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 年末,长江存储推出 PC411 OEM 商用消费级固态硬盘,除满足低发热、可靠性等商用领域核心要求外,其性能还达到业界主流水平,最高速度可达 7000MB/s,成功攻克 OEM 固态硬盘市场的“不可能三角”难题。
2023 年末,长江存储推出 PC411 OEM 商用消费级固态硬盘,除满足低发热、可靠性等商用领域核心要求外,其性能还达到业界主流水平,最高速度可达 7000MB/s,成功攻克 OEM 固态硬盘市场的“不可能三角”难题。
2025 年 3 月,长江存储发布 PC411 升级型号 PC450,最大区别是更新为新一代长江存储原厂 X4-9070 闪存,I/O 速率相比上一代提升 50% 达到 3600MT/s,在延续 PC411 优秀的商用表现外,进一步释放性能潜力。
目前充电头网已经拿到 PC450 样品,下面为大家带来快速评测。
开箱
笔者手上的 PC450 容量为 1TB,采用 M.2 M-Key 接口,长度为 2280,最高支持 PCIe Gen4 x 4 传输标准,PN 码为 YMSS2EB08D28MC。
外观方面,参数贴纸的尺寸与粘贴位置相比前代有所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PC450 额定功率为 3.3V 1.5A,在业界中属于低功耗产品,对笔记本等便携设备延长续航有一定帮助,还带来更低的发热量,先剧透一下,PC450 低功耗并未影响其出色的性能发挥。
作为参考,业界常见的固态硬盘多采用3.3V 2A、3.3V 2.5A、3.3V 2.8A 等较高功率。
反面电路板没有任何芯片与电子元件,固态硬盘为单面颗粒设计,对安装空间的兼容性更好。
撕掉表面贴纸可以看到 PC450 属于DRAM-less 无独立缓存方案(HMB 主机缓存)。
PC450 在芯片摆放方面也做出了调整,主控芯片、电源芯片、两颗闪存芯片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放置在板卡左中右位置,有助于分散热量,避免局部过热。另外可以看到,PC450 使用的新闪存封装尺寸变得更小了。
接下来划重点,PC450 闪存采用长江存储原厂新一代 TLC 3D NAND —— X4-9070,丝印为 QAA4B04Q9、YAS 2508、YMN0ATF1B5HCCE。该闪存基于Xtacking 4.0 技术开发,DIE 容量为 1Tb,I/O 速度对比上一代产品大幅提升 50%,从 2400MT/s 提升至 3600MT/s。
传统低速 I/O 闪存一般跑不满接口性能上限,要提升性能往往需要增加至八通道设计,但这又会带来能耗与成本的上升。
PC450 在 X4-9070 高速 I/O 闪存的加持下,仅使用四通道方案设计就能跑满 PCIe Gen4 x4 接口上限,实现总线饱和(Saturate the Bus)。由于通道数量减半,其功耗也得到了显著降低。
这里放上 PC450 官方规格参数,提供 M.2 2242、2280 两种长度可选,512GB、1TB、2TB 三种容量可选,最高读写速度分别为 7000MB/s、6300MB/s,最高随机读写性能分别为 970KIOPS、1050KIOPS,空闲功耗低于 2.5W,工作功耗低于 5W。
上机安装
测试平台硬件介绍。
CPU:i7-14700K
主板:MSi MPG Z790 CARBON MAX WIFI II
内存:G.SKILL DDR5 6800 32GB(16Gx2)
硬盘:ZHITAI TiPro9000 2TB(PCIe5.0)、YMTC PC450 1TB(PCIe4.0)
操作系统:Windows 11 23H2
机箱:Huntkey MVP Destiny
电源:Huntkey MVP P1000
散热器:DEEPCOOL LT360 ARGB
热成像仪:HIKMICRO HM-TPH23-3AQF/W
测试所用的两款固态硬盘分别安装至主板的 M.2_1 与 M.2_2 插槽,两个固态硬盘均处于 CPU 直连状态。
特别说明,带散热片测试时使用主板配备的散热片进行被动散热,无散热片测试则是去掉散热片以裸盘状态进行测试。
基准测试
进入系统后 CrystalDiskInfo 能正确识别出 PC450 S.M.A.R.T 参数,磁盘显示为全新状态,健康状态为 100% 良好,读取量、写入量均为 0GB,通电次数 2 次,传感器软显温度为 38°C。
其它参数方面,NVM Express 标准为 1.4,传输模式最高支持 PCIe4.0 x 4,当前正运行在 PCIe4.0 x 4 速率上,支持 VolatileWriteCache、S.M.A.R.T、TRIM 功能。
