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在诗词的烟雨里,邂逅暮春最后的浪漫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20 07:16 1

摘要: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雨润百谷,萍生鸠鸣”,春耕渐忙,牡丹吐艳,荼蘼花开,正是“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的时节。古人以“谷雨”命名,既因农耕需雨,亦暗含仓颉造字“天雨粟”的传说,赋予节气深厚的人文色彩。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雨润百谷,萍生鸠鸣”,春耕渐忙,牡丹吐艳,荼蘼花开,正是“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的时节。古人以“谷雨”命名,既因农耕需雨,亦暗含仓颉造字“天雨粟”的传说,赋予节气深厚的人文色彩。

谷雨诗词:落笔成画,诗韵千年

1、郑板桥的茶事风雅

《谷雨》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无风无雨的晴和天气,翠竹新茶相伴,文人雅趣跃然纸上。谷雨品新茶,是诗意的栖居,更是对春光的惜别。

2、范成大的江南丰饶

《蝶恋花》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田园词中,谷雨时节的农忙与丰收愿景交织,展现农耕文明的质朴之美。

3、元稹的物候观察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唐代元稹用科学家的眼睛看谷雨:戴胜鸟啼鸣、浮萍生长、布谷催耕。原来古人的朋友圈也有“自然观察日志”!

4、顾太清的春归怅惘

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海棠憔悴东风老”,清代才女顾太清以花喻青春,绿肥红瘦间藏着“岁月不败美人”的豁达。

5、花信风至,牡丹倾城

王贞白《白牡丹》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谷雨三侯,牡丹为首。诗人以白牡丹喻高洁,细雨涤尘后,花开如玉,暗合节气清雅之气。

唐寅《牡丹图》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牡丹被誉为“谷雨花”,诗中调侃俗世脂粉难及花王本色,尽显文人傲骨。

6、茶香氤氲,春意入盏

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谷雨茶芽嫩绿,茶汤如雪,诗人品茗思友,将春意凝于杯盏。

齐己《谢中上人寄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采茶人的辛劳与茶香的清逸,在诗中化为对自然的感恩。

文化传承:从仓颉造字到世界回响

谷雨不仅是农事节点,更承载中华文明密码。传说仓颉造字感动上苍,天降“谷粒雨”,黄帝遂定“谷雨节”。2010年,联合国将中文日定于谷雨,致敬汉字对文明的贡献。如今,全球通过书法展、诗词会等活动,让汉字之美跨越时空,成为文明对话的纽带。

生活之美:顺应天时,诗意栖居

农谚智慧:如“谷雨有雨粮满仓”,道出雨水对丰收的预兆。

民俗雅趣:北方食香椿,南方祭海祈福,文人则赏花品茗,将节气融入生活美学。

谷雨,是春的谢幕,亦是夏的序曲。在诗词的烟雨里,我们读懂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一季春色渐远,但文化的种子,如同谷雨润泽的秧苗,终将在时光中生生不息。

来源:爱文品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