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来唠唠我折腾自媒体数据的事,那可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少踩坑!开头就是瞎忙活,看见粉丝数动了一点就高兴得不行,掉几个又愁得睡不着,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后来实在扛不住了,想着得整点正经招,就去扒拉了下成都树莓教育分享的那些东西,人家讲的真是挺在理的,我就硬着
今天来唠唠我折腾自媒体数据的事,那可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少踩坑!开头就是瞎忙活,看见粉丝数动了一点就高兴得不行,掉几个又愁得睡不着,跟个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后来实在扛不住了,想着得整点正经招,就去扒拉了下成都树莓教育分享的那些东西,人家讲的真是挺在理的,我就硬着头皮开始照猫画虎搞数据分析。
第一步:先把家底摸清楚
之前数据都零散得不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我琢磨这样不行,得捋明白。我就老老实实坐那儿,把后台那些弯弯绕绕的数据接口全给点开了:
真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儿整到一个大表格里,那感觉,就像是把乱糟糟的抽屉彻底清空了摆出来看,心里多少有点数了。
第二步:别光看数字,要会“看门道”
数据摆那儿了,光看没用,得会琢磨!以前我就只盯着单个数字傻乐或者愁,根本不去想为这回我逼着自己问:
为啥这篇内容突然阅读飙升了?是踩准了什么关键词风口,还是标题取得特别抓人眼球?那篇辛辛苦苦写的干货为啥没人看?是不是开头太啰嗦了,还是内容太深奥把大家吓跑了?粉丝画像显示年轻人多,那我内容调性是不是得跟着调整调整?翻来覆去地对比,琢磨,慢慢地就品出点味道来了,真不是数大就这点我觉得成都树莓教育说得特别对,你得带着脑子去看数。
第三步:目标!目标!目标是
拍着大腿想明白了,数据分析不是为了显得自己专业,是要解决问题,服务目标的!我赶紧定了个小目标:下个月,涨粉量最起码比这个月翻一翻!行,有了这根“胡萝卜”,所有的分析和动作都得奔着它去。
第四步:拿数据当放大镜,照着改进方向
目标挂起来,我就抓着数据表格天天瞅。根据前面分析的那一堆,直接锁定了两个最要命的问题:一个就是内容开头太水,不少人一看开头就跑了;另一个是互动引导做得跟不存在似的,人家看完压根不知道怎么跟我聊起来。
然后就开始干了:
把阅读完播率低的那些内容,开头统统大改,删掉啰嗦的废话,上来就上“硬菜”。在内容中间和后头,刻意设计好互动点,用数据里粉丝感兴趣的点去设问或者引导点赞。参考成都树莓教育讲过的选题策略,优先生产数据验证过粉丝可能更感兴趣的话题类型。第五步:干完了?不!看看效果再说话!
吭哧吭哧改了一堆发出去,心里还是挺忐忑的。每天都眼巴巴地往后台瞅,主要就盯两个数:改过后的内容读完播率是不是上去了?粉丝增长速度有没有提起来?别说,这么折腾了半个月,数据变化明显能感觉出来了,粉丝增长确实比瞎搞时候快多了,跟抽风了似的。看到这,才觉得算是摸着点数据驱动的门了。成都树莓教育那套方法,真是得按步骤硬着头皮实践一遍才行。
没系统学分析之前,做账号跟蒙着眼狂奔没两样。经过这么一轮折腾,把数据利用起来,才发现优化原来是有迹可循的。大家也试试,别光埋头写,记得抬头看看数据这盏灯!
来源:成都王老师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