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全国总工会在通知中表示,希望大国工匠保持本色,再接再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新创造、建功立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狄德罗
#航天两大集团11人获评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认定结果,在全国认定200名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航天两大集团共有11人上榜。
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
刘芳
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班组长
刘泽轩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
李晓宝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车工
张宏伟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乐凯医疗研发部首席技师
艾敏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四事业部419加工中心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
邹 峰
中国航天科工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机加车间数控车工,特级技师
姜 涛
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焊接班班长,特级技师
张 勇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产品制造三部数控车工,高级工程师、首席技师
杨峰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杨峰班组”组长
张勇
五院510所压力容器事业部机加车间班组长
唐仁杰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特级技师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通知中表示,希望大国工匠保持本色,再接再厉,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职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新创造、建功立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中兴通讯公布国际专利申请:“卫星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射频电路及终端”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中兴通讯公布了一项国际专利申请,专利名为“卫星定位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射频电路及终端”,专利申请号为PCT/CN2025/082559,国际公布日为2025年9月18日。
今年以来中兴通讯已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852个,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1.53%。结合公司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26.65亿元,同比减0.48%。
#美空军部长示警:中国军事太空技术飞跃,美国已临“斯普特尼克时刻”
2025年9月18日,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空军协会空天网年会上表示,中国近年在高超声速、反卫星、空天侦察和快速发射等领域的“跨越式进步”已让美国面临新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他援引最新情报称,中国2025年初步建成“即时杀伤链”——由300余颗军用遥感、电子战与数据中继卫星组成,可在发现美军航母后15分钟内完成定位并引导东风-27高超声速导弹打击;同时中国已测试可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与在轨燃料补加机器人,具备快速补充受损星座的能力。肯德尔警告,如果美国未来五年不能加速部署分散式低轨星座、弹性地面站和AI指挥系统,“我们将失去在西太平洋的制空制天权”。为此,空军部将向国会申请2026财年额外180亿美元“太空弹性与加速”追加预算,用于批量采购小型卫星、强化发射储备和发展激光通信终端;同时要求把机密卫星项目从现有8年周期压缩到36个月。肯德尔强调,1957年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后美国用十年重夺技术领先,如今“时间窗口只剩一半”,呼吁工业界放弃传统低风险利润模式,与军方共担技术失败成本,否则“下一次珍珠港可能从太空开始”。
#欧版“星链”再升级:IRIS² 政府星座扩容至 290 颗
欧盟与欧空局 2025 年 9 月 20 日正式宣布,将原规划 170 颗卫星的 IRIS²(Infrastructure for Resilience, Interconnectivity and Security by Satellite)星座一次性扩容至 290 颗,并首次纳入 6 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安全节点星,以应对俄乌冲突后激增的政府加密通信、国防无人机蜂群回传及民用宽带需求。新方案保留原有 3 层架构——低轨 600 km 激光星间链路层、中轨 8000 km 中继层和极地备份层——但 LEO 卫星数由 120 颗增至 216 颗,MEO 层由 50 颗微增至 68 颗;新增 GEO 层采用全欧自研量子密钥分发(QKD)载荷,单星容量 80 Gbps,可对全境提供“红线”级抗干扰指挥链路。欧盟委员会同步追加 26 亿欧元预算,使项目总投资升至 106 亿欧元,并首次允许成员国国防部门直接认购容量,预计 2028 年 Q3 开始分批发射,2030 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ESA 局长阿施巴赫称,扩容后 IRIS² 可为欧洲 2.3 亿移动用户提供 100 Mbps 应急宽带,同时兼容现有伽利略、“哥白尼”系统,实现“军民商”三网融合。行业分析指出,此举标志欧洲正式放弃依赖商业星座,转向自主可控的“政府主导+工业竞标”模式,对星链全球扩张构成政策壁垒,也将为欧洲本土制造商带来 900 颗以上卫星的长期订单。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完成21颗“运输层”Tranche 1通信卫星的制造与交付,这批卫星将用于美国太空军“国家安全太空发射”任务,计划2025年初由SpaceX猎鹰9号一次性发射入轨。该批卫星采用LM400小型平台,配备激光星间链路、Ka波段宽带载荷及加密通信模块,可在全球范围提供低延迟、抗干扰的战术数据中继,直接支持陆军、海军和空军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ADC2)。此次交付使洛马在“运输层”Tranche 1合同中的已交付数量达到35颗,剩余10颗预计年内完成。太空发展局(SDA)强调,该批次卫星入轨后,将与此前发射的Tranche 0卫星组网,形成初始作战星座,为美军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战场态势感知与目标指示能力。洛马表示,通过数字化生产线与批量采购,单星成本已降至约1400万美元,比早期方案下降30%,为后续Tranche 2的126颗卫星大规模生产奠定基础。若进度顺利,美军将在2026年前拥有超过150颗“运输层”卫星,实现全球任意两点间小于100毫秒的低延迟通信,显著缩短“传感器到射手”杀伤链反应时间。
