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以来,甘肃省检察机关紧紧围绕重大改革部署,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大局,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把更好地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在切实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协同整治民生领域重点行业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实践等
南茂林徐亚玲车冰赵元桂李宗斌何磊王进虎
9月5日,天水市麦积区检察院检察官回访街亭村了解整改情况。
9月4日,金昌市金川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访某村卫生所了解检察建议落实情况。
8月6日,甘肃省永登县检察院就某商户预付消费卡发行不规范问题召开公开听证会。
2024年以来,甘肃省检察机关紧紧围绕重大改革部署,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大局,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把更好地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举措,在切实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协同整治民生领域重点行业突出问题、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实践等方面用心用力,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中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全方位服务保障甘肃现代化建设。
高质效办理“赌石”诈骗案
【定西市安定区检察院】
“自从遭遇电信诈骗,我一直寝食难安,感谢你们帮我追回了被骗的钱款。”近日,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害人专程来到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检察院,向办案检察官致谢。
“今年以来,在我们办结的几起以‘赌石’为幌子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均以‘高级翡翠鉴定师’身份设局,通过直播间虚假交易诱骗被害人。”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该院依法对40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在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320万元的同时,积极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实现了“办案+普法”的双重效果。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赌石”类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法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犯罪嫌疑人先伪造高级翡翠鉴定师资质,以免费鉴定翡翠玉石为诱饵将被害人引入专属直播平台;然后,雇佣外籍人员在直播间内冒充翡翠供货商,虚构“一手货源、低价保真”交易场景,将非涉案翡翠出售给被害人;待被害人初步投入资金后,再以“直播间帮转售、快速赚差价”为噱头,诱导被害人购买更高价格的翡翠原石,逐步套取大额资金。“一旦被害人投入大额资金,诈骗团伙就会以主播和缅甸货主发生争执导致主播被抓、直播间关闭无法帮忙代售为由,迫使被害人接收廉价的翡翠成品,被害人确认被骗后才报警。”
在几起“赌石”类诈骗案办理过程中,安定区检察院围绕资质造假、直播话术、资金流向、人员分工四大关键环节,引导公安机关充分固定证据,精准梳理犯罪团伙架构。该院还以强有力法律监督破解漏捕漏诉难题,针对审查中发现的“遗漏应当逮捕的6名嫌疑人、应当移送审查起诉的10名涉案人员”问题,依法向公安机关发出追捕建议和追诉意见,将16名犯罪嫌疑人全部纳入刑事追责范围。
在追赃挽损环节,安定区检察院加强释法说理工作,对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其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另一方面与公安机关、法院形成合力,及时冻结、扣押涉案资金,为被害人追回损失320万元。结合该案暴露出的“赌石”诈骗犯罪新特点,该院同步开展靶向反诈宣传,组织检察官前往玉石交易市场、社区和重要商圈,通过现场答疑、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以案释法,揭露诈骗套路,提醒群众警惕“赌石”背后的法律风险和财产风险。
“我们将持续聚焦电信网络诈骗新形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玉石文玩诈骗犯罪,同时深化反诈宣传,多措并举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安定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牛海科表示。
长效监督守好乡村“药箱”
【金昌市金川区检察院】
“我们将现有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区摆放,建立了近有效期药品台账,为临期药品设立独立存放区,并公示药品价格、公开医疗服务信息。”近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检察院检察官回访辖区某村卫生所,听村医介绍整改情况。
为扎实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活动,今年3月底,金川区检察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走访辖区27个村镇卫生所和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调查表、询问从业人员,详细了解药品储存条件及防潮、防虫、防鼠措施,核查药品有效期及分类存放情况,调查诊疗项目、收费标准、投诉渠道等信息公示情况。
