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车企不能用普通消费者做智驾测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20 13:20 1

摘要:曾几何时,笔者多次讲过车企不能把车主当成“小白鼠!”可是不仅没有引起车企的重视,反而遭致大批来自不同企业的“KOL&FANS”们的评论攻击,首个ID甚至被其通过灰色手段直接搞垮。

曾几何时,笔者多次讲过车企不能把车主当成“小白鼠!”可是不仅没有引起车企的重视,反而遭致大批来自不同企业的“KOL&FANS”们的评论攻击,首个ID甚至被其通过灰色手段直接搞垮。

然而如果是崔东树发表了同样的观点,或许这些企业们就不敢于如此行为了。

因为崔东树是乘联会秘书长,而其正于近日发文分析了相关话题。

崔东树指出:

目前国内没有自动驾驶的量产车辆,车企不能用普通消费者做智驾测试。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于日前曝光了5起因错误使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案例,这些事故案例凸显了驾驶人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部分驾驶人对于辅助驾驶的认知不到位,误以为“辅助驾驶”等于“自动驾驶。”

并且崔东树文章指出部分驾驶人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做出玩手机、睡觉、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其不仅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潜台词或可理解为如因错误使用辅助驾驶系统引发严重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或可能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有没有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不收集车辆的行驶数据?

笔者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就使用过或接触过的车辆来看,至少这一部分汽车是都在收集车辆行驶数据的。通过车辆的行驶数据和司机的驾驶行为数据,车企可以用于不断完善和升级辅助驾驶系统——需要这些数据来完善与升级则说明系统根本不够完善!在不够完善的前提下,将车辆作为商品交付给消费者,这样的做法是否负责呢?

而且曾经确实出现过错误引导或有暗示性命名的汽车品牌,在相应的演示中,一度出现过暗示车辆开启辅助驾驶功能之后可以“方向盘脱手”或者“眼神离路面”的场景;按照现行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来审视这些内容的话,其客观上是在引导普通消费者去进行涉嫌刑事犯罪的危险驾驶行为,然而通过这些危险驾驶行为所获取的数据确实能用于完善辅助驾驶数据模型。

这是真拿普通消费者当成“小白鼠”了,类似的做法完全体现不出企业的责任感。

崔东树说得对,目前根本没有具备自动驾驶的量产车辆。

所有量产销售的汽车都只有0级、1级和2级功能,最高标准的2级系统是“辅助驾驶组合”的命名。

技术标准是用车过程中不能手脱方向盘,视线不能离开道路;并且驾驶人是保证车辆稳定安全行驶的基础保证,也就是哪怕系统出错,驾驶人也必须立即接管车辆以保证行车安全。所以辅助驾驶功能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而这些技术标准都可以作为判定相应交通事故的参考!也就是说通过这些技术标准可以让驾驶人承担所有责任。

这些“小白鼠”不仅花钱给车企持续更新的数据,发生了交通事故还得自行承担责任,可以这样吗?

如果车企们还不有所改变的话,这样的汽车一概不推荐选择。

来源:天和Aut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