#猎鹰9号再送NRO卫星上天,美侦察局在轨航天器突破200大关
2025年9月20日,SpaceX猎鹰9号在范登堡太空军基地成功执行NROL-56任务,将又一批高度机密的美国侦察局(NRO)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至此,NRO公开承认的在轨卫星数量首次突破200颗,比2020年增加约60%,标志着其“ proliferated architecture”扩散式星座战略进入高密度部署阶段。本次任务沿用猎鹰9号一级回收,助推器第19次复用创下军方发射回收纪录。NRO未披露卫星型号与数量,仅称新批次将增强全球时敏目标指示、电子信号情报及战场红外预警能力,并与已部署的“未来地面架构”地面站实时互联。太空系统司令部透露,2025财年NRO计划再采购8枚猎鹰9号与2枚火神火箭,全年发射数量有望达18次,创历史新高。行业分析指出,NRO正由少量大型高价值卫星转向百余颗小型、可补充的低轨平台,以应对反卫星威胁;同时通过与商业遥感、通信星座数据融合,实现“10分钟以内”的战区情报更新闭环。随着NROL-56成功,美军太空情报体系在数量、重访率与抗毁性上进一步拉开与对手差距。
#
美国小型卫星推进初创公司 Phase Four 因资金链断裂,将其核心电推进知识产权、生产设备及 18 名工程团队整体出售给深空服务运营商 Quantum Space。交易金额未披露,Quantum Space 计划把 Phase Four 的射频无电极 RF 推力器与自身在轨服务架构整合,2026 年前推出新一代轨道转移飞行器“Ranger”,为商业和政府卫星提供低轨-地球同步轨道之间的拖船、延寿和离轨服务。Phase Four 原有订单与客户合同将由 Quantum Space 继承,公司位于加州埃尔塞贡多的 1.2 万平方英尺工厂继续运转。业内认为,此次收购使 Quantum Space 立即获得成熟电推产品,缩短自研周期 3–4 年,同时让 Phase Four 技术免于因破产而流失,是美国小型航天供应链整合的最新案例。
#NASA 公布第 23 组“蜻蜓”宇航员
NASA 2025 年 9 月 22 日在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宣布,从 12000 余份申请中遴选出第 23 组宇航员候选人 12 人,昵称“蜻蜓班”(Dragonflies)。新班级包括 6 名女性、6 名男性,平均年龄 34 岁,背景涵盖 F-35 试飞员、粒子物理学家、深海潜航员、急诊医师及商业航天推进工程师;其中 3 人出生在美国本土以外,4 人拥有博士学位。候选人将于 2026 年 1 月开始为期 2 年的基础训练,完成后将具备 Artemis 任务资格,目标 2028 年前搭乘“猎户座”飞船或商业月球着陆器执行绕月飞行,并有机会在 2030 年代登陆月球南极及参与火星载人任务前期测试。NASA 局长比尔·纳尔逊表示,该届人选特别强调“工程实操与极端环境决策能力”,以支撑深空探索、商业空间站及国际伙伴联合任务的多重需求。新人入职后,NASA 现役宇航员总数将升至 52 人,为航天飞机时代以来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名单中两名候选人曾参与 SpaceX 载人龙飞船任务地面支持,显示 NASA 与商业航天人才流动日益紧密。
#
9月22日,乘联分会公布了动力电池行业最新份额。数据显示,宁德时代虽仍稳坐全球龙头宝座,但市场份额已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2020年和2021年起份额一度超过50%,而2025年第三季度份额来到了41.7%。
从近三年的份额变化来看,宁德时代也是榜单中跌幅最大的,达到了-3.9%。另外,比亚迪弗迪电池最新份额也有所下滑,2025年第三季度份额为21.4%,近三年份额-0.9%。
除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外,TOP10中其他电池厂商(包括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的近三年份额都是增加的。宁德时代的龙头地位短期难以撼动,但其份额变化折射出动力电池的行业格局正从「一家独大」向多层次竞争加速演进。
#xAI发布Grok4Fast计算量降低40%,单任务成本竟然降至98%
9月22日,xAI公司正式推出其轻量级旗舰模型Grok4Fast。Grok4Fast的核心亮点在于其计算量减少了40%,单任务运行成本的降低幅度更是达到98%。
Grok4Fast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例如在GPQADiamond中得分高达85.7%,在AIME2025中得分为92.0%,这些成绩与Grok4甚至GPT-5等顶尖模型不相上下。xAI强调,该模型通过减少「思考标记」实现了这一成就,平均使用比Grok4少40%的标记就能获得相似的结果。在处理需要复杂推理的问题时,这种效率优势尤为突出。
Grok4Fast提供了两个版本,一个针对推理密集型任务优化,另一个则专注于快速解答。两个版本都支持200万个令牌的上下文窗口。该模型可通过grok.com、iOS和Android应用程序以及xAIAPI获取。其定价为每百万个令牌0.05美元至1.00美元,具体取决于令牌类型。
#进一步补充Meta现有的云基础设施投资
9月22日,据外媒报道,甲骨文(Oracle)目前正在与Meta平台进行高级别的谈判,商讨一项价值约200亿美元的多年度云计算协议。这项协议将使甲骨文能够为Meta提供大量的计算能力,以支持其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部署,从而进一步补充Meta现有的云基础设施投资。
近期,甲骨文的云基础设施(OCI)业务实现了55%的收入增长,且刚刚与OpenAI签署了一份价值3000亿美元的多年度合同,这也显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消息推动甲骨文的股票在单日内上涨了4%,并促使其2025年的股价上涨超过80%。此外,甲骨文的剩余业绩承诺(一个未来收入的关键指标)在最新一季度同比大幅增长359%,达到4550亿美元。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主笔记者:李刚、魏兴、张雪松、霍剑、乐瑜、稻子、赵栋策划部:杨艳、若㼆、李真子视觉总监:董泞专业摄影:冯小京、宋伟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行政部:姜河、林紫业务部:王锦熙、瑾怡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等事宜,商务合作;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杂志订阅,· 会议活动部负责人:乔颢益、许克新、董今福·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来源:卫星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