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6位文臣武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3 21:30 1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卷中,许多杰出的文臣武将因其立场、性格或后世文学艺术的渲染而背负了与史实不符的负面评价。以至于在诸多的作品中都把他们当成奸臣来对待。但是回归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们都是有接触成就的。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这六位被黑的历史人物。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卷中,许多杰出的文臣武将因其立场、性格或后世文学艺术的渲染而背负了与史实不符的负面评价。以至于在诸多的作品中都把他们当成奸臣来对待。但是回归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他们都是有接触成就的。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这六位被黑的历史人物。

被黑标签:"奸雄"篡汉者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及文学家。其历史形象经《三国演义》及戏曲艺术加工后,常被简化为“白脸奸臣”符号,侧重其“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权谋特质,而淡化其治国理政的实质贡献。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逐步统合北方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溃袁绍,奠定北方统一基础。其军事行动虽具扩张性,但客观上结束了中原长期混战局面。

曹操影视形象

在经济领域,他推行屯田制,招募流民垦荒置田,兵农结合以战养战,有效恢复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力,缓解饥荒与社会动荡。政治方面主张“唯才是举”,打破汉代以来豪族门阀垄断仕途的传统,从寒门庶族中提拔如郭嘉、荀彧等谋士,强化中央集权。文化上倡导文学复兴,开创建安风骨,其《蒿里行》《短歌行》等诗作反映现实悲悯与统一抱负。

然其多疑性格与政治肃清手段亦引发争议,如杀孔融、诛杨修等事件,成为后世文学强化其权谋形象的素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逝后,其子曹丕篡汉建魏,追尊为武帝。其功过兼具的复杂性,使曹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与重构色彩的人物之一。

2、潘美

被黑标签:害死杨业的"潘仁美"

潘美是大名府人,北宋开国名将。后周时期任客省使,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深受重用,参与平定李重进叛乱,升潭州防御使。开宝七年(974年)任升州道行营都监,与曹彬共同率军征伐南唐,攻破金陵(今南京),俘后主李煜,以功授宣徽北院使。开宝九年(976年)随太宗征北汉,围太原城,迫北汉主刘继元出降。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伐辽国,于满城、雁门关屡破辽军。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三路北伐,潘美任西路主帅,与副将杨业、监军王侁出雁门关,连克云、应、寰、朔四州。后因东路军曹彬部溃败,西路军奉命撤退并护送四州百姓南迁。杨业建议分兵诱敌、设伏接应,但监军王侁讥其怯战,强令直出雁门北川迎击辽军。潘美作为主帅未能制止王侁的冒进决策,亦未坚守陈家谷口接应阵地,致杨业孤军陷入重围,重伤被俘殉国。

潘美

此战失利主因在于监军专权、太宗远程指挥失当及辽军兵力优势,但后世戏曲《杨家将》为强化戏剧冲突,将潘美塑造为陷害忠良的奸臣“潘仁美”,掩盖其早年为北宋统一建立的功绩。潘美晚年仍受太宗信任,官至同平章事,卒赠中书令,谥“武惠”。其历史形象因文学艺术加工而遭受长期扭曲。

被黑标签:隋唐演义中的"反派枭雄"

苏定方是冀州武邑人,唐朝初年军事家。十五岁随父征战,隋末投窦建德义军,后归附唐朝。贞观四年(630年)任前军总管,随李靖奇袭东突厥颉利可汗牙帐,率二百骑突袭成功。永徽六年(655年)随程名振击高句丽,破其大军于贵端水。显庆二年(657年)任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率回纥骑兵远征西突厥,于曳咥河以万兵破沙钵罗可汗十万众,昼夜追击二百里,斩俘数万,生擒沙钵罗献俘长安,平定西域。显庆四年(659年)于乌海追击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歼其精锐。显庆五年(660年)任神丘道大总管,率水陆十万军跨海征百济,连破熊津江口防线,直取都城泗沘,俘义慈王及太子隆,设熊陵、马韩等五都督府。

苏定方

龙朔元年(661年)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威慑高句丽,次年又破疏勒、朱俱波、葱岭三国,擒其首领。乾封二年(667年)卒于征辽前线。其一生灭西突厥、百济、葱岭三国,生擒三位君主,拓唐疆至中亚,官至左骁卫大将军、邢国公。然明清小说《说唐演义》为塑造罗成、罗通等虚构英雄,将其歪曲为陷害罗成的奸佞反派,掩盖其真实战功。

4、庞籍

被黑标签:包公戏中的"庞太师"

