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刷报》9月22日发表题为《莫迪如何在执政的第12年重新定位自身品牌》的评论认为,莫迪个人品牌建设的三大方面——强调“印度制造”、“大刀阔斧改革者”、突出强大果断的领导能力——均受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损害。当前,莫迪选择强调改革,或表明其有更大的计划。本文作者D
图源:《印刷报》
《印刷报》9月22日发表题为《莫迪如何在执政的第12年重新定位自身品牌》的评论认为,莫迪个人品牌建设的三大方面——强调“印度制造”、“大刀阔斧改革者”、突出强大果断的领导能力——均受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损害。当前,莫迪选择强调改革,或表明其有更大的计划。本文作者D.K.辛格(D.K. Singh)系《印刷报》政治版块编辑。
9月21日,莫迪发表国情咨文,强调“自力更生”,呼吁购买印制产品。莫迪以往政治讲话中许多言论与印历任领导人们相似。例如,尼赫鲁称自己为“国家的仆人”(Pratham Sevak),莫迪也称自己为“国家的仆人”(Pradhan Sevak)。1947年,尼赫鲁表示,为了国家正常运转应“立即停止各种各样冲突”。2014年,莫迪敦促人们暂停社区、种姓和阶级冲突。1979年的独立日演讲中,印第五任总理查兰·辛格(Chaudhary Charan Singh)引用甘地(MK Gandhi)的话告诉人们,权利伴随着义务,莫迪也发表过类似的言论。
延续前任领导人的思想是莫迪个人品牌建设的途径之一。例如,莫迪的关键政治提议,印度制造、“斯瓦德希”(Swadeshi,意为自产自足)、自力更生,与自由运动期间甘地、1966年的夏斯特里与英迪拉所言重复。9月21日,莫迪11年来第9次重申上述主张。每当国家出现外部危机时,莫迪讲话更加突出此类言论。2020年6月加勒万冲突导致中印关系紧张的几周后,莫迪发表演讲,呼吁减少进口、增加出口,要推出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此次演讲中,莫迪也发出类似呼吁,背景是特朗普对印加征关税、收紧H-1B政策。
然而,强调印度制造的“品牌形象”受到两方面冲击:一是自2013-14财年以来,“印度制造”计划未能提高制造业GDP占比。二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为保护国内制造商而扼杀竞争等于扼杀效率和创新,限制国内消费者的选择,印应设法提高产品的全球竞争力,增加出口,而非趋于保守。印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古拉提(Ashok Gulati)和桑特瓦尔(Tanay Suntwal)曾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美国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同时也是农产品净进口国。“印应该评估自身比较优势,生产最擅长的产品,进口他国能更有效生产的商品。声称‘减少进口’的政客忽视支撑全球贸易的理论”。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非农业产品。
莫迪个人品牌建设的第二个方面是将其塑造为“大刀阔斧的改革者”。莫迪正将其重新定位为“最适合在风暴积聚时掌舵的领导人”,推动商品与服务税改革,并设立分别由内政部长和国防部长领导的两个非正式部长小组,而这两位官员都与莫迪联系密切。
莫迪个人品牌建设的第三个方面是突出强大而果断的领导能力。在国家安全事务上,莫迪宣传其捍卫印度安全的形象。然而,“朱砂行动”似乎并未引起多大共鸣。尽管莫迪仍在会议上提及行动成果,但公众反应仅是沉默。在福利计划、免费赠品、基建项目方面,莫迪仍得到选民赞赏。
此外,莫迪个人品牌还受两重冲击:一是特朗普的关税。二是2024年各邦议会选举中印人党表现不佳。在哈里亚纳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印人党并未以莫迪总理的名义收获选票,但获得选举胜利。然而,印人党在贾坎德邦以莫迪总理的名义攫取选票却遭到失败。值得注意的是,莫迪当前选择就改革问题向全国发表讲话,或表明其有更大的谋划。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