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_112】金手指攻略:规格、工艺与信号优化秘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20 23:52 1

摘要:在当今世界电子产品发展中,在很多产品之间都有着互连关系,可能是连接器之间、也可能是连接器与线缆之间或者连接器与金手指之间,或者是板与板、板与芯片之间的焊球、芯片与载板之间Wire bond等等。金手指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在当今世界电子产品发展中,在很多产品之间都有着互连关系,可能是连接器之间、也可能是连接器与线缆之间或者连接器与金手指之间,或者是板与板、板与芯片之间的焊球、芯片与载板之间Wire bond等等。金手指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早期电子产品通常由难以相互通信的单独模块组成。通过金手指,卡与主板之间就形成了通信系统。当今的许多工业流程都是通过金手指实现的。那么什么是金手指?金手指的规格有哪些?会影响到信号完整性吗?

金手指是位于PCB边缘的镀金焊盘。它们的形状像手指,用作将 PCB 连接到主板的连接器,确保信号能可靠完整的传输。除了连接性之外,金手指还可以保护电路板的边缘免遭损坏。

适用于PCB金手指电镀工艺的金有两种,金手指由硬金或化学镍金(沉金ENIG) 制成。

化学镀金 (ENIG) :这种金比电镀金更具成本效益且更容易焊接,但其柔软、薄(通常为 2-5u)使得 ENIG 不适合电路板经常插入和拆卸时的情形。

电镀硬金:这金比较硬且厚,因此更适合持续插拔的情形。常用于金手指(PCB边缘连接器)、PCB触点或其他硬磨损区域。金的厚度可以根据要求而变化。工程师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应用来选择厚度。金越厚,肯定是价格越高。

电镀金手指的过程涉及许多步骤。为了使PCB金手指成功地生产好,电镀工艺必须按步骤进行,首先,完成电路板的生产。当对手指进行电镀时,会在铜上镀上镍。

镀镍:首先在金手指的边缘镀上3到6um的镍。

镀金:在镍上镀上1到2um的硬金。金通常用钴来增强,以提高表面电阻。

然后,最后进行表面处理。做完之后,还需要对镀金进行最后的检查,确保电镀工艺的完整性。

倒角:在金手指PCB边缘以指定角度倒角,以便于插入相应的连接器中。金手指倒角的角度可以是20°、30°、45°、60°、90°,一般是30°到45°之间。

在某些电路板上,某些金手指会比其他金手指更长或更短。例如,电路板的一端可能有较长的指状物。这样,PCB 就更容易插入连接器,因为具有较长手指的一端将更容易插入到位。

对于有耐用的电子产品,建议使用分段式金手指。

电镀工艺有一定的限制。例如,金手指与电路板的其他部分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主要限制包括以下内容:

PCB 边缘的内层不含铜,以防止在斜切阶段出现铜暴露。

电镀孔、SMD和焊盘不应放置在金手指1.0mm以内。(但是现在也有一些VIP(via in pad),然后再进行电镀填平)

电镀焊盘的长度不能超过 40 mm。

金手指与边缘之间应有0.5mm的距离。

金手指规格

在PCB金手指电镀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标准才能使金手指正常工作。PCB 本身的设计还必须考虑适当的手指长度和对齐所需的区域。无论PCB本身的用途或尺寸如何,一般都要满足以下金手指的设计:

一般情况,电镀通孔不要靠近金手指;但是现在也有一些VIP(via in pad),然后再进行电镀填平。

金手指尽量不要与阻焊层或丝印有任何接触,应保持一定距离。

如果在 PCB 金手指电镀过程中不遵循任何这些规则,PCB 可能无法与电路板通信。或者,PCB 可能无法正确插入板上的相应连接器。

PCB 上的金手指采用金的原因是该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强度和导电性。金的强度使得手指可以插拔数百次而不会磨损连接触点。如果没有镀金的保护,电路板在使用几次后很容易失去连接功能。

可能有的小伙伴想知道为什么黄金优于其他类型的金属。毕竟,黄金是最稀有、最昂贵的天然元素之一。在 PCB 的连接边缘镀铜或镀镍可能会更具成本效益吗?然而,金对于印刷电路板所需的功能是必需的。

随着 PCB 发展成为现代形式,考虑到多种因素,黄金被认为是最合适的连接接触金属。金的主要优点是合金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为了增加强度,PCB板中使用的金通常与镍或钴混合制成合金,这使得金在面对持续的印刷电路板活动时具有进一步的耐磨性。对于电镀工艺,镍的厚度在 3um 至 5um之间。

IPC标准介绍了金手指的相关内容,比如:

化学成分:为了使 PCB 触点边缘具有最大刚性,镀金层应包含 5% 至 10% 的钴。

电镀厚度:无论何种用途进行的电镀不应薄于 2 Microinches,且厚度不应超过 50 Microinches。根据不同的应用,电镀厚度标准化为0.031 inches、0.062 inches、0.093 inches和 0.125 inches。原型机中通常采用较低厚度以节省成本,而较高厚度则用于一般需要安装/拆卸的一类PCB。

目视测试:金手指应通过放大镜的目视测试。边缘应具有光滑、干净的表面,并且没有多余的镀层或镍的外观。

胶带测试:金属的附着力与电镀的表面光洁度同样重要,这就是进行胶带测试的原因。沿着边缘放置一条白色胶带,然后将其撕下。撕掉胶带后,观察是否有镀金迹象,如果检测到该迹象,则表明该产品有缺陷。

