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收藏与历史交织,DERI金币的巴黎重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9:30 1

摘要:Jay Turner,PCGS资深评级师与钱币收藏家,自2017年加入PCGS以来,长期专注于美国及世界范围的钱币鉴定与评级。他常驻PCGS美国总部,但也频繁出现在上海、香港与巴黎等分支机构,主持现场钱币鉴定与评级工作。本文改写自Jay Turner在《PCG

Jay Turner,PCGS资深评级师与钱币收藏家,自2017年加入PCGS以来,长期专注于美国及世界范围的钱币鉴定与评级。他常驻PCGS美国总部,但也频繁出现在上海、香港与巴黎等分支机构,主持现场钱币鉴定与评级工作。本文改写自Jay Turner在《PCGS Insider》杂志与PCGS官网的原载文章,并在翻译基础上做了调整与扩展。

钱币收藏巴黎评级周上的意外发现

2025年2月,PCGS在巴黎举办评级周。活动现场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钱币,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却并非法国或欧洲本土藏品,而是一枚源自美国加州淘金热时期的稀有金币。它的出现,让人仿佛穿越回19世纪中叶那段充满冒险与黄金幻梦的年代。

钱币收藏-淘金热与私人造币的兴起

1848年,木匠James W. Marshall在加州科洛马的萨特锯木厂发现黄金。次年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举世闻名的“加州淘金热”。无数怀揣财富梦想的淘金者从四面八方涌入,他们被称为“四九人”(Forty-Niners)。

随着人口激增,黄金转化为流通货币的需求愈发迫切。然而,加州直到1850年才正式加入联邦,1854年旧金山才设立第一座造币厂。在此之前,黄金的合法铸币渠道几乎不存在。虽然联邦法律禁止伪造货币,但并未明令禁止私人造币,于是一些投机者抓住空档,纷纷投入“铸造金币”的行列。

1852年至1856年间,几家私人铸币商在加州发行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三种分币金币,共约145个品种。它们被详细记载于Walter Breen与Ronald Gillio合著的《加州拓荒者分币金币》中,至今仍是钱币收藏与钱币鉴定领域的研究重点。

▲描绘早期加州淘金热移民者劳动的绘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DERI金币的故事

巴黎评级周送评的这枚金币,出自1853年,是编号BG-515的1美元金币,由铸币商M. Deriberpie制造。与一般金币不同,它的币面刻有“DERI”的缩写,直接留下了铸造者的名字印记。

资料显示,Deriberpie可能来自法国,曾短暂停留旧金山约一年半。他最早的铸币作品可追溯至1852/1853年的50美分金币,当时还与另一名法国人Antoine Nouizillet合作,金币上留有“D.N”的缩写。1853年,他独自开设造币作坊,使用单压机铸造“DERI”金币,年份有1853和1854两种。

然而好景不长。1853年4月,Deriberpie因制造黄金含量不足的1美元金币(比官方金币少约30%)而被捕,自此在旧金山的记录中彻底消失,其下落至今仍在钱币收藏界成谜。

▲淘金热时期的旧金山,图片来源于网络

罕见版本与评级佳绩

BG-515金币是Deriberpie十六种造币品类之一。它的币面两侧没有星星装饰,与编号BG-514在正面模具细节上存在差异。BG-515有两种模具状态:第一种为完美模具(Perfect Die),第二种则显示裂纹与断裂。本次送评的正是钱币收藏界完美模具版本。

该品种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存世数量极为稀少。此前仅有两枚经过PCGS评级,分别获MS61与MS62分数,均曾属于Jay Roe的私人珍藏。而在巴黎评级周中现身的这一枚,最终被PCGS钱币鉴定为MS64,刷新了已知纪录,成为该品种的最高分。

一段仍未解开的谜团

作为PCGS钱币鉴定师与钱币收藏研究者,在巴黎见到这枚金币时,或许我们心中不禁浮现疑问:Deriberpie离开旧金山后是否回到法国?抑或另有去处?毕竟,他在美国铸造的金币如今辗转现身巴黎,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或许,这只是巧合;但也可能,这枚金币本身就是他未尽人生的一种隐秘注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07年的mon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