“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部分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药品管理、诊疗安全、信息公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办案检察官介绍。针对调查发现的药品阴凉柜使用不规范易导致药效降低,理疗室卫生环境差存在交叉感染风险,未公示药品价格、开诊时间及医务人员资质等问题,金川区检察院进一步核实固定证据,决定对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问题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4月11日,该院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药品药械安全监管,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公开制度,改善基层医疗卫生环境,保障乡村群众诊疗安全。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要求被发现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立即自查自纠,同时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大排查。5月22日和6月6日,职能部门还邀请相关专家开办呼吸系统疾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疗机构收费监管两个专题培训班,各村镇卫生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参与受训。6月9日,相关职能部门书面回复检察建议整改情况,表示辖区所有村镇卫生所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完成整改,基层医疗卫生环境得到改善,药品药械经营更加规范,整改行动切实筑牢了基层公共卫生第一道防线。
“目前,整改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并不意味着从此‘案结事了’。我们将不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以长效监督守好乡村群众的‘药箱’。”办案检察官介绍。
督促规范预付消费卡经营活动
【永登县检察院】
“我们联合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预付消费卡发行进行了全面排查,切实加强了监管。”近日,甘肃省永登县检察院检察官回访某职能部门,听相关负责人反馈检察建议落实情况。
今年7月,永登县检察院联合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专项调查活动,发现健身、美容护肤等行业部分经营者存在“关门跑路”行为,很多消费者对预付消费卡相关规定不了解,发生纠纷后未能及时合理维权,以及经营者发行预付消费卡前未按规定备案登记,单卡金额远超法定限额等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反映,办卡后商家服务质量大幅下降,投诉效果不佳。相关问题导致消费纠纷激增,2024年以来,永登县涉预付消费卡相关纠纷投诉超过20起,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受损。
为厘清症结,永登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调取了预付卡备案明细,以确定县域内进行备案登记的经营者;向兰州市三维数字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永登分中心调取近两年的投诉数据,分析纠纷高发领域;实地走访经营主体,对预付消费卡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随后,该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精准识别8条未备案、超限额发行等违法线索。制发检察建议前,该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行政机关代表参加。与会人员各抒己见,一致认可检察机关的拟处理决定。
8月7日,永登县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强化源头治理,依法处理辖区已开展预付消费卡业务却未及时备案或超限额发行预付消费卡的经营主体,加强监管和普法宣传,向公众普及维权渠道。收到检察建议,相关行政机关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大排查,发现问题立行整改,督促辖区经营主体规范预付消费卡业务;另一方面,利用多种渠道加大普法力度,增强消费者维权能力和意识。
“我们将持续跟进监督,督促行政机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规范预付消费卡经营活动,助力营造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永登县检察院检察官表示。
古村落“在游客面前不寒碜了”
【天水市麦积区检察院】
“之前私拉乱接的电缆都捋齐了,缠绕在古树上的电线不见了,街道也干净了很多,古镇在各地游客面前一点都不寒碜了。”近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居民对回访街亭村的麦积区检察院检察官说。
麦积镇街亭村是一处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村落,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入选中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今年3月,麦积区检察院在守护陇原文化遗产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街亭村由于日常管护不到位,村内核心保护范围主要出入口均未设置“历史文化名村”标志牌,还存在电线乱搭乱建、缠绕古树,古建临街建筑灭火器配备不足等问题,不仅影响这座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风貌,还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进一步调查固定证据后,麦积区检察院对相关行政机关立案,并组织召开磋商会,听取相关行政机关意见,研判其法定职责,在全方位、多举措加强街亭村历史街区保护上达成共识。3月13日,该院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严格履行管理保护职责,对街亭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时部署整改,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古村落核心保护区各街口竖起醒目的“历史文化名村”标识牌;古镇内所有古树均得到妥善照顾;临街各商铺均配置了合格的灭火器,工作人员挨家上门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原本裸露在外的电缆全部整改入地。与此同时,相关行政机关积极开展古镇特色宣传推广活动,助力街亭古镇旅游业规范化、特色化发展,不断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
