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菜科学施肥不仅能满足油菜各生育期的养分需求,还可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是实现油菜高产高效的核心举措。以下从施肥原则、各生育期施肥要点及注意事项三方面,详细阐述油菜高产高效施肥技术。
油菜科学施肥不仅能满足油菜各生育期的养分需求,还可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是实现油菜高产高效的核心举措。以下从施肥原则、各生育期施肥要点及注意事项三方面,详细阐述油菜高产高效施肥技术。
一、油菜施肥核心原则
油菜施肥需遵循“按需供给、平衡营养、分期施用”的原则。首先,需根据土壤肥力水平(通过土壤检测确定)和油菜品种特性,明确氮、磷、钾三大元素的基础施用量,同时补充硼、锌等必需微量元素——油菜对硼敏感,缺硼易导致“花而不实”,直接影响产量;其次,避免单一过量施肥,如过量施氮易造成植株徒长、倒伏,增加病虫害风险;最后,结合油菜不同生育期的生长特点,分阶段调控养分供给,确保养分吸收与生长需求同步。
二、各生育期施肥技术要点
(一)基肥:奠定高产基础
基肥是油菜播种或移栽前的核心施肥环节,需满足幼苗期至越冬前的养分需求,占总施肥量的50%-60%。
- 施肥时间:直播油菜在播种前7-10天、移栽油菜在整地起垄时施用。
- 肥料选择与用量: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搭配45%复合肥(氮-磷-钾比例15:15:15)25-30公斤,同时每亩混入硼砂0.5-1公斤(若土壤缺硼严重,可适当增加至1.2公斤),将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避免肥料与种子或根系直接接触,防止烧种、烧根。
(二)苗肥:培育壮苗抗逆
苗肥主要针对油菜幼苗期(直播油菜3-4叶期、移栽油菜缓苗后),目的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增强抗寒越冬能力,占总施肥量的20%-25%。
- 施肥方式:分两次施用,首次在幼苗3-4叶期,每亩施尿素5-7公斤,结合中耕松土施入,促进幼苗生长;第二次在越冬前(12月中下旬),每亩施尿素7-10公斤+氯化钾3-5公斤,提升植株抗冻性,防止冬季冻害。
- 注意事项:若幼苗长势较弱,可搭配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补充养分;长势过旺则减少尿素用量,避免徒长。
(三)薹肥:促进分枝结荚
薹肥是油菜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关键施肥环节,直接影响分枝数量和结荚率,占总施肥量的15%-20%。
- 施肥时间:在油菜薹高10-15厘米时(即“现蕾抽薹期”)施用,过早易导致徒长,过晚则养分供应不足,影响薹秆发育。
- 肥料选择与用量:每亩施45%复合肥15-20公斤+尿素5-8公斤,若土壤缺硼,可叶面喷施0.2%硼砂溶液1-2次(间隔7-10天),预防“花而不实”;同时,若植株叶片发黄,可补充喷施0.3%硫酸锌溶液,提升光合作用效率。
(四)花肥与粒肥:提升千粒重
花肥与粒肥主要针对油菜花期至成熟期,目的是延长花期、促进灌浆,提升千粒重和含油量,施肥量较少,以叶面喷施为主。
- 花肥:在初花期,每亩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0.1%硼砂溶液,间隔7天喷1次,连喷2次,增强授粉结实能力。
- 粒肥:在终花期至灌浆期,若植株出现脱肥早衰(叶片发黄、植株矮小),每亩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0.5%尿素溶液1次,补充养分,防止叶片过早脱落,促进养分向籽粒转移。
三、施肥注意事项
1. 重视硼肥施用:油菜是典型的喜硼作物,除基肥中混入硼砂外,需在薹期、花期叶面补硼,尤其是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砂质土壤,需重点关注硼肥补充,避免因缺硼导致减产。
2. 避免后期偏施氮肥:油菜生长后期(花粒期)若过量施氮,易导致植株贪青晚熟,增加病害风险,且会降低籽粒含油量,因此后期以磷、钾、硼等元素为主,控制氮肥用量。
3. 结合水分管理:施肥后需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尤其是基肥和薹肥施用后,土壤干旱会影响肥料溶解与吸收,需保证田间土壤湿润(含水量60%-70%),但避免积水,防止根系腐烂。
4. 配合土壤改良:长期连作的油菜田,需定期施用有机肥或生石灰(酸性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为油菜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综上,油菜高产高效施肥需围绕“基肥足、苗肥早、薹肥重、花粒肥巧”的思路,结合土壤条件与生育期需求,平衡各类养分供给,同时注重微量元素补充与田间管理配合,才能有效提升油菜产量与品质,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来源:风趣一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