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他和同事去西贝吃饭,觉得菜单上“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顺手发了条吐槽,并呼吁强制标注
罗永浩说他要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大部分预制菜一一测个底,明确表态只评不卖
那是凌晨,他在社交平台留下这句话,评论区瞬间炸了
有人追问能不能推荐几款放心吃的,他又回了一句
“为了避嫌,预制菜我只做评测,不做直播带货”
这话听着有点倔,但很干净,像是划了一条清清楚楚的边界
说起来,这场风波已经吵了半个月
9月10日,他和同事去西贝吃饭,觉得菜单上“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顺手发了条吐槽,并呼吁强制标注
一句话击中了大家心里的梗:到底我花的钱,买的是手艺,还是加热?
消费者最怕的不是预制菜,而是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
从那天起,舆论像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开了
西贝这边也被烫着了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对媒体说,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外部危机,9月10日、11日销售额分别减少100万元,12日预计损失到200万到300万元
你能想象门店里服务员还在笑,可后台的报表已经紧到喘不过气
几天后
西贝发出致歉信,说会尽量把中央厨房的前置加工调回门店现场,承诺在2025年10月1日前陆续完成
这一步不容易,但该迈出
这次争论也把监管往前推了一把
9月21日晚,相关部门对外表示,针对预制菜的社会关注,已组织多部门研究,加快推进国家标准制定,并推动餐饮环节对预制菜使用进行明示,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这话听着可能有点官样,但信息很实:规则要来了
据公开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马上要向社会征求意见
身份明确,披露强制,游戏规则就能慢慢清楚
现实更复杂
你看一个让人皱眉的价差:
有媒体起底,一款梅菜扣肉预制菜,工厂批发价大概17元,到了合作伙伴的北京门店能卖58元
这差价让人火大,可换个角度,餐厅还要扛房租、人力、损耗与税费
《2024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调研企业毛利率均值46.4%,净利率均值只有7.5%,原料成本占营收45.2%,人力成本22.2%
这几行数字就是餐饮人的夜里长叹:生意难做
预制菜在很多店里,确实是降成本、稳出品、提效率的“扳手”,它不是原罪,遮遮掩掩才是问题
好不好吃、安全不安全,也不是“预制”两个字能盖过的
有食品工程专家提出“热加工优化控制方法”,意思是把加热调到既安全又不丢口感和营养的程度
水产品更是个麻烦:
科研团队提醒,水产预制菜腥味重、易腐败,要在预处理、品质改良与冷链环节掐死问题
还有人从许可审评角度梳理
生产许可与食品安全标准是产业的底线,发证审查怎么把关,直接决定了预制菜的下限
这些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每一道端上来的菜里
我理解那种进店点菜的纠结
中午赶时间,我愿意点一份加热即食的粉蒸肉,十分钟走人;
可如果是跟家人周末聚餐,我宁愿慢一点,想知道这盘菜是怎么来的
你呢,愿意花58元买一份出厂价17元的梅菜扣肉吗?
也许愿意,前提是你知道它怎么变成58,值不值你自己心里有数
这就是知情权与选择权的全部意义
回到罗永浩
他这次只做评测、不带货,其实是在守住一个公众讨论的清洁边界
既然不卖,那就没有利益纠葛,话才更好听进去
怎么评、评多久,他没说,我们也不强求
我更关心的是,他和团队能把“到底哪些预制菜能放心吃”的话说人话,说到点子上
比如食材来源写不写清楚,复热方法是否科学,冷链有没有做到,过敏原能不能一眼看懂,这些都能让人心定
想象一个普通夜晚,你下班晚了,拎着电脑包在小区门口吹风
便利店里灯太亮,货架上满满的预制菜盒子,照着你也照着价格标签
如果菜单旁边有个小小的标记,告诉你这道菜用了预制包,厨房只是复热;
如果再多一条,说明这家的预制包来自哪家工厂、什么时候生产、怎么运到店里,你还会觉得被“套路”吗?
多数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是这么被认真地说明白
当然,吵归吵,这场争论的“溢出效应”已经在发生
预制菜行业会被倒逼梳理流程,餐饮企业会重新审视成本与体验的平衡,监管会把“建议”变成“硬杠杠”
谁也不希望把一锅汤烧成一锅粥
与其在暗处猜,不如在明处看
这句话于消费者、餐饮人和监管者,都是共勉
所以,当罗永浩宣布要“把市面在售的大部分预制菜测试一遍”,我并不把它当作一场秀
他像一个把话说重的人,替很多人问了那句:我们到底在吃什么?
行业要给答案,商家要给答案,标准也要给答案
如果这次评测能促成哪怕一点点透明,多一家店把“预制菜使用明示”认真地做起来,那就已经值了
预制菜可以是工业化的福音,也可能是餐桌上的疑云,决定权在“告不告知”和“做得好不好”
下一步,看标准落地,看企业执行,也看每一个点餐的人,敢不敢在菜单前问一句:这道菜,是预制的吗?
只要问题不再被躲闪,答案就不会太坏
信源资料
羊城晚报・羊城派:《预制菜怎么做到 “安全” 又 “好吃”? 专家:要可溯源》-2025年9月22日。
中国新闻网:《5分钟即出餐,进店价格翻几倍!起底预制菜的 “晋升路”》-2025年9月16日。
现代快报:《罗永浩宣布将测评市面在售预制菜:为了避嫌,只做评测》-2025年9月23日。
来源:潇洒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