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快报》、News 18新闻网9月21日、22日报道,莫迪9月22日访问“伪阿鲁纳恰尔邦 ”(我藏南地区)、特里普 拉邦,宣布总价值逾510亿卢比(Rs 5100 Cr)的投资项目,涵盖能源、基建、宗教文化设施。能源方面,莫迪在伪阿邦“首府”伊塔那噶(It
2025年9月18日 总第1043期
值日编辑:林熙泇 阿斯兰
审核:范家菀 关云逸
执行主编:陈卓
《印度快报》、News 18新闻网9月21日、22日报道,莫迪9月22日访问“伪阿鲁纳恰尔邦 ”(我藏南地区)、特里普 拉邦,宣布总价值逾510亿卢比(Rs 5100 Cr)的投资项目,涵盖能源、基建、宗教文化设施。能源方面,莫迪在伪阿邦“首府”伊塔那噶(Itanagar)为总投资超370亿卢比的希热(Heo)水电项目、达东第一级(Tato-I)水电项目奠基,上述项目旨在充分开发锡约姆河(Siyom)的水电潜力,推动开发可持续能源。 基建方面, 莫迪为位于达旺(Tawang)的“先进会议中心”奠基,作为印文化交流与国际活动的重要场所。莫迪还启动总规模129亿卢比的交通、医疗、消防、妇女福利设施,期待提高域内居民生活质量。 宗教文化设施方面, 莫迪在特邦马塔巴里(Matarbari)为“特里普拉之母苏达里女神”寺庙群(Mata Tripura Sundari Temple Complex)揭幕,该寺庙建设项目属于“朝圣复兴与精神提升计划”(PRASAD),旨在大规模改造和修复道路、冥想厅、客房等基础设施,预计将促进朝圣旅游、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就业与发展。
NEWS
图源:《德干先驱报》
《德干先驱报》9月21日报道, 莫迪发表全国讲话,宣布9月22日起实施新一轮商品与服务税(GST)改革,并呼吁老百姓全面支持“印度制造”产品。 8月15日,莫迪政府公布新一轮GST改革方案,拟简化GST基础税率,并对网游、烟草等“罪恶和不良商品”征收40%的特殊税。莫迪赞扬此轮GST税改“将降低日常必需品、药品、保险的价格,同时配合提高所得税免税额,预计为民众节省约2.5万亿卢比(2.5 lakh crore)”。他强调,GST已实现“一国一税”政策目标,未来可进一步加速印经济增长。 此外,在美对印加征高额关税背景下,莫迪呼吁民众停止购买使用外国产品,并转向本土商品,以实现“自力更生”。 据悉,莫迪要求商家重点销售本土产品,并鼓励中小企业生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支持者在社媒发起抵制苹果、百事可乐等美国品牌的行动,部分印本土企业也加大对国产商品的宣传力度。
NEWS
戈亚尔。 图源:《今日 印度》
彭博社9月21日报道, 印商工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9月22日率团访美,寻求与美达成“互利的贸易协定”。 印在经历美方轮番敲打以后,近期美印贸易谈判释放不少积极信号:特朗普9月17日在莫迪生日当天致电祝贺,推动印方对达成 协议更加乐观。此后,美贸易代表团访印举行会谈,并表示取得积极进展。 然而,特 朗普政府以购买俄能源为由,要求欧洲加码制裁中印,叠加近期美大幅提高H-1B签证申请费用,也加剧印方担忧,客观上加大谈判难度。 (编者注:H-1B签证是美主要技术工签,主要发放给美企外籍员工,印公民为主要受众。9月19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H-1B签证费用由每年1000-5000美元提高至每年10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原计划2025年秋季前达成协议,但因美坚持印开放印乳制品和农业市场,而印坚持拒绝,加之特朗普不断就印俄关系对印施压,双方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NEWS
斯里兰卡能源部长贾亚科迪在办公室内接受采访。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2025年9月16日报道,斯里兰卡能源部长贾亚科迪(Kumara Jayakody)表示,中石化将于2025年内在斯启动建设总投资37亿美元的炼油厂。该项目2023年获批,位于斯南部汉班托塔港附近,预计建设周期三年,设计原油日均加工能力20万桶。据悉,斯政府最初仅批准该项目20%的产量用于本地销售,其余部分须出口。但中石化方面提出,若无法扩大本地市场准入,项目可行性与长期可持续性将面临挑战。目前,中斯正就本土销售比例进行最终协商,斯考虑将该比例上调至40%,中石化发言人对此未予置评。另外,斯还计划2026年投资约30亿美元扩建科伦坡附近国营炼油厂,目标将其日加工能力由3.8万桶提至15万桶,2-3年内完成扩建工程,中国、印度、卡塔尔等国企业均已表达兴趣。知情人士透露,中石化9月初已参与该扩建项目的招标说明会,并计划在9月26日前提交意向书。
NEWS
塔利班安保人员护送自制炸药模型穿过喀布尔,庆祝其重掌政权四周年。图源:法新社
