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总让人觉得这事儿走得特别稳当又带点惊喜。辽宁舰那时候刚服役,很多人还觉得新鲜劲儿十足,现在呢,山东舰和福建舰都陆续上阵了,眼瞅着第四艘也快现身了。
说起中国海军的航母发展,总让人觉得这事儿走得特别稳当又带点惊喜。辽宁舰那时候刚服役,很多人还觉得新鲜劲儿十足,现在呢,山东舰和福建舰都陆续上阵了,眼瞅着第四艘也快现身了。
美国媒体分析,中国下一艘航母很可能用上核动力,预计2030年左右就能服役。这不是瞎猜,而是基于卫星照片、政府文件和海军动向的靠谱推测。
中国海军从零起步到现在,短短十几年就攒下三艘航母,这速度搁谁身上都得服气。美媒的分析也挺接地气,不是高大上的理论堆砌,而是直戳要害的四点原因。
航母路上的稳扎稳打,从滑跃到弹射的升级
中国海军搞航母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步步来,不急不躁。先是辽宁舰,2012年服役,那是个改装货,排水量6万吨出头,用滑跃式甲板,舰载机起飞得靠自身冲劲儿。
2019年山东舰跟上,基本是辽宁的升级版,还是常规动力,吨位差不多,但建造经验多了,细节上更靠谱了。到福建舰,2022年下水,这家伙就不一样了,8万吨级,电磁弹射系统,直通甲板,能让歼-15重载起飞,还能带固定翼预警机。
美媒像CSIS的报告里提过,中国这三艘航母的迭代速度快得惊人,从STOBAR到CATOBAR,技术门槛一步跨过去。
现在轮到第四艘,Type 004,大家都盯着大连船厂。卫星图像显示,2024年就开始动工了,模块堆在那儿,飞行甲板的部分已经能看出来电磁弹射的痕迹。排水量估计11万到12万吨,比美国的福特级还大一圈。
为什么说核动力?因为常规动力到这儿已经顶不住了。中国海军的野心不小,想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护航,常规燃料补给太麻烦,尤其海外基地少。核动力一上,续航力就不是问题,堆芯能跑好几年不用加油,这对护航中东石油线、维护南海权益来说,简直是刚需。
美媒的分析也说,这艘船不光大,还会配上新一代舰载机,像歼-35隐身机和KJ-600预警机,作战半径拉长,打击群的火力直接翻倍。
其实中国海军这几年动作频频,055驱逐舰批量下水,高超音速导弹整合进去,新核潜艇也悄没声儿地服役。
Type 004要是核动力,就能和这些家伙搭伙,组成真正的航母战斗群。这不是一夜之间的事儿,早几年就传出核反应堆的原型测试,在乐山和吴伟的设施里搞得热火朝天。
政府文件显示,2020年左右就砸了220亿人民币研发熔盐堆,目标直指舰用大功率。美媒直言,到2030年代中,中国可能有六艘航母,其中两三艘是核的,这格局就变天了。
美媒直击痛点,四条理由说核动力势在必行
美媒分析中国下一艘航母用核动力的理由,说得挺实在,不绕弯子。
第一条,海军的长期目标摆在那儿。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琢磨航母了,刘华清那辈人定下的调子,到现在一步步兑现。辽宁和山东是练手,福建是验证电磁弹射,Type 004自然得迈大步。19FortyFive的报道说,这不光是技术积累,更是战略需求。
中国海军想进核动力俱乐部,和美法平起平坐。想想看,有核航母在手,全球投送能力就上去了,从台海到印度洋,随便巡航,不用老想着补给线被掐。
第二条,核技术这块儿,中国已经摸到门道了。船舶集团和核工业集团联手,2027年左右就能出舰用反应堆。VOA的报道基于卫星和文件,说四川的原型堆已经在测试,功率够大,够稳。
别忘了,中国核潜艇早造出来了,093B型攻击核潜艇服役好几年了,那经验直接转到航母上。美媒强调,中国没走捷径,没直接抄潜艇堆,而是专门搞舰用设计,避免法国戴高乐号那种尴尬。
话说,这技术飞跃不是吹的,民用核电世界领先,军用也快跟上了。Type 004要是用上,发电量直接爆表,够电磁轨道、激光武器和相控阵雷达全开。
第三条,核动力的优势太明显了,常规的短板中国尝够了。常规航母跑远了就得靠补给舰和基地,中国现在海外点子少,吉布提那一个还得精打细算。核动力呢?不愁油,长时间在大洋上晃荡,执行战备巡航轻松。
Asia Times的卫星分析说,Type 004的模块设计就考虑了这个,甲板宽83米,能塞100架飞机。美媒算过账,核航母的出动率高,维护成本低,长远看划算。
中国海军需求就是远海,护航商船、震慑对手,核动力正合适。常规的福建舰海试中,补给测试就露馅儿了,核的能省多少事儿。
第四条,电力需求这关过不去,不核不行。未来航母的电磁弹射得更高压,弹更重的机;雷达和武器系统吃电如饭,新一代高能激光一发就得几兆瓦。常规发电机顶不住,烟囱还漏热,影响隐身。NBC的报道直说,Type 004的核堆能稳供,集成电力系统全覆盖。
美媒像Army Recognition分析,福特级核动力发电10万千瓦,Type 004估计更高,够无人机群和第六代机玩转。这不是奢侈,是必须。2035年中国海军现代化目标,电力是瓶颈,核动力解锁一切。
技术坎儿不小,但中国海军的节奏稳得住
当然,美媒也承认,核航母不是说建就建的,挑战一大堆。中国军用核堆和美国还有差距,原型测试得反复,安全性和可靠性得过硬。中国可能不会急吼吼上004,得等堆成熟。
法国那艘戴高乐号改潜艇堆用着用着就出毛病,中国学聪明了,专门研发。乐山设施的卫星图显示,2024年底就动工了,但调试周期长,估计2026年才能见分晓。
建造周期也得拉长,Type 004从模块组装到下水,得三四年,海试再加两年,2030年服役是乐观估计。SCMP早几年报道说,第四艘可能还是常规,但现在看,卫星证据摆着,核的概率大。
中国船厂效率高,大连和江南并行,004在干,005可能跟上。美媒预测,到2030年,中国四艘航母轮换,一艘修,其余三艘巡,台海和南海稳如老狗。
还有配套的事儿,舰载机得升级。歼-35隐身机试飞了,预警机KJ-600也快,Type 004甲板能带80-100架,打击群配055和核潜,远程火力覆盖太平洋。
CSIS报告说,中国海军吨位已超美国,航母是关键一环。技术上,电磁弹射的原型在武汉航母楼测试,故障率低,集成好。核堆的熔盐技术,耐高温,体积小,适合大舰。这路子走对了,坎儿虽有,但中国工业底子厚,跨过去不难。
Eurasia Review预测,六艘航母中,两艘核的,投送力直追美军。话说,这不是威胁,是平衡。中国海军从防御到进攻,核航母是转折点。
来源:文史旺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