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玉山房藏中國古典家具賞析 | 聖佳香港2025秋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9:41 1

摘要:攻玉山房主人葉承耀醫生,1933年出生於醫生世家,其父是名醫葉大楨,三十二歲時,他便繼承父親的衣缽回香港營醫為業。

聖佳香港2025秋季大拍

攻玉山房主人葉承耀醫生,1933年出生於醫生世家,其父是名醫葉大楨,三十二歲時,他便繼承父親的衣缽回香港營醫為業。

葉承耀醫生的收藏啟蒙於兩位叔父,一好古玉,一好瓷器,在他們的影響下,葉醫生對古物萌發了興趣。1971年,葉醫生的一位叔父葉海古去世,將多年所藏的古玉,連同伊秉綬題寫的「攻玉山房」齋號匾額留給了他。自此葉承耀醫生便承襲了叔父「攻玉山房」的齋號,更為系統的進入到古物收藏領域,不久後便成為了香港著名收藏團體“敏求精舍”的成員。

葉承耀醫生初次接觸明式家具,是在1985年,他初次接觸王世襄先生關於明式家具的第一本著作《明式家具珍賞》。至1988年,葉醫生首度擔任香港敏求精舍主席後,因緣際會而在伍嘉恩女士的「嘉木堂」中購得一對黄花梨圈椅,由此開啟了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此後,葉承耀醫生專注於古典家具領域,尤其富於明式家具收藏。他的收藏興起於古典家具的黃金時代,且以追求精品為收藏宗旨,因而最終構建起了頗負盛名的中國古典家具收藏系列。1991年,葉承耀醫生首度於香港中文大學舉辦古典家具展覽,王世襄先生曾來參加開幕禮,稱讚其為世界上第一個私人的中國家具展覽。

時至今日,葉承耀醫生已三度擔任“敏求精舍”主席,且數度於全球各地舉辦專題展覽及個人專場拍賣,「攻玉山房」收藏系列的出版專著也在古物收藏圈裡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可以說,「攻玉山房」葉承耀醫生已經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古典家具收藏家了。

本季聖佳香港秋季拍賣會,有幸集得「攻玉山房」葉承耀醫生所藏家具、木器共計七件,匯集成一專題,從中即可窺得葉醫生家具收藏風貌之一斑。

LOT 307

Late Ming Dynasty to Early Qing Dynasty

A HUANGHUALI YOKEBACK ARMCHAIR

明末清初 黄花梨四出頭官帽椅

H: 101cm; L: 59cm; W: 51cm

HKD 1,600,000-1,800,000

【來源】

攻玉山房收藏

【展覽】

澳門藝術博物館「堂上清華-南陽葉氏攻玉山房藏明清家具展」2003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7-2008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嘉木堂呈獻攻玉山房黄花梨精選」2012

【出版】

伍嘉恩《燕几行榻:攻玉山房藏中國古典家具》頁40-41,2007

LOT 308

Early Qing Dynasty

A PAIR OF HUANGHUALI LOW BACKED ARMCHAIRS

清早期 黄花梨團螭紋梳背式玫瑰椅(一對)

H: 91cm; L: 61cm; W: 50cm×2

HKD 1,100,000-1,500,000

【來源】

攻玉山房收藏

【展覽】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7-2008

【出版】

伍嘉恩《燕几衎榻:攻玉山房藏中國古典家具》頁 66-67,2007

左右滑动查看

LOT 309

Late Ming Dynasty

A VERY RARE FOUR SIDE FLAT HUANGHUALI SQUARE TABLE

明末清初 黄花梨四面平直棖方桌

H: 87cm; L: 94.5cm; W: 94.5cm

HKD 900,000-1,200,000

【來源】

攻玉山房收藏

【展覽】

【出版】

左右滑动查看

LOT 310

Late Ming Dynasty to Early Qing Dynasty

A MAGNIFICIENT HUANGHUALI INCENSE STAND (XIANG JI)

明末清初 黄花梨有束腰馬蹄足羅鍋棖方香几

H: 86.5cm; L: 53cm; W: 53cm

HKD 680,000-880,000

【來源】

攻玉山房收藏

【展覽】

嘉木堂《中國古典家具香港倫敦精選》香港,頁8,2001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7-2008

【出版】

方香几造型簡練空靈,比例得宜,榫卯精湛,選料宜佳,充滿細節變化,平中見奇,甚耐品味。

几面攢框鑲板心,邊抹冰盤沿造型含蓄,中有窪線一道,下有壓邊線,比一般周安冰盤沿做得精到。束腰甚矮,宛若一線。牙板平素,兩端有大弧嘴與腿足交圈。方腿足,底端內翻馬蹄,馬蹄造型敦厚堅實,明風濃郁。腿足間裝羅鍋棖,看面平素,稍退後以齊頭碰榫與腿足相接,相鄰兩側交匯腿足處皆出透榫,上下相錯,甚顯法度。

