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村民张大爷最近发现,看病这件“麻烦事”变得简单了——每两周,镇卫生院的李医生总会准时背着药箱上门,给他量血压、调药方。“以前去趟卫生院要走个把小时山路,现在医生追着给我看病!”张大爷的话,道出了这个小镇医疗服务的暖心变化。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村民张大爷最近发现,看病这件“麻烦事”变得简单了——每两周,镇卫生院的李医生总会准时背着药箱上门,给他量血压、调药方。“以前去趟卫生院要走个把小时山路,现在医生追着给我看病!”张大爷的话,道出了这个小镇医疗服务的暖心变化。
这个小镇的变化,源自米箩镇卫生院推行的“六队联动”模式,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进了家家户户,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医疗服务。
变化始于今年3月。米箩镇卫生院组建起六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用一套“组合拳”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他们以“数据清、签约实、服务准”为目标,针对全镇脱贫人口、计生户、边缘户等 12 类重点人群开展精准签约。到 4 月 10 日,在全镇 22187 份居民健康档案中,已累计完成签约 3349 户、12218 人,覆盖率达 53.76%,提前达成 “应签尽签、应管尽管”,服务人数达 6842 人,相当于每两个重点人群就有一个有了“健康管家”。
这 “六队”各有各的职责共同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医疗服务队里,都是卫生院的医生、护士。他们定期到村里给大家看病,不管是头疼脑热,还是慢性病复查,都能帮忙。63岁的李大妈患有糖尿病,过去总觉得去医院麻烦,血糖控制得不太好。现在医疗服务队每两周就会上门一次,不仅帮她测血糖、调整用药,还教她如何控制饮食。“现在在家就能看病,医生还特别耐心,比以前方便太多了。”李大妈笑着说。
健康教育队负责给村民普及健康知识,教大家怎么预防疾病,像怎么合理饮食、怎样科学锻炼等这些生活健康小窍门。村民王大哥以前总爱喝酒吃辣,身体一直不太好。参加了几次健康教育队组织的讲座后,他开始注意饮食健康,还跟着学了一些简单的锻炼方法。“现在知道了怎么爱护身体,生病也少了,这个签约服务真是太有用了。”王大哥感慨地说。
预防保健队专门盯着疫苗接种、儿童和孕产妇保健这些事儿,给孩子们按时打疫苗,给准妈妈们做孕期检查,让大家从源头预防疾病。年轻妈妈刘女士的孩子刚出生不久,预防保健队的工作人员不仅按时上门给孩子接种疫苗,还定期给她讲解产后护理和育儿知识。“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对照顾孩子更有信心了,真的很感谢他们。”刘女士说。
康复指导队则是为那些有康复需求的村民服务,指导他们做康复训练,帮助身体慢慢恢复。50 岁的张大叔因意外受伤导致走路不太方便。康复指导队的医生每周都会来家里给他做康复训练指导,现在他已经能自己慢慢走路了。“要不是他们每天耐心指导我锻炼,我可能还躺在床上呢。”张大叔激动地说。
公共卫生管理队负责管理公共卫生事务,监督村里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保障大家生活在健康的环境里。信息管理队就像个“大管家”,整理、更新村民的健康档案,让医生能随时了解大家的健康状况。
期间,为了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到每一个人,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可没少下功夫。他们分组走进各个村子,挨家挨户宣传家庭医生签约的好处。一开始,很多村民不理解,觉得没啥用。工作人员就耐心解释,告诉大家签约后能享受到哪些服务,慢慢地,村民们开始接受了。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村民,工作人员还上门签约,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米箩镇倮么村居委会的陈大爷就是受益者之一。陈大爷患有高血压,以前每次去卫生院复查都不太方便。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医疗服务队的医生定期上门给他量血压、调整用药。“现在方便多了,医生直接到家里来,我这心里踏实多了。”陈大爷笑着说。
通过 “六队联动”米箩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签约率大幅提高。截至目前,全镇签约率已经达到了 85%,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村民们的健康意识也提高了,主动来卫生院咨询健康问题、做体检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近两个月来,卫生院的门诊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
“我们要让健康服务从治病向防病转变。”卫生院院长杨德勇指着巡诊地图说,下一步计划给每支队伍配备智能健康检测包,“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真正守住乡村振兴的健康防线。”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文章主要用于传播正能量,宣传健康资讯和发布六盘水卫生健康系统动态,除注明转载外,均系本单位供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和引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站将根据需要全部转载或部分摘录、引用未作版权声明的文章,以传播优秀资讯。转载文章若有侵权,请相关所有权人及时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