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最重恐被征超100%关税,岛内模拟三套“半导体关税战”剧本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1 06:35 1

摘要:美国虽然日前宣布暂时豁免进口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但很快又澄清此举仅属暂时措施,很快就会宣布针对半导体适用税率,这让岛内相当紧张。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虽然日前宣布暂时豁免进口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但很快又澄清此举仅属暂时措施,很快就会宣布针对半导体适用税率,这让岛内相当紧张。

台湾《中国时报》近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强调,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能从关税中“脱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13日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还表示,未来一至两个月内,美方将启动新一轮针对电子产品的产业关税。他警告,虽然目前部分被排除于对等关税之外,但不代表上述商品已成功“脱身”,而是即将纳入与半导体相关的新税制中。卢特尼克还提及,现今所有半导体几乎都在台湾制造、然后送往中国大陆制成成品,美国必须向电子产品都课征产业关税,以确保生产线迁回境内,“因为我们不能总是依赖东亚生产这些产品”。

台湾联合新闻网称,台湾半导体最重恐被征收超过100%的关税,芯片行业猜测有三套剧本。第一套是预测美国将采用国家/地区或厂商全球半导体产出量与美国制造的差额,订出公式来课税,也就是“大水库模式”,这对半导体业冲击将最为剧烈。业界分析,以台积电为例,其2023年年报披露年产能超过1600万片12英寸晶圆,而且持续扩张中,但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厂房,初期年产能预估仍不及50万片,“两者间巨大差额若成为课税基础,税率恐极为惊人”。

第二套剧本是直接对进口美国的芯片征税,但此举将惩罚在美国设厂组装的企业。业界认为,大型芯片制造商直接销售芯片至美国的比重不高,许多情况是通过供应链体系,最终集成进各式电子产品,若单纯对进口美国的芯片课税,首当其冲的是那些需要进口芯片在美国进行组装、集成的厂商,包括在美国设有生产基地的电子制造服务大厂,如鸿海、广达等,甚至像服务器大厂超威等美国本土品牌,“等于惩罚呼应特朗普政府而在美国加大力度设厂的业者”。

第三套剧本是成品内含半导体课税,但追溯困难度高。业界认为,美政府可能设置一个统一关税税率适用于所有销售至美国、内含有半导体组件的终端电子产品,例如所有进口到美国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服务器等,只要内含芯片就依此税率课征。此举潜在影响范围极广,几乎涵盖所有现代科技产品,最大的挑战在于运行层面的复杂性与追溯困难度。

连日来,岛内对民进党当局“跪美”进行猛烈抨击。据台湾《联合报》20日报道, 台大前校长管中闵19日表示,目前还不知道对等关税谈判中,台湾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他说,“台湾前途不能让民进党少数偏激分子掌握”,要由更多人参与约束民进党少部分人的偏激,并在天平上平衡对美关系、两岸风险。

台湾《经济日报》19日的社论称,“护岛神山”面临内忧外患,其中内忧方面,除了台湾资源承载能力几乎已达极限外,最重要的研发人才是否能够持续供应。不仅尖端人才的数理基础能力下降,愿意投入艰深理工研究的学生也在逐渐减少:岛内4所顶尖大学毕业的理工科博士,从2014年的855人下降到2020年的413人;2022年念理工博士班的学生人数(10160人)也只有10年前(2012年13541人)的75%,“若持续这种趋势,到2030年连台积电一家公司的需求都将无法满足,更别说其他的高科技产业”。

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创会理事长黄齐元提及,美国政府最近祭出限制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政策,重创公司股价。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立刻飞往北京,表态未来会与大陆企业深度合作。相比之下民进党最近提出的“脱中入北”论述,就显得相当唐突。文章称,美政府只要台积电,不在乎台湾安危;反观台湾还以和美国共同打造“民主芯片供应链”沾沾自喜,好比认贼作父。文章称,全球南方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作为农业及传统产业的市场,台湾却选择放弃,“未来‘脱中入北’,可能变成‘弃南离世’的悲惨结局”。(程东)

来源:环球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