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非遗传承人王革:创新守技艺 新媒联世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0:46 1

摘要:在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的一方小天地里,67岁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革指间银剪翻飞,飘雪般落下的纸屑中,一幅幅饱含新疆独特风韵的作品悄然诞生。凭借30多年的深厚功底,王革创作出了各类深受民众喜爱的剪纸作品,特别是她将民族文化与现代

2025-09-24 10:33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中国网9月24日讯(记者 李明艳 赵娜)在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的一方小天地里,67岁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革指间银剪翻飞,飘雪般落下的纸屑中,一幅幅饱含新疆独特风韵的作品悄然诞生。凭借30多年的深厚功底,王革创作出了各类深受民众喜爱的剪纸作品,特别是她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入技艺中并不断加以创新,最终让这些承载民族之美的剪纸艺术,化身为联通世界的文化载体。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革展示点彩剪纸作品的文创丝巾。中国网 赵娜摄影

守护千年文脉

新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直是王革的灵感宝库,她开创性地使用"点彩剪纸"技法,打破了传统单色剪纸的色彩局限。在创作“丝路情”系列长卷时,她将千年丝绸之路的故事融于方寸之间:汉族姑娘携蚕种穿越风沙,将丝绸技艺传至西域;维吾尔族匠人用艾德莱斯绸编织彩虹;柯尔克孜族绣娘在帕米尔高原穿针引线……这些历史的记忆共同构成了剪纸的精髓,记载着文明交融的史诗图景。

今年初,某世界一流奢侈品牌代理商多次上门,提出以10万元收购“丝路情”系列中某作品版权,被王革坚决拒绝:"这些图案承载着新疆的文化基因,不能简单成为奢侈品的装饰。"经反复协商,双方达成文创开发合作协议——剪纸图案的分解部分可应用于书签、丝巾等衍生品,但核心版权仍由自己保留。

王革的剪纸作品背后都蕴藏着非遗故事。中国网 赵娜摄影

王革向记者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中国网 赵娜摄影

架设传播“虹桥”

年近七旬的王革,一直紧扣时代的脉搏。她紧跟新媒体时代的潮流,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开设账号,成为新疆非遗领域率先开通直播的潮人。她通过短视频精心记录剪纸创作的全过程,娓娓讲述蕴藏在图案背后的非遗故事,以鲜活生动的呈现方式,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的关注。首场非遗主题直播,她便收获了超过10万人次的观看和点赞,实现了新疆非遗技艺在数字平台上的惊艳亮相与广泛触达。

王革向记者展示自己与慕名拜访来客的合影。中国网 赵娜摄影

新媒体产品的传播力并不局限在国内,更成为展示新疆文化、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沙特阿拉伯王子慕名专程拜访其工作室,亲昵地称她为“东方网红”;12国记者采访团前来探寻,对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赞不绝口;更令人欣喜的是,还有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国的留学生群体,不仅在直播间踊跃抢购带有浓郁西域风情的系列文创产品,更通过网络的“云端教学”系统学习剪纸技艺,并将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当地民众,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文化使者”。

今年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作为一名新疆人,王革深切感受到家乡巨变:“马路宽了,高楼多了,出行从马车变成了高铁。”她期盼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的剪纸艺术,能搭上新时代的快车,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新疆。

来源:图片中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