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经济上的对立外,美国对留学生似乎也开始了制裁: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幕》(Inside Higher Ed)汇编的全美高校数据库,截至4月12日,已有965名学生的签证被撤销,涉及高校达188所,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顶尖学府。其
最近中美贸易战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美国向中国征收超过145%的关税,中国也予以还击,两国的贸易呈现逐渐冻结的趋势。媒体均戏称特朗普又“发疯”了。
除了经济上的对立外,美国对留学生似乎也开始了制裁: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幕》(Inside Higher Ed)汇编的全美高校数据库,截至4月12日,已有965名学生的签证被撤销,涉及高校达188所,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顶尖学府。其中,有不少是中国留学生。但目前究竟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受到波及,尚未有确切的数据披露。
目前,国内关于赴美留学大多持有悲观态度,不少家长都重新审视是否将美国作为首选留学地点,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美国一下子取消了这么多留学生的F-1签证,万一我的孩子本科、硕士读到一半,被遣返了怎么办?”
“美国限制留学生专业选择,部分敏感专业如AI、航天工程、量子计算已不对中国人开放,去美国的意义何在?”
“美国学费这么贵,还这么多限制,社会似乎也不安全,去了不就是活受罪吗?”
作为一个准留学生,看到诸如“美国留学大门关闭”这种说辞,内心未免一阵失落,似乎留学的选择如同49年加入国军一般荒唐。然而真实情况果真如此严重吗?
让我们重新审视取消签证这件事。
刚才提到,被美国政府取消签证的国际生是965名,根据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2023至2024学年在美国接受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外国留学生人数超过112万人。
如果仅从概率的角度粗略估计一下,可以得出被取消签证的留学生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为0.086%,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况且,被取消签证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是有“案底”的,例如参与抗议活动;也有情节较轻的酒驾、超速、打架等;只有极少数是无缘无故被搞的。
在一次招生官见面会中,笔者曾经与维思大学(Wesleyan College,US News排名14的文理学院,普林斯顿评论全美校风最开明的文理学院第六名)的招生官针对留学生被取消签证的现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在维思大学这样开放的文理学院,抗议和游行活动并不少见。
笔者问的核心问题是1,“如果这种情况加剧,美国大学会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来保护留学生的安全?” 2,“美国大学正在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确保我们不仅被视为临时的局外人,而且被视为学术界的重要成员?”
这两个问题明显把招生官吃了一惊,毕竟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大多都是问问考试成绩要求,校园环境,就业率等信息,问这种问题的可能也就笔者一个。她给出的回答大意是,美国大学无法左右留学生的签证问题,因此建议留学生不要随意参加游行和抗议活动。不过她也提到,维思大学学生被取消签证的情况凤毛麟角,实际情况可能并没有国内媒体描述的那般严重。(当然维思大学的国际生数量本身就不多。
这提醒我们在美国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规避风险活动。千万不要盲目从众,参与游行、抗议活动。同时在平时要注意遵守法律和交通规则,不要与他人发生口角、冲突,避免被美国当局“采集指纹”,被系统标记。只要以上几点做到了,签证被取消的风险可以被降到最低。
而且大家要理解美国招收留学生的逻辑,每届大量的留学生进入美国学习,有钱的贡献银子,有才华的贡献智慧,还有的两者都贡献。试问你作为领导人,看到有一大批人愿意给美国带来高达 500 亿美元的经济贡献,少数人给美国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补充了美国人理科方面的不足,还不爱惹是生非,你会更愿意把他们留住还是禁止他们来?
说到这里,有些人要反驳了:美国政府有“一万种”理由把你赶走,一年后的留学形势又会改变,谁知道未来情况会不会继续恶化?况且,万一你就是那不幸的0.086%,该怎么办呢?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对于想要出国留学的群体,除了要理性看待美国留学外,还应该好好想想是否采用多国联申,规避风险。
笔者曾经询问了在南加大就读的一位学长,在当前局势下是否还要前往美国留学。他的答复是“先都申着,到节骨眼上再做决定”。这实际上启发了笔者,要利用好留学申请机制的优势,在申请美国本科的同时,也申请诸如中国香港,加拿大,英国等地区的大学。
通常来说,对于本科而言,美国大学的申请准备的东西是最多的,如果是按照美本的标准进行规划,申请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是绰绰有余。
如果进展顺利,到了明年这个时候,offer估计都到手了,届时可以再根据国际形势选择留学地点。
不过,笔者也要提醒大家,这么想的可不止笔者一个。
身边的部分高中同学也有类似的想法。举个例子,笔者就读于上海一所提供IB课程的学校,该课程据说在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最高,可选国家范围最广,身边大部分同学都主申美国。一个年级200人,一共录取了70枚多伦多大学,47枚港大,72枚UCL。同学间都戏谑道“申了就能去”。
倘若明年申请美本的一大批申请者转战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申请难度也必然随之水涨船高。而且,不要忘了申请美本的人申请其他国家可以说是“降维打击”,这样一来对原先主申非美国国家的人是很不利的。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就像你本来在一个黄金段位的游戏排位赛中打得风生水起,准备冲刺赛季排名。结果突然一群从王者段位下来的高手空降到这个区间,他们装备拉满、操作娴熟、意识超前,本来是去打更高层级的,现在却来跟你抢位置。对原本在这个段位认真打拼的玩家来说,不仅难度骤增,连胜率和上分速度都被严重影响。整个环境的竞争激烈程度,一下子就被拉高了。
引用某位教育博主的一句话,“美本是全球本科申请的风向标”。
写在最后: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提升能力,还要懂得规划、做出合理的选择。
对于已经迈入留学赛道的准留学生来说,你们或许要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且需盘算好申请策略,规避风险。
对于仍在观望是否留学的家长朋友们来说,你们或许要重新思考留学的价值,究竟要不要留学?去哪里留学最合适?能否承担留学的投资?如何最大化ROI?留学的风险有哪些?这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时代的每一粒微尘,落在个体身上都是一座大山。很多事情并不是靠简单的努力就能达到的,更多的是机遇、运气,时势造英雄。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留学生们提供些许思路,也祝愿大家留学之路一路顺风!
来源:乐天派海燕sko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