PCB 金手指电镀工艺还有许多其他标准,应完整阅读所有标准以深入了解。随着技术的进步,通常会在流程中引入进一步的测试标准,因此最好定期向 IPC 检查更新情况。

金手指的设计以及工艺都会影响到其性能,包括阻抗、损耗、串扰等等,所以在进行高速PCB设计的时候,有很多的一些设计经验法则,比如挖空金手指焊盘下的金属层或者隔层参考以满足阻抗的要求;但是为了解决硬度、串扰以及损耗的问题,还有一些公司有其它的一些处理方法。各位在设计的时候,建议对其进行仿真或者做测试板验证。一般标准的产品的金手指都会有明确的定义,比如PCIe, 内存条。下图是PCIe5.0的金手指设计指导:

某产品的金手指设计:

没有处理金手指焊盘和处理了焊盘后的阻抗对比结果如下:

总之,当电子产品中有金手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设计和优化以及加工工艺的控制。尤其是对于高速的产品,一定要注意各个细节。

PCB设计系列文章

【1】兴趣驱动热爱

【2】硬件工程师要不要自己画PCB

【3】PCB走线应该走多长?

【4】PCB走线应该走多宽?

【5】PCB的内电层

【6】过孔

【7】PCB能不能走锐角和直角?

【8】死铜是否要保留?(PCB孤岛)

【9】焊盘上是否可以打过孔?

【10】PCB材料、FR4到底是指什么材料?

【11】阻焊层,绿油为什么多是绿色

【12】钢网

【13】预布局

【14】PCB布局、布线 的要领

【15】跨分割走线

【16】信号的反射

【17】脏信号

【18】沉金、镀金、喷锡等表面处理工艺

【19】线距

【20】电容的摆放位置

【21】串扰

【22】PCB的飞针测试

【23】FPC概述及仿真

【24】为什么PCB变形弯曲?如何解决?

【25】一文搞懂“特征阻抗”

【26】PCB的叠层设计

【27】高速电路PCB回流路径

【28】PCB设计中电源处理与平面分割

【29】锯齿形的PCB走线——Tabbed routing

【30】PCB的介质损耗角是什么“∠”?

【31】PCB铜箔粗糙度对高速信号的影响

【32】晶振为什么不能放置在PCB边缘?

【33】什么是高速信号?

【34】什么是传输线

【35】预加重、去加重和均衡

【36】如何利用PCB散热

【37】PCB设计中的“stub”

【38】纠结:走线之间的GND保护地线要还是不要?

【39】PCB 覆铜

【40】进行 PCB 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

【41】PCB叠层设计中的“假八层”

【42】除了带状线、微带线,还有“共面波导”

【43】PCB焊盘设计工艺的相关参数

【44】PCB设计时,板边为什么要打地孔

【45】更容易散热的PCB:铝基板

【46】为什么要把参考平面掏空?

【47】晶振的PCB设计

【48】用EMC思想来设计DC/DC电源的PCB

【49】PCB拐弯,不一定是圆弧走线最好

【50】为什么要把过孔堵上“导电孔塞孔工艺”

【51】电源PCB布局布线要点

【52】PCB板上的Mark点

【53】用ADS仿真高速信号跨分割

【54】刚柔板(软硬结合板)

【55】数模混合的PCB设计

【56】PCB设计中电容的摆放

【57】PCB设计中过孔残桩的影响

【58】去耦电容在PCB设计中的布放与走线

【59】PCB设计checklist:结构

【60】PCB设计checklist:电源

【61】PCB设计checklist:布线

【62】PCB设计checklist:高速数字信号

【63】工艺边

【64】PCB设计:金手指

【65】PCB设计:差分线

【66】DDR4的PCB设计及仿真

【67】电路板设计中要考虑的PCB材料特性

【68】什么是好的“PDN”的PCB设计

【69】PCB详细布局、布线设计

【70】USB2.0 PCB布线

【71】反激式开关电源PCB设计要点

【72】PCB设计,焊盘与过孔工艺规范

【73】PCB哪些因素影响损耗

【74】PCB 过孔对散热的影响

【75】如何在PCB设计阶段规避焊接的问题

【76】为什么有时在PCB走线上串个电阻?有什么用?

【77】PCB爆板

【78】PCB设计不好造成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79】PCB设计:绕等长

【80】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

【81】PCB的安规设计

【82】PCB的可生产性设计(DFM)

【83】PCB设计的EMC考虑

【84】高速数字电路PCB“接地”要点

【85】跨分割,信号能有多坏

【86】如何确保PCBA的质量--常用的14种测试方法

【87】DC/DC电源PCB设计中,一定要把这个点设计好

【88】铺铜的间距有什么要求?

【89】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容的PCB设计技巧

【90】PCB设计抗干扰有哪些方法?

【91】PCB叠层设计

【92】为什么PCB线路板要把过孔堵上?

【93】在PCB生产过程中,是如何控制走线阻抗的?

【94】时域反射计(TDR):硬件工程师的秘密武器

【95】PCB 设计进阶:PCB热设计优化

【96】PCB布局与电源设计

【97】电源PCB设计要点及规范(系统化整理)

【98】PCIe的AC耦合电容靠近哪里放置?你是不是一直被误导了?

【99】PCB设计中的“脖子设计”neck design

【100】铜箔粗糙度——会有这么大影响么?

【101】画PCB时的强迫症

【102】为什么要用“十字形花焊盘”?

【103】FPC设计以及仿真

【104】HDMI信号间隔地线间隔,多少距离打地孔?

【105】华为PCB的EMC设计指南

【106】PCB就像乳沟挤挤都会有的:论PCB"空间管理"艺术

【107】为什么还没把AI应用在画PCB上?

【108】为什么BGA扇出时使用3mil,而后续走线加宽?

【109】为什么不要随便在高速线旁边铺铜?

【110】注意 PCB走线间距,比“串扰”危害更大的是“阻抗变化”

【111】硬十PCB设计规范

来源:硬件十万个为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