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嘉兴市以“智造创新强市”为统领,以“两化”改造为引擎,全面落实“民营经济32条”,加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9月24日《钱江晚报》16版
长三角腹地,红船起航处,一场制造业的深刻变革正澎湃涌动。
近年来,嘉兴市以“智造创新强市”为统领,以“两化”改造为引擎,全面落实“民营经济32条”,加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这幅宏伟画卷中,工行嘉兴分行始终以金融为笔,加大对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为民营企业稳健发展注入信心,全力擦亮嘉兴民营经济的“金名片”。
截至2025年8月末,工行嘉兴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615亿元,较年初新增92亿元,增量居四大行之首,在全省工行系统持续领先;民营企业贷款规模达690亿元,较年初新增62亿元。
工行嘉兴分行支持企业智能产业园建设,助力企业从“制造”走向“智造”。
抢抓政策机遇 构建金融服务新生态
去年,嘉兴入围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国家队”名单,工行嘉兴分行抢抓政策机遇,将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纳入核心战略,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创新金融产品、打造专业服务团队等举措,全面提升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与便利度。
在组织推动上,该行聚焦现代纺织、新能源、智能家居等行业客户,建立重大项目攻坚和目标清单攻坚制度,实施差异化服务和资源保障机制,推动金融资源向“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倾斜,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力。
在产品供给上,灵活运用设备更新再贷款、购建贷、嘉科e贷等信贷创新产品,构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完备产品体系,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金融需求,实现精准“输血”。
在服务模式上,该行组建制造业、民营金融联合工作团队,重点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民营百强、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等重点客群;积极开展“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月”活动,深化走访对接机制,通过“摸清需求、一户一策、精准营销、综合服务”等方式,提升服务质效。
截至8月末,该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280亿元,占比提升至45%,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为嘉兴制造业“稳盘压舱”注入强心剂。
借力授权机制 激活国产算力新引擎
科技创新是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引擎。作为国内领先的超算服务与人工智能算力提供商,嘉兴某科技公司专注于国产高性能计算(HPC)平台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其核心团队曾三次斩获全国超算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去年,企业计划在嘉兴建设“总部暨智能合约计算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却因研发投入高、固定资产需求大、资金回笼周期长而面临融资难题。
“综合考虑企业的特点,我们采用项目贷款与设备抵押的组合方案,通过差异化授权审批,为企业成功审批3000万元的授信额度。”工行嘉兴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授信专项用于企业超算中心建设和设备采购,有效盘活了企业存量资产,助力其完成超算中心建设及DeepSeek-R1智能算力平台部署,推动国产AI算力技术突破。”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服务规模超亿元,为长三角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核心基础设施支撑。
企业创新和金融支持良性互动,经济发展才更有底气、有支撑。工行嘉兴分行聚焦“技术改造再贷款”“产业共富贷”“小巨人”等各类企业清单,借助差异化授权机制,打通诸多难点堵点,助力更多企业破茧闯新路。截至8月末,该行在授权机制下支持民营企业技改项目21个,审批金额22亿元,以金融“活水”提高“含智量”。
工行嘉兴分行走访民营“小巨人”企业,探索建立“金融+”服务模式。
金融点绿成金 助推绿色智造低碳转型
从“制造”到“智造”,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嘉兴某环保纸业车间内,四条生产线全速运转,牛皮纸箱板纸、高强瓦楞原纸等产品正有序产出。据了解,企业100%采用废纸再生技术,年产高档包装纸达48万吨,品质媲美进口产品。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创新突破的快车道上一路狂飙,实现了特定车间技术改造、绿色节能工艺升级,以及智能包装材料项目升级,并在安徽投资建设绿色智能包装产业园,一系列的改造导致短期资金需求陡增,现金流吃紧。工行嘉兴分行获悉企业的困境后,立即进行实地调研,拟定金融服务方案,快速发放1.2亿元贷款,及时缓解企业压力。
在嘉兴,像这样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创新韧性强的民营企业还有很多。位于秀洲区王江泾镇某印染企业,主要为下游服装生产制造企业提供面料。“我们的工艺已通过欧洲GRS认证,对回收材料使用量、废水回收处理、助剂使用都有严格的要求,早已不是传统认知中的‘污染’企业了。”企业主坦言,随着高端坯布的印染订单持续增加,公司经营成本也随之提高,亟需资金支持。
工行嘉兴分行根据企业的特性“量体裁衣”,创新采用信用担保加排污权质押贷款,发放1320万元贷款解决企业经营难题,有效盘活企业“沉睡资产”,助推绿色可持续发展,真正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融通跨境资源 护航制造出海新版图
在嘉兴某新材料公司仓库前,一辆辆集装箱货车正排队装货,产品将出口到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市场。
作为国内生产聚酯瓶片的知名民营企业,目前拥有瓶级PET产能300万吨,其产品广泛用于饮用水、食用油、高档化妆品以及膜材、工业丝等领域,国内生产基地遍布浙江、重庆、四川等地,同时还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当时接到海外加急订单,时间紧、任务重,但采购原材料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一时间非常焦虑。”企业负责人回忆道。工行嘉兴分行的出现,带来了转机。该行敏锐捕捉到企业的资金需求后,迅速开展工作,根据企业提供的出口订单,制定专属融资方案,仅用10天时间,成功发放2亿元信用贷款,保障订单能够如期交付。
针对嘉兴外向型民营经济活跃的特点,工行嘉兴分行发挥集团全球网络布局优势,聚焦民营企业跨境经营需求,搭建政企银对接平台,今年已举办“泰国投资暨汇率风险对冲策略会”“跨境金融‘惠企利民’直播间”等多场活动,打通跨境资源对接渠道,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
同时,该行以丰富多元的融资工具,累计投放跨境直贷业务20.3亿元,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跨境投资业务,实现本地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嘉兴企业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智造创新的基因融入城市血脉,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根基,嘉兴制造业正以铿锵步伐迈向新高地。未来,工行嘉兴分行将继续秉持“国有大行”的担当与“金融行家”的专业,加大民营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筑牢创新基石、激活民企动能,以实际行动撰写“金融向实、润泽嘉禾”初心答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