有束腰羅鍋棖馬蹄腿造型是桌類家具常見者,此例作為香几,束腰收窄,牙板和腿足交圈弧度加大,馬蹄腿高低適宜,是因尺寸功能變化而調節細部比例、造型,使得周身協調如一。

LOT 311

Late Ming Dynasty to Early Qing Dynasty

A HUANGHUALI SINGLE-PLANK TABLE, QIAOTOU’AN

明末清初 黄花梨獨板面翹頭案

H: 82.0cm; L: 181.0cm; W: 44.0cm

HKD 3,200,000-3,800,000

【來源】

攻玉山房收藏

【展覽】

【出版】

案面以一塊厚獨板製成,不施雕琢,僅處理成簡練的長方體,體現黄花梨紋路和質感,所謂“一塊玉”做法,體現了甚高的審美情趣和豐厚的財力。案面兩端打抹頭,與翹頭一木連做,翹頭揚起後下折如鳥喙,造型含蓄。與抹頭一體的翹頭不僅起到封堵整塊案面橫茬,且增加縱向管束以求穩固的作用,而且上揚的兩端也在造型上頗增輕盈,如翼斯飛,似建築飛簷,具有美學效果。

矩形腿足,光素無紋,直落於地,下方內翻敦厚馬蹄,依然具建築般美感。腿足間連以花棖,自腿足上端生出若花芽狀,一分為二,其一內卷至腿足內側,另一自旁生髮,作羅鍋狀相連,整體屬於羅鍋式造型的變體。中部有抽象的磬紋卡子花連接羅鍋棖與案面。

整體造型簡繁得宜,端莊與俏麗兼得,屬明式家具重器。

LOT 312

Early Qing Dynasty

A RARE HUANGHUALI CORNER-LEG BENCH WITH ‘GIANT’S ARM’ BRACES

(ERRENDENG)

清早期 黄花梨霸王棖四面平式春凳

H: 51.3cm; L: 135.5cm; W: 40.5cm

HKD 1,000,000-1,200,000

【來源】

攻玉山房收藏

巴黎私人舊藏

春凳即二人凳,是明式家具中較為少見的品種,四面平結體更為少見,是一件頗為獨特的黄花梨家具。

凳面邊框與腿足匯於一點,以粽角榫相合,側面出透榫,僅邊框和腿足內緣起陽線。矩形腿足,下段內翻馬蹄腿。腿足間裝攢牙板,造型略類刀牙板,兩端牙頭圍勾卷回紋狀,中間橫棖上方有一變體蝠紋卡子花與邊框相連。腿足內側裝S形霸王棖,抵在穿帶下方,結構安穩。

LOT 313

Qing Dynasty

A ZITAN BRUSH POT WITH ENGRAVED PLUM BLOSSOM DESIGN

清 錢杜款紫檀梅花筆筒

H: 14.9cm; D: 14.5cm

HKD 150,000-200,000

【來源】

攻玉山房收藏

嘉木堂舊藏

銘文:幾枝風物便清和,看盡千林未覺多。結習已空從著袂,不須天女問如何。叔美錢杜。鈐印:叔美

紫檀筆筒,用料厚實,選上好紫檀料,遍佈牛毛紋,金星閃爍。微撇口,造型端莊素雅。筒身刻錢杜繪梅花圖及所題蘇詩,文雅與華麗兼得,是清中晚期文人製文房佳器。

筒身刻幾株老梅從底部生出,枝幹婆娑,虯曲若龍,沿筒身蜿蜒,樹幹用陷地深刻法,枝幹及花用陰刻,梅花花朵欹側,佈滿枝頭,芳馨若聞。上有行書題詩:“幾枝風物便清和,看盡千林未覺多。結習已空從著袂,不須天女問如何。”末署“叔美錢杜”,刻篆體白文“叔美”方印,畫面末下方刻篆體“松壺”方印。詩出自蘇軾《再和楊公濟梅花十絕》,個別字詞不同。

有藏品计划出入手可留言或者私信,单纯资讯解答市场疑惑也可以,问问不花钱哈

錢杜(1764~1845年),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初明錢榆,後更名錢杜,字叔枚、叔美,號松壺,一號卍居士,排行七,又俗稱之“錢七”。官至六品主事,家道殷實,不吝於財。工詩文書法,山水學文征明、文嘉,並別發機杼,故稱之為“松壺畫派”。花卉師從惲壽平。擅畫梅,清人蔣寶齡稱其“香氣從十指尖出,可與冬心、兩峰並驅”。目之與金農、羅聘相捋。此筆筒繪畫及題跋,當出自錢杜之手。

来源:阿古说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