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趁着日头足,咱们几个抓紧把这个棚的秧盘摆完,明年春天就省事儿了。”9月中下旬的北大荒,成片的水稻正泛着金黄,不远处的水稻育秧基地,种植户宋昌全正和几个邻居在棚里忙碌,粉土机运转的嗡鸣与秧盘码放发出的脆响交织在一起,在秋日的晴空下格外清亮。
□文/摄 王金彬 本报记者 刘畅
“趁着日头足,咱们几个抓紧把这个棚的秧盘摆完,明年春天就省事儿了。”9月中下旬的北大荒,成片的水稻正泛着金黄,不远处的水稻育秧基地,种植户宋昌全正和几个邻居在棚里忙碌,粉土机运转的嗡鸣与秧盘码放发出的脆响交织在一起,在秋日的晴空下格外清亮。
2025年秋收,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在做好作物收获工作的同时,将明年备春耕工作摆在同等重要位置。在分公司第九管理区,这几天,劳动力充足的种植户家庭,抢前抓早开展秋季摆盘工作。宋昌全蹲在大棚里,一边双手麻利地调整着育秧盘的位置,一边介绍说:“秋摆盘是我们管理区的老传统,趁现在还没到忙得打不开点儿的时段,先把明年的活儿干了,来年开春就能松快些。”
他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按照每栋育秧棚春季摆盘400元的用工费用计算,他家的8栋育秧棚秋季采用邻里互助摆盘的方式可省下3200元,还为明年春天育好苗、育壮苗打下坚实基础。
“秋摆盘工作主要集中在秋收前和秋收后两个时段,而早在7到8月份的农闲期,苗床土储备工作就已经开始了。”说到好处,第九管理区副主任辛强满脸笑意,他说:“我们管理区秋摆盘工作开展好多年了,种植户认可度高,因为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春天普遍人工紧张、雇工成本高,而秋季处于农闲时期,劳动力相对充足、人工价格低,且无需清理苗床积雪,能大大降低用工成本;另外秋季气候温暖,床面干燥,易平床摆盘,有利于提高摆盘作业效率,不受春季可能出现的春涝、低温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最主要的还是实施秋备土、秋做床、秋摆盘‘三秋’措施,能使土壤得到充分熟化,改善秧苗生长环境。”
秋摆盘实现了农时节点“逆向迁移”,破解了传统种植春播农事衔接紧张的难题。模式推行后,秋摆盘的种植户在来年春季将有一个月的时间可用于其他农事准备,同时农业碎片化时间利用率提升了4到6小时,为今秋明春农业生产高效化提供了新路径。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