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进入关键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再发力,1964万条岗位信息助力毕业生就业

B站影视 2024-12-05 22:24 3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仍在持续发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12月1日至31日举办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将为2025届高校毕业生、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悦 北京报道

各地各高校正紧抓秋招关键期,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据了解,今年秋季学期以来,各地各高校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已累计举办大型招聘活动9.2万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超1964.2万条。

值得注意的是,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仍在持续发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12月1日至31日举办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将为2025届高校毕业生、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2025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1222万人,这一数字创下了新高,意味着就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秋招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期’和‘窗口期’。在这个时期,企业通常会发布大量的招聘信息,提供丰富的岗位选择。同时,秋招也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意愿极高的一个时间段。因此,紧抓秋招关键期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提前捕捉就业机遇,增加就业成功的几率。”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发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始终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数据显示,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规模再创新高。

对于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专家谢良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再盲目追求高薪和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而是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同时,灵活就业、慢就业等现象也逐渐增多,反映出毕业生对就业形式的多样化需求。

事实上,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直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和社会普遍关注。而在稳就业工作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

“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为此,王鹏建议,高校毕业生应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和信息,了解各类招聘活动、就业指导和帮扶政策等。通过参加招聘会、投递简历等方式,积极寻找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利用各级各类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如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资源。同时,也可以向就业公共服务机构咨询求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紧抓秋招关键期

事实上,秋季学期以来,各地各高校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加力开拓就业岗位资源,多措并举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全力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截至目前,各地各高校面向2025届高校毕业生已累计举办大型招聘活动9.2万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超1964.2万条。

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于12月1日至31日开展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为2025届高校毕业生、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据了解,专项行动期间,各地人社部门、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人才市场将广泛开拓市场化招聘岗位、创新开展大规模线上招聘、直播带岗宣讲、就业指导和职业体验、线上测评和考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以及线下招聘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成长成才。

“这次专项活动可以理解为人社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2024年的攻坚行动,一方面解决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促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既能解决一部分存量就业难题,又能引导2025年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安徽省级“启明星”就业指导专家团成员汪张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他看来,此次专项行动有几大亮点:首先,聚焦产业发展前沿,鼓励面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和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企业等,挖掘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其次,加密定制化、分群体、分行业现场招聘活动频次,因地制宜组织各类现场招聘会,提升现场招聘会匹配效率和精准性;另外,开展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就业观;最后,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高校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把服务送到身边。这些组合拳的实施,能更精准、更高效、更接地气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