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03年大批俄罗斯人迁移中国东北,后来他们怎样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20 14:53 1

摘要: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引发了大批俄罗斯人向中国东北大规模迁移。这一现象的出现,对中国东北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引发了大批俄罗斯人向中国东北大规模迁移。这一现象的出现,对中国东北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俄罗斯移民中,有一大部分是修建中东铁路的工人,还有军队和家属、商人以及流亡者。他们在东北的总人数达到了14万多。上层俄侨住着公寓,而贫苦者只能住在偏远的贫民区,日子过得很苦。

实际上,沙俄通过中东铁路控制和垄断了东北的运输、矿产和林业等资源。中东铁路是他们殖民扩张的重要载体。

大批俄罗斯人迁移到中国的东北乡村,其中有一部分人到了哈尔滨,还有一部分散落在东北各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城市的规划和风貌,塑造了东北的多元文化。

下面是一组拍摄于30年代东北的老照片,记录了在中国东北的俄罗斯人 生产和生活的瞬间,很真实。(注:原片黑白照,进行了适度上色。)

几个俄罗斯猎人打到一只野生东北虎,看上去还未成年。抬回村里时,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据统计,上世纪30年代,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仅剩500只。

据1903年调查统计,当时哈尔滨人有7万多,其中俄罗斯人占了1.5万。到了1922年,俄国移民的数量已达15万之多。从此,哈尔滨就有了“东方莫斯科”之称。

三个俄罗斯孩子站在院门口,他们穿着民族传统服装。他们的父辈很早就来到了中国东北,在东北这片土地上开垦耕作、繁衍后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几个孩子,就是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降生的。

秋收季节,一些俄罗斯人正在打麦场上打麦。仔细看,他们使用的脱粒机造型很奇特,不远处的柴草垛像小山。

一名俄罗斯农民,正在院子里修复损坏了的爬犁。拉爬犁是一种很常见的交通运输工具。俄罗斯人来到中国东北,也学会了制作和使用爬犁。

俄罗斯人迁移东北,也为东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资源。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俄罗斯女性与东北男性结婚的现象增多。

在俄罗斯住所附近的大树下,一名年轻女子正在大铁盆里洗衣服。旁边有一个土灶,上面的锅里正煮着开水。她的两个孩子站在边上看母亲干活。

在俄罗斯人的传统节日里,一些村民们身穿节日盛装,在空地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些俄罗斯移民,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俄罗斯文化的渗入,使得东北地区的文化更加多元化。

一群俄罗斯女子,身穿节日盛装参加舞会。她们身材高挑,长相漂亮。虽然居住在中国东北,仍顽强保留了俄罗斯传统文化。

都说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原来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父母把两岁的孩子放在两只小老虎中间,锻炼他的胆量。这一点,一般父母还真做不到。

中国东北,有富饶肥沃的黑土地,俄罗斯人在这里开垦大片农田。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骑在马上,马匹后面拖着一个木框,木框下有铁钉,好像是在耙地。

一支考察队来到俄罗斯人居住地,与当地一个俄罗斯家庭合影,三个俄罗斯小孩站在人群正中间。因为这里属于偏远地区,考察队还请了护卫,保障大家的安全。

俄罗斯人正在犁地,他使用的犁子很特别,还带着轮子。由两匹马在前面拉。马背上还坐着一人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和路线。被翻起来的土壤真的是黑色的。

秋季,在村子外面的墓地里,一名女子悲伤地坐在墓碑前。在一望无际的荒草丛中,有很多墓碑。

一名俄罗斯女子,正手拿铁锹在院墙边翻地。不远处的,是她家的牛圈,一头牛正在里面吃草。小黄狗卧在牛圈前面。

在一户人家的厨房里,这名俄罗斯女子正在转动机器上的手柄,这是一台手摇奶油分离机。从屋内的陈设看,应该是属于较富裕家庭。

一名俄罗斯女子,正在牛圈里挤牛奶,旁边站着一只小牛犊。他们的牛圈都是露天的,用几根棍子围成的。

这名俄罗斯人是个猎人,他身穿兽皮奉缝制的外套,头戴皮帽。腰挎皮带,手里拎着家伙。这身打扮一看就是职业猎人。

一个俄罗斯女子,送给居住在附近的日本女子一只小鸡。日本女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当时的东北,不仅有俄罗斯,也有日本人。

在上层俄侨的别墅里,一名女子正在照顾孩子。房间窗明几净,家具也很讲究。女子怀抱婴儿,脚蹬在摇篮上。

这是一名铁匠,正在他的铺子里打制一块铁片,看上去像是犁铧。他使用的铁砧,竟然是一段铁轨。

在一片玉米地里,玉米收获后,几位俄罗斯农民正在清除田地里的杂草。他们使用一种镰刀,将齐腰深的杂草斩断。

在一片空地上,几个俄罗斯少年正在做游戏。他们将石子抛在地上,看谁抛得最准确。在她们不远处,有一个马场,几个俄罗斯人在练习骑马。

两个俄罗斯女子,带着孩子站在围栏边聊天。在她们身后,应该是个小村落,能看到有几栋民居建筑。 远处还能看到连绵不绝的山脉。

一名俄罗斯农夫,身上挎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的是种子。他正在往耕耘好的地里播撒农作物种子。这种耕种方式比较原始。

在一处栅栏前,几个俄罗斯人正在聊天。两个俄罗斯女子带着孩子。看到摄影师对着他们拍照,几个人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结束语:透过上面这些老照片,我们看到了当年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俄罗斯人生活状况。随着二战的结束,部分俄侨返回苏联,只有少数人选择继续留在中国,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如今,东北的一些城市,满大街的俄式建筑和美食传统,都见证了这段历史!

来源:历史图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