庞籍是单州成武人,北宋仁宗时期名臣。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初任黄州司理参军,历仕真宗、仁宗两朝。宝元元年(1038年)任陕西都转运使,与范仲淹共同戍边抵御西夏,荐拔狄青为将,整顿军务。庆历新政期间,庞籍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支持范仲淹“明黜陟、抑侥幸”等改革措施,主张精简官僚、加强武备。皇祐五年(1053年)升任宰相,力主裁减冗费、整顿科举,并推荐司马光为馆阁校勘,对其早年治学影响深远。至和二年(1055年)因弹劾罢相,出知郓州、并州等地,晚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其一生以吏干闻名,执政期间巩固西北边防,推动财政改革,并为司马光等新生代政治家提供庇护与提携。

庞籍

然明清以来,戏曲小说为强化包拯的“青天”形象,虚构庞籍作为反面角色。如《三侠五义》等作品将其塑造为纵容侄子庞昱贪腐、勾结襄阳王谋反的奸臣,甚至编造其与包拯朝堂对峙、被铡刀正法等情节。这些艺术加工完全背离史实,庞籍实际卒于嘉祐八年,谥号“庄敏”,与包拯同朝为官且无冲突记载。其历史贡献被文学叙事掩盖,成为衬托清官形象的牺牲品。

被黑标签:迫害薛仁贵的"皇叔"

李道宗是陇西成纪人,唐高祖李渊堂侄,唐朝宗室名将。武德元年(618年)封任城王,次年率军击溃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收复晋阳。贞观三年(629年)随李靖北伐东突厥,于灵州大破颉利可汗。贞观八年(634年)任鄯善道行军总管,与李靖分兵合击吐谷浑,率军穿越荒漠二千余里,追至星宿川俘获名王,助灭其国。贞观十五年(641年)送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与松赞干布盟于河源。贞观十八年(644年)随太宗征高句丽,率千骑击破辽东防线,又与李勣合攻白岩城,迫其城主孙代音投降。永徽四年(653年)因房遗爱谋反案牵连,流放象州,途中病逝。

李道宗影视形象

其军事生涯屡建奇功,官至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封江夏郡王,图形凌烟阁。然明清小说《薛家将》为塑造薛仁贵英雄形象,虚构李道宗因嫉妒而屡次陷害薛仁贵,甚至设计诬陷其谋反,最终被唐太宗识破而惩处。这些情节纯属艺术虚构,与史实完全相悖。李道宗实际以谦逊知兵著称,与李靖、李勣等将领合作密切,并无迫害同僚的记载。其历史贡献被文学叙事刻意扭曲,成为衬托主角光环的工具性反派。

被黑标签:冒领薛仁贵战功的"小人"

张士贵是虢州卢氏人,隋末唐初名将。早年率众起义于虢州,后归附李渊,授右光禄大夫。武德元年(618年)随李世民平定洛阳王世充,屡立战功。贞观年间,历任右屯卫大将军、右武卫将军等职。贞观十八年(644年)率军击溃西南獠人叛乱,俘获二万余口,稳定巴蜀局势。永徽四年(653年)以左领军大将军身份平定房遗爱谋反案,维护高宗政权。显庆二年(657年)卒,赠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襄”。

张士贵影视形象

其真实功绩包括:玄武门之变中率禁军协助李世民控制宫城;太宗征高句丽时任辽东道行军总管,破卑沙城;高宗时期镇压剑南道蛮族叛乱,开拓黔中地区。然明清戏曲《薛仁贵征东》等作品为制造戏剧冲突,虚构其嫉贤妒能、压制薛仁贵军功,甚至设计陷害忠良的情节。这些创作完全违背史实:张士贵实际多次举荐薛仁贵,且二人年龄相差三十余岁(张士贵卒时薛仁贵尚未成名),并无交集。其形象被艺术丑化,成为衬托平民英雄逆袭的符号化反派。

小结:

曹操统北方兴屯田却被《三国演义》塑为“白脸奸雄”,潘美定南唐平北汉反因杨业之死成“潘仁美”原型;苏定方灭三国擒三主,明清小说为捧罗家将歪曲为枭雄反派;庞籍戍西夏提狄青,在包公戏中沦为纵侄贪腐的“庞太师”;李道宗送文成公主拓疆土,竟被《薛家将》污为迫害薛仁贵的恶皇叔;张士贵助李世民夺玄武门,反成戏曲中冒领军功的嫉贤小人。这六人皆因文学艺术需要对立面而遭扭曲——曹操的唯才是举被权谋叙事掩盖,潘美的帅责失误被放大为蓄意谋杀,苏定方的西域战功让位于虚构英雄传奇,庞籍的政改成就湮灭于青天戏码,李道宗的凌烟阁画像敌不过市井话本,张士贵的昭陵陪葬殊荣败给逆袭故事的垫脚石。从汗青功业到梨园脸谱,他们共同揭示历史书写的吊诡:真实人物的复杂性终向戏剧冲突妥协,忠奸二分法下,名将能臣亦可沦为文化祭品。

来源:历史影视小迷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