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江路上,看见阳光洒在一件蝴蝶纹样的宋锦外套上,金色蝴蝶暗纹在光影流转间忽隐忽现。这仿如千百年来国人心头的那份对“绫罗绸缎”的向往,这份向往时而强烈时而轻微,但从未随时间褪色。
图|Ai.c ©
物道君语:
衣冠之上,有文明的温度,有时代的呼吸,有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平江路上,看见阳光洒在一件蝴蝶纹样的宋锦外套上,金色蝴蝶暗纹在光影流转间忽隐忽现。这仿如千百年来国人心头的那份对“绫罗绸缎”的向往,这份向往时而强烈时而轻微,但从未随时间褪色。
近年常见名人身着新中式服饰现身,让东方审美从博物馆走向街头,成就一道道动人的风景线。
>
当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在街头相遇,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件华服,更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明的全新认知,是文化自信最直观的流露。
何为“新中式穿搭”?
它绝非简单的复古中式,而是国韵特色和时尚设计感两者兼具的服装风格。
当杨幂穿着宋锦对开门襟上衣漫步街头,当刘诗诗一袭竹纹旗袍亮相杂志封面,这不仅是一种时尚趋势,更是一种传统文化身份的觉醒。
《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衣冠服饰,从来都是文明最外在的显像。
这些年,从汉服复兴到新中式风靡,背后是一代人寻找文化根脉的集体意识。
发明了“双面彩色提花罗”、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钱小萍教授曾说:
“丝绸不可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完全灭掉。”
现已86岁的钱教授仍奔波在工厂一线,只为让宋锦这门古老技艺重焕生机,转化成当代可应用的技术。
▲ 钱小萍
这份执着,体现着一份对东方文化的自信。
新中式之美,其首在材质与工艺。
每一寸面料都承载着千年的技艺传承,经纬交错间,编织的是东方美学的基因密码。
新中式服饰常用的材质有:
● 宋锦
以其“坚柔”的特质独领风骚,起源于宋代的织锦,采用复杂的组织结构,经线纬线同时显花,质地挺括却又不失柔软。
图|时尚新娘 ©
● 香云纱
岭南的瑰宝,这种采用薯莨染色的真丝丝绸面料,需经三蒸九煮十八晒等手工工序方可制成。
穿起来窸窣作响、非常飘逸,如云如霞,故得此雅名。
香云纱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匹都蕴含着阳光、河水与时光的味道。
● 桑蚕丝,温润如玉,丝滑,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图|CHICHY官方微博 ©
● 苏罗:光滑通透(属于桑蚕丝织品的一种)
图|苏罗SULUO ©
● 苎麻:挺阔透气
图|莉贝琳 ©
● 亚麻:质朴自然,亲肤
图|Ai.C ©
正是这些天然的材质共同构筑了“新中式”的肌理与底蕴。
真正意义的新中式,自带精致感。
它的精致,须得近观细抚方能体会。
新中式品牌上久楷的设计总监边惠中曾形容宋锦为“桑蚕丝的合唱”——
每一根纱线都各司其职,不能有分毫差错。这种以复杂组织结构织就的锦缎,每一寸都独具匠心。
如今,一台现代织机与手工相结合,一天也只能生产约20米左右的宋锦,寸锦寸金的说法,不为过也。
这些传承千年的技艺,曾经历过技绝的危机,如今在新中式服装设计师手中重获新生、再度绽放。
网上一款热销的宋锦上衣,叫“青红地夔龙凤纹”,用了六重纬线织就吉祥图案,不管穿衣者的身材胖瘦,上身都自然显挺括,这种“坚柔”的质感,化纤面料永远无法替代。
新中式之美,其次在“新”字。
它打破传统中式的拘谨,将盘扣、立领、刺绣等元素与现代剪裁相融合。
可能是西式西装裤配竹叶提花上衣,也可能是牛仔面料缀手工盘扣。
简言之,新中式保留了“旧的”中式元素,但剪裁采用新的时尚版型。
这些创新的设计,让东方美学真正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对苏州一家新中式品牌的设计尤为深刻:
将宋锦的面料设计在西式马甲上,“宋锦马甲”让顾客在商务场合也能含蓄地展现着东方品味。
图|米思蒂 ©
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像建筑师一样思考,既要懂美学,又得懂结构。”
新中式最终要回归生活。
一位苏州女子,每年秋天都要订做一件新中式外套。
她说:“穿上这身衣服,走路自然会变慢一些,姿态自然会端正一些,仿佛能与古人对话。”
这种着装体验,早已超越时尚,而成为一种生活美学。
其实,新中式穿搭体现的正是东方人的生活哲学——含蓄而非张扬,精致而不浮夸。
就像中式衣服上的“竹纹”象征的谦逊坦荡,“卍字纹”代表的万事如意,这些图案背后是整个文明的价值观念。
如今在上海的高级购物广场里,曾经的“香奈儿式贵妇”还是拎着爱马仕包,但已换上了新中式外套,比以前多了一份文化底气。
这种变化,折射出一个时代审美趣味的转向。
图 | Ai.C ©
新中式之美,不仅在于外在形制,更在于那种“温和有力量”的东方气质。
它让国人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审美语言;在快节奏时代里,保有从容不迫的生活姿态。
衣冠承礼,文明载道。
当我们选择一件宋锦马甲,或一袭香云纱旗袍,我们选择的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的态度,一个民族的审美自信。
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中式浪漫”?
秋风渐凉,不妨添一件新中式盘扣上衣,感受那丝罗抚过肌肤的温凉。
图 | Ai.C ©
有喜欢穿新中式的朋友?你特别喜欢的中式设计元素是?
另外,是不是也有朋友是不穿新中式的?原因是?
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对新中式的爱与恨。
来源: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