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银锭拍卖成交价格分享,古钱币之银子的收藏价值不可估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08:28 1

摘要:福建馒头锭是清代南方诸省银锭中留存数量最少的品种,这枚福鼎县上解藩库税银,由省城官银铺陈乾泰销铸,锭面较小,呈凹沉状,内圈凸起,与外缘间形成宽广间隔,之间满布细丝纹,具道光后期至清末馒头锭典型式样;光绪中期后,因纹银短缺,福建各府州县课税转用洋钱,银锭随之绝迹

大家好,我是叶子玩收藏,分享收藏乐趣,传播钱币文化,不做投资建议,祝大家在阅读中都能有所收获!

清广西“和珍”五两砝码锭,GBCA AU55分,重量194.3g,商铸,戳记硕大清晰,原味包浆,淡彩银光,气孔亮泽,小型砝码锭较少见,曾拍出9200元。

此枚清福建“十一年三月·福鼎县·陈乾泰”十两圆锭,GBCA MS60分,重量363.5g,铭文完整清晰,原始状态极佳,价格能到中小万数。

福建馒头锭是清代南方诸省银锭中留存数量最少的品种,这枚福鼎县上解藩库税银,由省城官银铺陈乾泰销铸,锭面较小,呈凹沉状,内圈凸起,与外缘间形成宽广间隔,之间满布细丝纹,具道光后期至清末馒头锭典型式样;光绪中期后,因纹银短缺,福建各府州县课税转用洋钱,银锭随之绝迹。

清广西“光绪廿七年·五月日·柳城县·李瑞和·库银”十两砝码锭,重406.5g,银锭铭文深峻清晰,原色原光,CCG AU53分,价格能到中万数上下。

晚期官铸税锭,以“库银”代替银匠名,应是地方官府解送税银后,由省库改铸而成,委托官估“李瑞和”验看,推测用作上解朝廷之饷银。

清广东“嘉庆九年·保安·八月信隆”十两砝码锭,重363.3g,GBCA AU50分,铸造规整,戳记细巧娟秀,字口完整清晰,银光温润,底部有两处菱形验银,价格能到中万数上下。

清代粤盐行销七省,广东人习惯将粤盐行销之地称为“埠”或“盐埠”;其盐纹于广东三种官铸税锭中存世最为稀少,这枚为南雄州保安盐埠上解盐纹,由省河盐运使司下设信隆官银号销铸。

此枚清广东“光绪二十八年·潮州府·三月银匠谢宝源”十两砝码锭,潮州府上解藩库税银,委托省城官银匠“谢宝源”代铸;其重364.4g,CCG AU50分,价值能到数十万。

“潮州府”乃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明末清初民间便已开始使用西班牙、荷兰等国银元,1860年汕头开埠后,其外国银元更是成为当地主流货币;至清末,即便是税银,也因纹银短缺而逐渐改用洋钱,银锭铸造量锐减,旧锭大多回炉改铸,故“潮州府”银锭遗存极少。

此枚清江西“喻义·喻义·寿”十两镜面锭,GBCA AU53分,重350.4g,锭面另打“余”字经手小戳,底部有一处验槽,在拍卖会上曾拍出19550元。

此类加盖“寿”字等监倾或官估验印的商镜,系咸丰五年(1855)江西厘金创办之后,各厘金分局委托当地银号熔铸的税锭,上解总局或藩司,验色合格后加盖“囍”“福”“寿”等验印,作为厘镜完纳厘税,因验印兼有吉祥语意。

此枚清代江西“宣统元年陆月 万安县 江西官银号伍拾两”方宝,万安县上解藩库税银,重1878.3g,GBCA AU53分,锭型规整,有三处小验银,曾在拍卖会上拍出126500元。

光绪至宣统年间,方宝的铸造地点逐渐由各府州县集中到万载、万安及万年县三地,铸造者亦由官银匠更改为江西官银号,且宣统年份方宝存世量要少于光绪年份的。

清“光绪二十五年·九月·湖北厘金·官钱局”五十两银锭,GBCA MS63分,重1863.6g,双翅高翘,四排戳记舒朗大气,带凝重的五彩包浆,底部蜂窝疏密自然,曾拍出362250元。

湖北厘金税锭共有三个品种,均为五十两规格,铭文分别为“牙厘总局”“湖北厘金”“湖北盐厘局”,都较为少见,在湖北官铸税锭中有极高的地位。

这种老式银锭,如今的市场价值都不低,大家可找找看看家里有没有哦!

来源:叶子玩收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