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吴永健:用挑战不可能的工匠精神 让患者重获“心”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0:26 1

摘要:9月19日-20日,首个全国科普月特别节目《2025科普中国在行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特别节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通过科普名家访谈、科普情景短剧、科普场景探访等环节,重点宣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传播影响力和

2025-09-24 09:43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9月19日-20日,首个全国科普月特别节目《2025科普中国在行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特别节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通过科普名家访谈、科普情景短剧、科普场景探访等环节,重点宣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传播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科普实践案例,集中呈现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精彩活动。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总量增长但分布不均,尤其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显著。在此背景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吴永健教授,以突破常规的创新视角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心血管医学领域开辟出一条兼具技术突破与健康管理的新路径,用“挑战不可能”的工匠精神,为无数患者点亮重获“心”生的希望。

深耕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30余年,吴永健教授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生死竞速”的手术台上。他长期奋战在心血管疾病临床一线,每一台手术、每一次诊疗,都凝聚着他对医学的敬畏与对患者的责任。凭借着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职业素养,他在日复一日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疗经验,也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国内冠脉介入技术萌芽阶段时,吴永健教授率团队攻克难关,完成药物支架国产化研发,推动中国冠心病治疗从金属裸支架时代迈入药物洗脱时代。针对我国主动脉瓣疾病患者解剖特征与国外的差异,他带队历经十余年攻关,研发出适合中国患者的微创TAVR技术,让老年患者无需开胸换瓣,将手术成功率提高至99%。同时,他紧抓AI机遇,研发术前规划系统辅助制定个性化方案,借助虚拟数字人实现术后持续健康管理。

作为全国知名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阜外医院每日接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患者平均等待手术的时间长达2至3个月。面对这一现实困境,吴永健教授深刻认识到,单纯依靠增加手术量无法从根本上破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难题。受高润霖院士、陈可冀院士“做好健康宣传”理念启发,他提出通过科普与康复教育降低患者复发率,将医生角色从“疾病终结者”拓展为“健康守护者”。

为传递这一理念,他参与并主编了《相约健康百科丛书——心血管疾病康复怎么办》,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语言,系统覆盖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预防、治疗及康复全流程,为高危人群与患者提供从生活细节到临床干预的完整方案。该书的出版,不仅将碎片化的健康知识整合起来,为构建国家级心血管健康科普体系贡献了重要力量,更有效规避了“伪科学”对公众健康认知的误导,为大众搭建起一座了解心血管健康知识的桥梁。

从紧握手术刀的临床专家,到手持话筒的健康科普者;从紧张忙碌的手术一线,到面向大众的科普讲台,吴永健教授将科学家精神化为真切的医者担当。他既在0.01毫米的手术精度中追求极致,用精湛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又在健康科普的广阔天地里辛勤播种,用通俗知识为大众传播健康理念。在守护心血管健康的道路上,吴永健教授用行动诠释着医者的初心与使命,不断为患者重获“心”生创造可能。

来源:图片中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