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联合国:羞辱马克龙,诬蔑中俄印,还问联合国天天干嘛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0:04 1

摘要:如果说联合国大会是世界政治舞台的“奥斯卡”,那么2025年的第80届联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出场,无疑是“最佳男主角”级别的表演。但和真正的奥斯卡不同,这场秀没有掌声,没有感动,只有震惊和尴尬。

如果说联合国大会是世界政治舞台的“奥斯卡”,那么2025年的第80届联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出场,无疑是“最佳男主角”级别的表演。但和真正的奥斯卡不同,这场秀没有掌声,没有感动,只有震惊和尴尬。

从羞辱法国总统马克龙,到点名抨击中国、俄罗斯、印度,再到对联合国本身“开喷”,特朗普这次的发言,不仅刷新了人们对美国外交底线的认知,也让人再次看清了这位商人出身总统操盘国际事务时的粗暴和自我。

他在台上大放厥词,台下各国代表面面相觑。这不是一个超级大国应有的风范,更像是一个在选票焦虑中不断寻找“敌人”的政治人物最后的挣扎。

但问题是,联合国不是特朗普的秀场。这是一场本应凝聚共识、寻找和平的全球聚会,却被他用来羞辱盟友、甩锅对手、诋毁多边机制。

那么,特朗普到底在搞什么?他这番言论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美国国内政治的焦虑和战略意图?让我们从这场“外交灾难”,一步步抽丝剥茧。

在联合国大会刚刚结束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返回驻纽约大使馆途中,车队被纽约警方拦下。原因是特朗普的车队要通过这条路线,纽约警方以“净街”为由要求马克龙徒步返回。而这一幕,甚至被媒体直播了全程。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外交交叉事件,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羞辱时刻”。据法国《世界报》援引消息人士称,马克龙当场拨通了与特朗普的电话进行交涉,但对方并未退让,最终法国总统只能在媒体镜头前,步行回到使馆。

这起事件引发了法国国内极大的舆论反弹,法国外交部在事后表示“对盟友之间的礼遇与尊重感到质疑”。虽然白宫方面并未正面回应是否“故意安排”,但特朗普团队内部人员却在社交媒体上暗示“这是一次正常的安保操作”。

问题在于,这样的“安保操作”,为何偏偏只针对法国总统?更关键的是,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近年来美欧关系持续拉扯的一个缩影。

从2023年马克龙强烈支持建立“欧洲战略自主”,到2025年法国宣布支持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建国的提案,法国在多个议题上都与美国立场存在明显分歧。特别是在中东问题上,法国更倾向于推进多边对话和人道援助,而特朗普政府则坚定支持以色列并强硬反对联合国介入加沙事务。

特朗普此番“羞辱”马克龙,背后其实是对法国外交独立性的警告。这不仅仅是一场车队的拦截,更是一种赤裸裸的权力展示:美国依然视欧洲为“小弟”,不容挑战。

而这场“羞辱秀”最终带来的后果,就是美欧之间本已脆弱的信任基础再次被撕裂。法国国内舆论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欧洲议会内部关于“摆脱美国主导”的声音也愈发强烈。

当美国总统把外交当作选秀舞台时,最受伤的,往往是那些曾经最忠诚的盟友。

在本届联大发言中,特朗普再次将“炮口”对准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他声称,中印两国正在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资助”俄乌战争,并指责他们是“让士兵继续死在前线的幕后推手”。

这番话一出,引发了中印两国代表团的强烈不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后回应称,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冲突,购买俄罗斯能源是出于市场需求,与战争无关;印度外交部也明确指出,印度的能源采购完全基于自身发展利益,不接受任何外部道德绑架。

特朗普的说法不仅缺乏逻辑,更是一种典型的“甩锅外交”。美国自己在2022至2024年间,曾通过第三方继续从俄罗斯进口部分能源产品,甚至在制裁名单中留下大量“豁免条款”以保护本国企业利益。

而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在俄乌战争问题上始终保持战略自主。两国都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冲突,却被特朗普简单粗暴地贴上“战争资助者”的标签,这不仅是对事实的歪曲,更是对全球南方国家独立立场的蔑视。

俄罗斯方面则更为直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特朗普的言论是“旧瓶装新酒”“冷战式的思维”。

显然,这一轮攻击的目标并不在于“阻止战争”,而在于“制造敌人”。特朗普需要一个清晰的对手,用来转移国内对其经济政策、移民危机、通胀失控的不满情绪。

在他眼中,凡是不听美国话的国家,都是“帮凶”,而美国自己则是“正义的化身”。这种简单粗暴的二元逻辑,也许在选民中能赢得短期掌声,但在国际舞台上,终将被历史所抛弃。

如果说羞辱盟友和甩锅他国是特朗普的“常规操作”,那这次对联合国的猛烈抨击,则更像是对多边主义的宣战。

特朗普在发言中称,联合国“效率低下”“浪费金钱”“对移民问题毫无作为”,甚至抱怨联合国总部电梯故障“差点害了第一夫人”,还指责联合国没有邀请他调解战争,“简直不识抬举”。

这些言论看似荒唐,实则反映出特朗普对国际多边机制的深刻不信任。在他看来,联合国是一个不听使唤、浪费资源、还经常“唱反调”的机构。特别是在移民问题上,特朗普多次指责联合国“鼓励非法移民”,甚至威胁要削减对联合国难民署的资助。

问题是,联合国真的“什么也没做”吗?

数据显示,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联合国通过多个渠道向战区提供了超过50亿美元的人道援助;在中东加沙地带,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也持续向巴勒斯坦难民提供医疗和食物支持;在苏丹、海地等地,蓝盔部队仍在维和一线坚守岗位。

而特朗普所谓“八个月解决七场冲突”的夸张说法,至今没有任何国际机构或媒体证实。相反,在他重新上任后,美国在中东地区进一步加大军事存在,与伊朗的对抗也日益激烈,联合国在多项斡旋中反而被美国“绕过”,这才是他真正的不满来源。

联合国不是美国的“外交工具”,而是全球193个成员国共同运作的机制。当它不再完全服务于美国利益时,特朗普就开始“找茬”。

但讽刺的是,在特朗普攻击联合国效率低下的同时,美国至今仍拖欠联合国数亿美元的会费。既要当“甲方”,又不愿付钱,这样的逻辑无疑是对国际秩序的极大讽刺。

尾声

特朗普的这场联合国“表演”看似热闹非凡,实则透着深深的焦虑与不安。他试图通过制造外交风波来掩盖国内问题的积压,试图用“敌人画像”来重新凝聚支持者的注意力。

但世界不是特朗普的电视真人秀舞台。各国早已不再是上世纪的“配角”,他们有自己的立场、利益和声音。中国、印度、法国乃至联合国本身,都不再愿意被美国主导的逻辑所左右。

而特朗普越是“高调”,越暴露出美国在当前世界格局中的“失控感”。一个真正有信心的大国,不会靠羞辱盟友、指责对手、贬低多边组织来维持影响力。

如果说这场“秀”有什么值得反思的,那就是:当美国总统把联合国当作竞选讲台,全球秩序的稳定性,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参考资料:

新华社《特朗普车队经过 马克龙被拦下 当场致电特朗普:都是因为你!》

滨州传媒网《法国总统街头被拦下给特朗普车队让路,当场打给特朗普“吐槽”:为给你让道,我在街上等着》

来源:毒舌混知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