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米宽的坯布日需700公里,两个月生产的蜡布可绕地球一周,占据非洲市场半壁江山;同一家企业的纺织技术,还能编织出拯救生命的人工血管。山东纺织业正以开放创新姿态,从传统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一米宽的坯布日需700公里,两个月生产的蜡布可绕地球一周,占据非洲市场半壁江山;同一家企业的纺织技术,还能编织出拯救生命的人工血管。山东纺织业正以开放创新姿态,从传统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校企共创”,科技公关助力纺织“龙头”精彩转型。从满足日常穿戴需求到“上天入海”的绳缆和搭建生命通道的桥梁,山东纺织业实现了惊人跨越。山东不仅拥有纺织服装产业链全部细分行业门类,而且占据我国纺织业营收规模的70%,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正通过开放创新,在全球价值链中攀升高端。“高校科研+产业链”模式让企业从“怕研发”到“敢研发”,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特别是对于人工血管来说,更是技术复杂。依托山东生态纺织省部共建的“大平台”,把企业亟需转型的产品研发变成了高校团队的“案头课题”,青岛大学房宽峻团队“揭榜挂帅”这一国家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项目的底气,就是山东纺织产业链的技术配套能力,而愉悦集团只需提供科研经费和搭建试验平台。双方产学研协作,共同向人造血管国产化难题发起挑战。
企业扎根,全链优势与暖心服务扎下发展“根”。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山东纺织企业之所以能持续创新并扎根成长,离不开全产业链优势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支持。愉悦集团从传统家纺领域向医疗纺织领域拓展的过程,体现了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力量。集团与青岛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攻克了人工血管编织孔径不大于6微米的技术难题。在愉悦集团的数字化车间里,每天有700公里长的坯布完成印染,这些布料足以铺满两个大明湖的面积。企业的蜡布产品畅销非洲,市场占有率超过50%,而同样基于纺织技术开发的人工血管,已成功植入200多名国内心脑血管患者体内。
生态成势,亮眼数据背后的“市场+龙头”双轮驱动。山东纺织业持续向好的背后,是“市场驱动+龙头引领”双轮驱动生态系统的日益成熟。市场层面,山东纺织企业准确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实现从批量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变。山东纺织业正在形成“大数据+精准定制”新模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龙头引领方面,愉悦集团、华宝纺织等领军企业通过技术溢出和标准输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愉悦集团构建的大健康产业体系,2024年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41%,展现出强劲带动效应。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培育了产业创新生态。山东省将现代轻工纺织产业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计划到2025年形成基本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织机声中的转型变奏曲,聆听着山东纺织业从“汗水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愉悦集团等企业通过跨界融合、技术突破和市场开拓,从满足非洲消费者需求的蜡布,到挽救生命的人工血管,一根根白色纱线编织的,不仅是产品,更是山东纺织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文/李瑞强)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