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被判错、司马光砸的不是缸”开学不到1个月,小学生家长已崩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09:29 1

摘要:有家长晒出孩子的作业本,问:有3个盘子,每盘8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列式是3×8还是8×3?

最近,一道小学二年级数学题在网上吵疯了!

有家长晒出孩子的作业本,问:有3个盘子,每盘8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列式是3×8还是8×3?

孩子写了3×8,却被老师判错。

孩子回家问爹妈,爹妈也懵圈了。不少人吐槽道:因为这个快心梗了,怎么教都不会。

不仅数学,开学不到一个月,小学语文也改得让人快看不懂了。

有的孩子写作文时写了“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所以现在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也被老师判错扣了2分。说这里的“后羿射日”应该改为“大羿射日”。

如果乘法有先后,流传千年的民间故事主角也换人了?

除了心疼这一波赶上新教材改革的孩子们,还心疼这一波家长们。

有家长表示:“80后要疯了。来来回回坑的还是同一批人!”

可以这么说:今年的新教材,“暴击”最大的是数学。

之前我在盘点新教材有哪些变化时就说过,数学新旧教材的变化,会面临严重的知识点断层

如今开学不到1个月,网上就“哀鸿遍野”。

有人问:“3×8”和“8×3”,明明结果都是24,顺序真的那么重要吗?

毕竟,之前一直都是没有顺序要求的,现在新教材关于乘法的意义这一章节,好像又改回了好多年前的老版本。

官方给的说法是:“乘法算式的写法或者是符号表达,本身其实就是对乘法定义的一种约定,因此,这种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唯一的,特别是在有具体情境的时候。”

因此,老师在具体教学时,要告诉孩子:每份数x份数=总数(相同的加数x相同加数的个数=总数)

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也疯狂吐槽:“这二年级新教材到底是谁编的啊?难到离谱!”

老师在台上嗓子讲到冒烟,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看着,眼神中透露出“清澈的迷茫”。

布置作业下去,50个人里,全做对的只有3个,求数学老师的心理阴影面积。

更离谱的是,关于这个顺序要求,苏教版和人教版是严格要求的,北师大新版教材和上海版没有要求,先写后写都可以

全国没统一,到底谁说了算?

由于新三年级数学改版和二年级学的知识衔接不上,全国各地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开学在疯狂打印32页断档补充教材。

现在的新教材知识体系改的乱七八糟,孩子、老师、家长“苦不堪言”。

有网友说:

40年前就是2×4,后面的乘数代表的是个数,2×4和4×2是完全不同的意义。那这40年改了都是在倒反天罡?

三年级半路改,老师得回头从二年级开始教,真的就是找存在感,一点意义都没有。

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乘法啊!

能怎么办?陪着孩子重新学一遍呗。

除了数学,语文新教材,再一次“颠覆”了认知

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今年的语文新教材变得“无比陌生”!自己的童年记忆,被无情地碾压,碎成了“渣”。

司马光砸缸、后羿射日、凿壁偷光、掩耳盗铃...这些经典的成语故事,哪怕是80后90后的我们,都是刻在脑子里的童年记忆。

小时候的课本也是这么学的,几十年后的今天,告诉我们,司马光不“砸缸”了;还有凿壁借光。但是,凿壁偷光中的“偷”字,本就是借、利用的意思,注释一下就好了,有必要改来改去吗?

还有后羿射日,怎么就成了大羿射日?网友调侃,专家不能随随便便就把人家老公给换了,有问过嫦娥愿意吗?

“后羿射日”中真正射日的是大羿,大羿是帝尧时期的射师,也是嫦娥的丈夫;后羿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据说是一个沉迷射箭的昏君。

现在教材改的原因就是为了区分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这么说来,那还是大羿射日更合适。

“掩耳盗钟”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原文里写的确实是盗钟,只是后人习惯说“掩耳盗铃”。在教学过程中,2种说法都可以。

那既然可以,为什么一定要改呢?

有网友说:司马光不管他砸的是什么,成语故事的意思是救人,在这纠结砸的是什么影响他救人了吗?

还有老师说:从我学生时代学起的掩耳盗铃,到我教学生学习的掩耳盗铃,现在竟然要改成掩耳盗钟,叫教者情何以堪?

照这么说的话,《韩乔生语录》里“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是不是也要改一下了?

这些从汉唐、唐宋以来流传千年的经典表达就要被现代研究“修正”了?

其实,关于语文教材的调整,被吐槽的声音重来没间断过。

有网友说:先把“远上寒山石径鞋”和“一齐红尘妃子笑”给我改回来!

语言是活的,有变化也得有底线。正如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所说:语文教育应当以经典为准绳,经典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承与人文素养的培育,而非单纯追求实用功能或迎合大众流行。

当然,有错误改正没错,但像“司马光砸缸”,不影响理解,教学标注原文就行,没必要较真。

面对这些变化,不少老师也感到吃力

一位英语老师在网上发帖说,看到新教材中关于复合不定词“something/anything”的用法时,疑问句中用了“something”。

老师说:“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怎么跟学生解释?”

还有小学英语教材,上来就是单词和句子,26个字母都不学了。新版英语教材内容难度过高,与学龄前儿童认知水平不匹配。

有家长说:这教材把所有家庭都当成中产阶级往上了,家里没有条件营造环境的,父母文化水平不够的孩子怎么办?

那么,普通家庭该怎么办?其实有几个实用方法:

海量阅读是基础。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都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并逐步从泛读过渡到精读,引导他们概括内容、提出问题、思考逻辑。

生活中学习。新教材强调“生活中的数学”,可以引导孩子画一画“去超市购物的路线图”;给桌面上的物品“分类统计做成图表”;拿尺子量一量家里的家具。

多听多说练英语。让孩子多听英语,可以是课内外教材对话,英文儿歌,也可以看一些适合年龄的英语动画片。鼓励孩子大胆地把听到的、学到的说出来。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转变观念

新教材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非单一的公式套用。面对新教材,家长不必过度焦虑。

来源:长沙家长白皮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