CryStalDiskMark 读写跑分测试,PC450 顺序读取速度为 7121.61MB/s,顺序写入速度为6476.35MB/s,均超过 7000MB/s、6300MB/s 的官方标称值。随机性能方面,PC450 4K Q1T1 读、写速度分别为 93.24MB/s、313.12MB/s,4K Q32T16 随机读取速度达到 4196.58MB/s,写入速度达到 4621.22MB/s。PC450 相比 PC411,各项读写性能综合提升幅度约为 5.63%
作为参考,上一代使用较低速度 I/O 闪存的四通道固态硬盘,最高速度一般在 5000MB/s - 6000MB/s 之间。得益于使用 I/O 速度高达 3600MT/s 的 X4-9070 闪存,所以 PC450 仅使用四通道就可以跑满带宽,维持低功耗的同时还拥有出色的性能发挥。
切换至 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看看,该数据能反映其处理读写请求的速度。PC450 的 4K 随机读取高达 1024 KIOPS,4K 随机写入高达 1128 KIOPS,同样超过 970KIOPS、1050KIOPS 的官方标称值。
PC450 相比 PC411 各项 IOPS 性能综合提升幅度约 5.18%,该表现在DRAM-less (无缓存方案)中已处于第一梯队水平,甚至触及部分DRAM-based(有缓存方案)旗舰产品表现。
3DMARK 存储基准测试通过专门的组件测试来测量存储硬件的游戏性能,它支持所有最新的存储技术,并测试实际、真实世界的游戏性能,如加载游戏、保存进度、安装游戏文件和录制游戏视频流等活动。PC450 测试分数为 3748 分,平均带宽 643.28MB/s,平均存储时间为 48μs。
3DMARK 还提供了全球跑分用户的坐标轴分布图,其中左边 2270 分的蓝色虚线是全球平均分数,右边 3748 分的橙色线是 PC450 所处位置。PC450位列全球前 8%,大幅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PCMARK 10 Extended是针对现代办公室所设计的基准测试,测试组合涵盖人们使用电脑最常见的方式,对于存储硬件来说,主要看冷启动、热启动、保存文件、加载文件等细项得分。PC450 在常用基本功能得分为 11447 分,生产力得分为 8620 分。
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项目中,PC450 得分为 3677 分,带宽 580.32MB/s,平均存取时间为 45μs。
数据盘基准测试项目中,PC450 得分为 5032 分,带宽 772.96MB/s,平均存取时间为 32μs。
市面上绝大部分固态硬盘均具备 SLC 缓存机制,这是一种通过模拟 SLC 闪存提升 SSD 写入性能的技术,通过动态或固定方式分配缓存空间提升写入体验。使用白眼APP 进行全盘写入,空盘情况下 PC450 设置了150GB 的 SLC 缓存空间,满足绝大部分用户日常存取场景。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中分别测试 PC450 使用散热片与无散热片的裸盘两种环境,先上场的是带散热片情况。在待机状态下,PC450 散热片表面温度为 46.4℃。
高压力测试笔者使用 IOMeter 这款小而强的专业磁盘测试软件进行各项测试,1MB 8QD 顺序读取一个小时,离散点非常集中,全程处于满速状态。读取速度最小值为 6658MB/s,最大值为 7136MB/s,平均值 6978MB/s。
温度方面,虽然 PC450 提供了三个温度传感器读数,但从曲线来看,有两个传感器读数完全重叠,两处温度最高读数分别为 47℃、39℃,对比测试初始几乎无温升。
Windows 系统任务管理器内看到,PC450 读取速度最高达 7.1GB/s,曲线始终维持在高位而且非常平滑。
再来看看 1MB 8QD 一小时顺序写入情况,PC450 与绝大部分消费级固态硬盘一样都具备 SLC 缓存加速技术,其 SLC 缓存阶段峰值写入速度为 6211MB/s,平均写入速度为 5753MB/s。
SLC 缓存耗尽后进入 TLC 直写状态,直写阶段离散点非常集中,最小值 1715MB/s,最大值 1979MB/s,平均速度为 1823MB/s。
测试进行约 5 分钟后进入Write Back阶段,写入速度约为 635MB/s,之后随着释放工作的进行,速度也开始爬升,在 600MB/s - 1800MB/s 之间波动。释放工作结束后 PC450 进入稳态,稳态期间一直处于 TLC 直写状态,平均速度 1805MB/s,持续到一小时测试流程结束。
温度方面约 15 分钟就进入热均衡状态不再爬升,两个温度传感器最高读数都是 55℃。
