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2025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引起强烈反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0:42 1

摘要:9月10日,由信阳市教体局监制、羊山新区实验小学录制、市思政课骨干教师陈志恒主讲的信阳市2025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播出后,在全市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今天,我们选取了部分中小学生、老

9月10日,由信阳市教体局监制、羊山新区实验小学录制、市思政课骨干教师陈志恒主讲的信阳市2025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播出后,在全市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今天,我们选取了部分中小学生、老师和校长的观后感,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新县三中集中收看现场

学生这样说

信阳市浉河中学 李婧媛

收看了信阳市2025年秋季思政第一课“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我深受触动。这堂课带我们回顾了信阳在抗战时期的英勇过往,那些为守护家乡浴血奋战的先辈事迹,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爱国热忱。

我了解到信阳这片土地上,曾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与解放,不惜牺牲一切。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无畏冲锋,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念,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家乡尊严。这些故事让我明白,如今的安宁生活,是先辈们历经千辛万苦换来的,我们应倍加珍惜。

这堂课也让我意识到,身为九年级学生,我们不能只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中,更要面向未来,砥砺前行。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想想先辈们面对强敌都毫不退缩,我又怎能轻易放弃?在生活里,要积极传播家乡的抗战故事,让更多人铭记历史,传承先辈的奋斗精神。未来,我将带着这份历史使命感,努力拼搏,为家乡、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羊山新区陆庙小学 董美慧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看《开学思政第一课》时,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感人的瞬间。

这一节课以"铭记历史面向未来"为主题,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展开。这节课通过了个板块,回顾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其中摄影师约翰·马吉的讲述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到日本兵大量屠杀不同年龄的平民百姓,就像在野外猎杀兔子一样,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尸体。这场浩劫整整持续了六周,枪炮声从未停歇,焦土上堆满了无辜者的遗体。那惨绝人寰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让我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知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 何依娜

这堂课讲述了许多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他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杨将军”,是冰天雪地中永不熄灭的“民族火炬”!杨靖宇没有等到回家种麦子的那一天,但他的名字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他是英雄,更是一种精神,展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不屈的精神。

如今,我们站在和平的阳光下,更应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传承和弘扬先烈们的精神。这堂课也警醒我们,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们手中,当下的战场早已变换,它是科技的高地、是文化的疆域、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华民族的记忆充满了千磨万击,而奋斗的精神正是我们傲然屹立的根基,我们站在历史的肩膀上面向未来,唯有将的铭记化为不竭的动力,方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此路虽远,但使命在肩,吾辈已在路上!

老师这样说

信阳高级中学 王仕妍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观看信阳市2025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深感这堂思政课不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桥梁,更是塑造时代新人的重要契机。课程内容紧扣时代脉搏,将理论阐述与生动实践相结合,通过鲜活的案例和深入的解析,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

我特别注意到课程设计中融入了信阳本地红色资源与当代发展成就,这种接地气的讲述方式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师生互动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情,展现了思政课在价值引领上的关键作用。

这堂课对我今后的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善于运用身边事例阐释宏大主题,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我将把此次学习的收获融入日常教学,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潢川县马祖常学校 刘瑞颜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新学期,我和学生们一同观看了信阳市2025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铭记历史,面向未来》。这堂课,不仅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洗礼,更是为我的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深受触动,感悟颇多。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挖掘历史素材,将思政课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比如,开展“英雄故事分享会”,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纪录片,将历史、文化、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引导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固始县第十一小学 杨雪

金秋九月,我与班里孩子们一同观看了信阳市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我深受教育和触动。课程通过“铭记历史忆苦难”、“抗日精神放光芒”、“以史为鉴行当下”三个篇章,深刻展现了从民族苦难到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杨靖宇将军和信阳贤山英雄的事迹令人动容,学生分享环节更让我看到红色基因在新生代心中的传承。

作为五年级班主任,我深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这堂课不仅是一节历史课,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新学期我将把这份感动转化为教学动力,通过主题班会、故事分享等形式,引导孩子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将爱国情怀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罗山县青山镇中心学校 严思婷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陈志恒老师“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的开学思政课,为我推进“信阳红”品牌教学、落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生动范本。

陈老师的课是一堂高水平的示范课。他巧妙将信阳本地红色故事融入历史讲解,用学生熟悉的地域元素搭建起与历史对话的桥梁,让思政课既有思想深度,又有乡土温度。这种“本土资源+主题教学”的模式,为我破解“思政课如何更接地气”的难题提供了方向。

未来教学中,我会借鉴这一思路,深入挖掘“信阳红”背后的精神内涵与育人素材,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设计教学,让红色基因在课堂中自然流淌,以更鲜活的方式助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引导学生传承历史记忆,坚定面向未来的信念。

今后,我定将所学所思融入教学,创新方法,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成长、擦亮信仰底色的关键课程,为我市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潢川县第五中学 李华

新学期伊始,我们迎来了2025年《开学第一课》。与各位教师同仁和学生们共同观看过后,感觉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的洗礼,内心感慨万千。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为主题,恰逢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将我们的视线带回了八十年前那段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岁月。

节目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英雄后代的动情讲述以及震撼人心的情景演绎,生动再现了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和牺牲精神。这种沉浸式的教育方式,深深地触动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真正理解“国家”“民族”、“牺牲”与“奉献”的深刻内涵。这无疑是一堂立意高远、内容深刻的国民教育课,尤其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而言,意义非凡。

这堂《开学第一课》是一次全民的精神洗礼。它提醒我们,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作为生长于新时代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认为这档节目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极佳补充。它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让我们能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历史、思考未来,引导他们从小树立家国情怀,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激励他们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新一代。它也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历史的火炬需要我们高高举起,未来的篇章需要我们奋力书写。我将把从先烈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行动,以奋斗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长这样说

信阳市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 周小兰

通过观摩《铭记历史面向未来》这节思政课,我深切体会到历史教育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中的奠基作用。这堂课不仅传授历史知识,更在少年心中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

小学生认知特点决定了历史教育需要叙事化、情感化、形象化。本节课通过鲜活故事、直观影像和互动对话,让历史“活”起来,使孩子们在情感共鸣中理解民族奋斗历程,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先辈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

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当以史育人、以文化人。创新教学方法,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结,引导学生在回望来路中明晰未来方向,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期待孩子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未来的向往,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用行动续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羊山新区仕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胡长城

作为羊山新区仕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在收看“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主题思政课后,我深感责任重大。这堂示范课以“信阳红”思政品牌为抓手,将历史记忆与时代使命紧密结合,既展现了思政教育的温度,也凸显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深度,为学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清晰方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课上对历史的解读,让我更加明确要引导师生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未来,我校党支部将以此次观摩为契机,推动思政课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切实把思政教育成效转化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把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家国情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来源:时代报告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