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巡晚议”织就党群“连心网”——宁德福宁锅炉党建创新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0 21:08 1

摘要:在大甲工业园区,一家仅有60余名员工的企业——宁德市福宁锅炉有限公司,正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治理新风尚。该公司党支部通过积极落实大甲镇党委推行的“晨巡晚议”制度,让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深入践行“有事找党员”的服务承诺。

在大甲工业园区,一家仅有60余名员工的企业——宁德市福宁锅炉有限公司,正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治理新风尚。该公司党支部通过积极落实大甲镇党委推行的“晨巡晚议”制度,让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深入践行“有事找党员”的服务承诺。

红色基因焕新能:“晨巡晚议”的工业版升级

“晨巡晚议”制度是起源于宁德市古田县凤埔乡的基层治理智慧,历经六十余年传承,如今在福宁锅炉党支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积极探索者,该公司党支部将这一制度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将传统“晨巡晚议”升级为工业版。清晨的“巡”重在发现问题,党员们分片区巡查生产安全、员工生活需求;傍晚的“议”聚焦解决问题,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专题研讨,确保“小事不过夜、大事有方案”。

党群连心零距离:“巡议”机制搭建连心桥

”张师傅,您反映的宿舍热水器老化问题,我们已协调后勤部门本周内更换。”

“小王,你家里有困难公司可以理解,这边为你做好后勤安排了。”

在每日的晨巡中,党员们既是安全监督员,更是群众服务员。晚间的议事会上,既有车间主任提出的生产效率优化方案,也有保洁阿姨建议的食堂餐品调整意见。这种“有事找党员”的常态化机制,让党组织成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更成为员工心中的“温暖港湾”。

党员责任区“精准滴灌”:打造车间治理新矩阵

公司创新设立党员责任区,将治理触角延伸至车间、宿舍、食堂等关键区域。同时,一周一次开展“车间夜话”,在这里,小到食堂伙食改善,大到生产流程优化,职工的意见被一一记录在党支部书记吴知军的民情日记本上,逐项解决。如:员工反映上班道路毁损,党支部立即协调园区修缮,3天内完成路面修复。

公司门口、厂区的“有事找党员”公示牌格外醒目,党员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清晰可见,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红色动能双循环:企业公益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福宁锅炉党支部的红色力量不仅凝聚在企业内部,更辐射至乡村振兴一线。该公司党支部认捐12万元支持泮洋乡上洋村助老食堂运营,为村里老人提供热腾腾的餐食;同时资助古田县十三中贫困学子,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这种“内外兼修”的公益实践,让“有事找党员”的形象深入人心。

在宁德市福宁锅炉有限公司,党旗不仅飘扬在车间一线,更深深扎根在群众心中。“晨巡晚议”制度的创新实践,让“两企三新”党建理念在工业园区落地生根,证明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大有可为。

为应对台风“格美”带来的影响

大甲镇迅速行动

严阵以待,顶格防范

强化力量下沉一线开展隐患排查

全力落实防御措施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