Windows 系统任务管理器内看到,PC450 进入 TLC 直写状态后,写入速度为 1.8GB/s 左右,曲线同样十分平滑。
再次通过热成像拍摄散热片,烤机状态下 PC450 散热片表面温度为 51.2℃。
随机性能方面,IOMeter 设置 4K 32QD 顺序读取任务测试一个小时。数据可见离散点非常集中,全程保持一直线,平均速度达到 1790MB/s。两个测温点最高读数分别为 48℃、42℃,几乎没有温升。
无散热片测试
进入无散热片测试环节,1MB 8QD 顺序读取一小时测试,PC450 根据预设的温度阈值进入保护状态,测温读数 1 在 55℃ - 70℃ 之间波动,测温读数 2 在 54℃ - 65℃ 之间波动。
性能方面主要分为三个分布态势,顶端性能全开部分占整个测试过程的 39%,平均速度高达 7103MB/s;中间离散点在 4850MB/s - 5600MB/s 之间波动,平均速度约 5135MB/s,占整个测试过程的 48%;底部离散点占整个测试过程的 13%,虽然散布较广但下限仍然较高,速度在 1947MB/s - 4850MB/s 之间波动,平均速度 3462MB/s。
1MB 8QD 顺序写入一小时测试中,约 90 秒触发温控保护机制。除Write Back阶段温度稍微下降外,其余时间测温读数 1 在 58℃ - 60℃ 之间波动,测温读数 2 在 67℃ - 71℃ 之间波动。
性能方面,SLC 缓存阶段最高速度 6290MB/s,出缓后 TLC 直写状态约 1805MB/s,之后进入温控状态。400 秒后进入 Write Back 阶段,Write Back 阶段写入速度约 637MB/s,之后随着释放工作结束速度开始爬升。
日常文件读写体验
Steam 游戏平台下载的游戏可以移动到其它盘符运行,方便用户对空间灵活分配,游戏客户端的迁移是很常见的大数据移动操作。
笔者选择黑神话悟空作为测试对象,整个游戏文件夹大小为 134GB,文件数量 195 个。PC450 平均读取速度为 5530MB/s,全程耗时 26.1 秒;平均写入速度为 4769MB/s,全程耗时 30.3 秒,也就是说 PC450 仅需半分钟就完成整个黑神话悟空游戏的迁移。
选取单个容量为 100GB 的 iso 文件进行读写测试,PC450 读取速度为5755MB/s,耗时 18.7 秒;写入速度为 5121MB/s,耗时 21 秒。
选取大小为 30GB 的照片文件夹进行读写测试,整个文件夹照片数量为 2625 个。PC450 读取速度为 5388MB/s,耗时 6 秒;写入速度为 3938MB/s,耗时 8.2 秒。
寿命
PC450 512GB、1TB、2TB 三种容量耐用等级分别为 300TBW、600TBW、1200TBW,长时间的多种烤机测试结束后,我们再来看看健康状态有什么变化。
CrystalDiskInfo 显示读取量为 143TB,写入量为 60TB,健康度下降至 99%,符合标称水平。如按照普通用户日常使用习惯计算,其健康寿命长达十年以上。
充电头网总结
长江存储 PC450 是一款DRAM-less(无独立缓存方案)的 OEM 商用消费级固态硬盘,其搭载的新一代 X4-9070 闪存 I/O 速度相比上一代提升 50% 达到 3600MT/s,能更好地跑满接口带宽。在延续 PC411 低功耗、低发热、高可靠性等优秀的商用表现外,PC450 性能再一次全面提升。
实测 PC450 顺序读取速度最高达 7121.61MB/s,随机性能最高达 1128 KIOPS,各项跑分相比 PC411 综合提升超 5%。横向来看,PC450 在 3DMARK 存储基准测试排在全球用户前 8% 区间,各方面表现都远超 OEM 商用消费级产品的行业水准,甚至能触及零售市场旗舰产品水平。
在日常文件读写测试中,PC450大部分项目速度都超过5000MB/s,文件拷贝速度极快。在严苛的一小时的烤机测试中,PC450 各项测试非常亮眼,性能全面释放的同时发热量还特别低。在极限压力场景测试中,其上限与下限都极高,没出现速度归零卡死的状况,面对各种环境都能保持流畅响应。即使在无散热片的裸盘压力测试中,PC450 仍能提供不俗的性能表现,这离不开 PC450 出色的能耗基础。
长江存储 PC450 可以说是“既要又要”的典范,其拥有令人满意的商用表现外,还提供了零售市场旗舰产品的性能,打破行业对 OEM 产品性能羸弱的固有印象,不仅树立了性能与能效方面的新标杆,更展现出长江存储芯片技术在高端领域的硬实力。对于追求稳定、高效且具备旗舰级性能的商用用户来说,PC450 无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新选择。
来源:充电头网评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