整改完成后,麦积区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和行政机关代表对街亭村现状进行综合评估。经现场核查,大家一致认可整改工作已达到预期目标,古村落重现宜人的历史风貌。“当地居民的肯定是对我们办案的极大鼓舞。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守护陇原文化遗产专项监督,以扎扎实实的办案成效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该院检察官马青云表示。
推动医疗卫生领域堵漏建制
【武威市凉州区检察院】
“我们将坚定不移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贡献检察力量。”近日,记者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检察院采访,听办案检察官介绍了该院一年多以来持续开展医疗卫生领域违法行为监督的相关情况。
此前,凉州区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发现某医药代表向医务人员行贿的案件线索,及时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立案后,该院同步组建专业办案团队介入引导侦查,邀请医疗领域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办案,最终对25人依法提起公诉。针对该案暴露出的监管漏洞,2024年9月,该院向相关医疗机构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建立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有力规范了医药购销行为。
为跟进了解检察建议落实情况,今年3月,凉州区检察院组织专班回访涉案医疗机构,了解其党风廉政建设、医药购销内部监督机制落实及警示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举办商业贿赂和职务犯罪专题警示教育讲座。5月,该院与公安、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医院药房及零售药店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排查药品质量管控、购销价格、医保基金使用等内容。
“通过调取数据并应用数字检察监督模型,我们发现药店执业药师人证分离、执业医师违规在药店与医疗机构同时‘挂证’等问题线索18条,成案4件。”办案检察官介绍,经调查核实,凉州区检察院于8月4日向卫生健康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围绕清理医师违规“挂证”、强化执业注册动态监管、推动部门数据共享及开展行业警示教育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同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磋商函,建议其依法查处违法执业行为。
8月21日,市场监管部门书面回复整改情况,表示已对相关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将违法“挂证”情况上报至上级管理部门,申请撤销涉案3人的执业药师注册证。9月15日,卫生健康部门回复整改情况,表示已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拉网式排查,升级电子注册平台功能,强化动态预警,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在全系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基本农田还耕养殖圈舍另建
【张掖市甘州区检察院】
“田里的农作物长势良好,养殖圈舍在重新审批的设施农用地上进行了重建,基本农田保护和减轻农户损失之间的矛盾已实质性化解。”近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就一起基本农田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进行回访,对了解到的情况感到欣慰。
2021年9月,村民赵某未经批准非法占用基本农田602.13平方米修建养殖圈舍,并对部分地面进行了硬化。2022年6月,自然资源部门对赵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因赵某未履行该行政处罚决定,自然资源局部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3年3月,法院裁定准予强制执行,但两个月过去,该裁定仍未执行到位。甘州区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发现该案线索,经过深入调查,于2023年5月15日向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督促土地违法使用人尽快清除被占用耕地上的设施,恢复土地原状。6月,属地政府书面回复称占用耕地设施已部分拆除。
此后,甘州区检察院一直在关注整改进度,并于2023年10月、2024年5月两次跟进监督,发现耕地上的违建仍未彻底拆除。是否要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办案检察官犯了难。一方面,当事人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已被行政机关处罚,检察机关能否针对同一事实以行政公益诉讼的方式督促属地政府履职,需要慎重研判;另一方面,要在做好释法说理工作的同时尽量减少养殖户损失,也是一个难题。
在细致审查案卷,认真检索相关案例的同时,甘州区检察院依托府检联动机制,联合法院、属地政府对赵某进行释法说理,阐明基本农田必须严格保护的政策“红线”,同时就赵某40余头肉牛的后续养殖问题,多次与自然资源部门、属地政府沟通,协调解决养殖圈舍用地问题。
2024年6月,甘州区检察院决定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以“诉”的形式督促属地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同年10月,法院当庭宣判:“被告要继续履行基本农田保护管理法定职责,督促当事人在2025年5月之前,在非法占用的基本农田上种植农作物,恢复基本农田原状。”
今年3月,针对该案暴露的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结案不规范、履职不到位问题,甘州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4月,该行政机关书面回复称,已对相关执法人员进行提醒约谈,将认真落实动态巡查,建立健全共同责任体系和执法监管长效机制。
“既要让检察建议‘刚性落地’,又要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切实保障民生。该案的办理是一次成功实践。”甘州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强峰说。
文稿统筹:本报记者南茂林通讯员徐亚玲车冰赵元桂李宗斌何磊王进虎
来源:钱塘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