《华盛顿邮报》9月22日报道, 阿富汗塔利班政府与部分国家的外交关系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仍面临内外两方面掣肘。 7月,俄成为首个正式承认塔利班政权的国家,且另有多国出于不同动机对阿接触,这表明越来越多国家逐渐接受“塔利班政权短期内不会倒台”的现实。这一现象背后有多种原因: 一是 欧洲国家因国内反移民情绪飙升,需阿政府配合推进阿裔移民遣返,选择避免公开承认,但维持“非官方合作”的定位。例如,德7月21日允许两名阿政府特使入境。 二是 美、俄等国与塔利班面临共同敌人——“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IS-K),因此反恐合作、人质遣返成重要纽带。3月,美总统人质事务特使伯勒尔(Adam Boehler)访阿,成功促成美公民格莱兹曼(George Glezmann)获释。 三是 中国等周边邻国试图推动阿发挥过境枢纽、贸易伙伴的作用。2025年5月21日,中阿巴三方外长在北京非正式会晤,推动阿巴两国互派大使。 尽管阿外交取得一定进展,但其摆脱国际孤立前景仍不明朗,主要障碍有二:一方面是内部矛盾与外交能力短板。 阿政府内部矛盾尖锐,各国倾向接触内政部长、国防部长团队等“务实派”,避免与坎大哈强硬派直接谈判。另外,阿外交官专业度不足,多“照本宣科”,沟通难度大。 另一方面是外部制约, 阿强硬派针对女性推行严厉人权限制,导致难以与西方公开深度合作。多数国家驻喀布尔使馆仍处于关闭状态,塔利班高层仍受联合国制裁。例如,外长穆塔基(Mawlawi Amir Khan Muttaqi)因联合国制裁委员会拒绝签发旅行豁免,未能前往印、巴访问。
NEWS
图源:《商业内幕》
《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9月22日报道, 比亚迪、特斯拉的全球电动汽车竞争正向印度蔓延,但两家企业在印均面临严峻挑战。 印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但电动汽车产业尚处萌芽阶段,年销量仅10万辆。麦肯锡预测,印电车年销量至2030年有望爆发至300万辆,市场吸引力巨大。 当前,比亚迪、特斯拉正积极布局印市场,但均面临70%的高额进口关税。然而,两家企业各自面临不同挑战:比亚迪方面, 中印关系波动直接阻碍其在印建厂计划。近期,比亚迪印度仍有多位高层领导未获赴印签证。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凭借价格更亲民的车型,9月在印市场累计销量突破1万辆。 这意味着,一旦阻碍中印外交壁垒瓦解、关税障碍降低,比亚迪有潜力“横扫印度”。特斯拉方面, 虽在2025年7月正式在印交付车辆,但仅在德里、孟买两个展厅销售Model Y,该车型受关税影响,售价高至约600万卢比(约7万美元),定价过高导致市场反应平淡。 当前,印业界普遍批评特斯拉对印投入不足、缺乏诚意,加之印超级充电网络覆盖不足、本地建厂计划一再搁浅、塔塔等印本土品牌竞争压力等因素,特斯拉“开局遇冷”。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已错过最佳“入印”时机,但若在未来“全力以赴”加速在印建厂与大规模零售,其在印表现仍有望大幅改善。
NEWS
图源:Researchgate
《外交学人》2024年12月4日发表题为《孟加拉国网络激进化的危机》的评论认为,孟自步入“后哈西娜时代”以来,极端主义在政治真空、社会动荡中扩散,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文件分享和加密货币等工具广泛传播,推动“网络激进化”。孟政府亟需通过技术手段、金融监管、数字素养、反叙事建构,并结合国际合作以全面应对这一挑战。本文作者沙菲·穆罕默德·莫斯托法(Shafi MD Mostofa)系达卡大学世界宗教与文化系副教授、匈牙利中欧大学民主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
哈西娜政权曾采取“极端主义零容忍”政策,自我定位为“抵抗激进主义的唯一合法力量”。然而,该策略未能根除、遏制极端主义威胁,反而催生了一代更为保守的青年群体。2024年8月5日,学生抗议推翻哈西娜长达十五年的统治。此后,政权更替与社会动荡为极端组织提供扩张窗口——学童在街头呼吁建立“哈里发国”,被禁组织“伊斯兰解放党”(Hizb ut-Tahrir)、“伊斯兰国印度地区分支”(Waliyat Al Hind)等公开呼吁在孟推行伊斯兰统治。
孟极端主义持续发酵,“网络激进化”是主要驱动力。一项研究显示,在250名被拘留的激进分子中,有82%通过各种社交网站走上激进化道路,其中城市受教育青年所受影响最为显著。极端组织常用的传播平台涵盖社交媒体与视频平台(Facebook、Twitter/X、YouTube)、即时通讯(Telegram、WhatsApp、Throma,加密通信便于协调)、文件/存储与分享服务、论坛网站(如“孟加拉国伊斯兰抗争”“圣战日报”“哈里发即将到来”等群组)、游戏平台(借多人游戏聊天功能接触潜在招募对象)等。
同时,极端组织熟练掌握规避审查的技术手段、内容包装、资金渠道。技术方面,极端组织使用VPN、Tor浏览器规避监控,部分拥有专属IP,甚至传授“注册虚假账号”等反侦查技巧。内容方面,极端组织利用孟加拉方言内容规避平台检测,甚至反渗透到事实核查类网站。资金方面,极端组织利用支持匿名捐赠的在线筹款平台、比特币等加密货币、Telegram应用程序开设捐款频道,向世界各地同情者募集资金。
当前,孟政府应加大力度打击“网络激进化”:一是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与社媒公司合作尽力清除极端主义内容。二是强化执法能力建设,为执法机构配备追踪极端网络的工具,同步提升公众数字素养以抵御极端内容。三是严管加密货币,阻断匿名资金链。四是构建“和平包容”的反极端叙事,推动宗教领袖、“网红”参与打击激进意识形态。五是加强情报共享、网络防御国际合作,形成跨国应对合力。
本期编辑:姜心宇
本期审核:江怡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