”。这块铭文于1880年在耶路撒冷被发现,后被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当局移至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保存。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土耳其与以色列曾保持着密切的安全与外交关系。

据内塔尼亚胡介绍,西罗亚铭文记录了约2700年前犹大王希西家在耶路撒冷地下修建蓄水隧道和水池的过程,其重要性仅次于“死海古卷”,是极其关键的犹太考古发现。

内塔尼亚胡称,他当时向耶尔马兹提议,可以用以色列博物馆中的任何一件奥斯曼时期文物来交换这块铭文。在遭到土耳其总理拒绝后,他甚至加码提议,可以用馆中“所有”的奥斯曼文物交换,或直接开价。

“他(耶尔马兹)说:‘内塔尼亚胡总理,这东西是无价的。’我追问‘为什么?’他解释说:‘因为当时在伊斯坦布尔,由市长领导的伊斯兰主义势力正日益壮大。’” 内塔尼亚胡援引耶尔马兹当时的话说,“‘你知道他的名字。如果我们把这块能证明耶路撒冷在2700年前就是犹太人城市的石碑交给以色列,土耳其国内的这部分民众势必会掀起轩然大波。’”

内塔尼亚胡发表此番言论之际,正与到访的美国参议员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共同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考古旅游项目“朝圣之路”揭幕——这条隧道挖掘于耶路撒冷老城旁的巴勒斯坦民宅之下。

随后,内塔尼亚胡更直接对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喊话:“埃尔多安先生,我们在此宣告:这是我们的城市,不是你的。这是我们的城市,永远属于我们,它不会再被分割。”此番言论,被认为是直接回应埃尔多安此前呼吁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冲突,并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的主张。

周三,埃尔多安在安卡拉的一场活动上对此作出回应。他说,土耳其“曾有幸守护圣城耶路撒冷长达400年”,“数个世纪以来一直高举着伊斯兰的旗帜”。

“内塔尼亚胡对此一无所知。今天我在这里大声说出来,也许他总算能知道了。我们用智慧与包容,将那座城市变成了一片和平安宁的乐土。”埃尔多安说,“或许他们永远不会忘记27年前我在伊斯坦布尔市政府任职时所秉持的立场。就让他们继续发泄自己的怒火吧。”

内塔尼亚胡的言论在土耳其网络上引发了激烈讨论,许多民众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愤怒。此事也让外界得以一窥以色列为获取这块铭文所做的多次尝试。

2007年,时任耶路撒冷市长乌里·卢波利亚斯基(Uri Lupolianski)曾致函当时的土耳其驻以色列大使纳米克·坦(Namık Tan),正式要求将铭文移交以色列。土耳其方面当时以“该石碑是在耶路撒冷尚属奥斯曼帝国领土时期,由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创始人奥斯曼·哈姆迪·贝伊带至伊斯坦布尔的,因此是土耳其的合法财产”为由,予以拒绝。

同年,时任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也向时任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Abdullah Gül)提出请求,希望将该文物临时借给以色列展出一年。据称居尔曾建议安卡拉方面可以提供一个少于一年的借展期,但此事最终未能落地。

然而,即便在2022年土耳其与以色列结束多年争端、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后,以色列政府也并未放弃努力。当年,时任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Isaac Herzog)访问土耳其期间,其团队曾就此问题与土方同行进行了交涉。土耳其官员向《中东之眼》透露,尽管赫尔佐格本人未在与埃尔多安的会晤中直接提出此事,但以色列的低级别官员曾私下提出过请求。

时任土耳其博物馆副总干事的亚赫亚·科斯昆(Yahya Coşkun)证实,以色列官员曾直接向他问起这块铭文。

“我向他们出示了西罗亚铭文在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的登记文件。登记日期是1883年。我质问他们,凭什么要求归还这块铭文?它是在以色列建国前,从当时同属奥斯曼帝国的耶路撒冷被带到帝国首都,并早已登记为我国馆藏。” 他回忆道,“这块铭文至今仍由我们保管,并将永远珍藏于本馆。”

土耳其历史学家埃尔汉·阿菲翁库(Erhan Afyoncu)指出,该文物是土耳其境内三件与犹太历史相关的重大铭文之一。他介绍,这块采用古腓尼基字母书写的铭文,是在“西罗亚隧道”(又称“希西家隧道”)内被发现的。“基训泉位于城墙外的基训谷,泉水通过一条约500米长的水道被引入城内的西罗亚池。”

“这段6行铭文据信描述了公元前8世纪修建运河的过程。尽管其内容与《旧约》中关于希西家王统治时期(亚述围城战背景下)修建运河的记载相吻合,但其确切年代在学术界仍存争议。”阿菲翁库补充说,该铭文在被从遗址移出时部分破损,后来为防盗窃被送往伊斯坦布尔的帝国博物馆。

该铭文曾一度对外展出,但在陈列区闭馆修缮后被移入仓库保管。一位知情专家向《中东之眼》透露,该文物短期内恐怕难以重新展出,因为土耳其当局担心以色列政府可能会采取某些非法手段,试图将其夺走。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