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烟火集市“法”韵浓 法治甘霖润彝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20:09 1

摘要:在峨山县的乡村集市上,一股法治新风正伴随着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每逢赶集日,普法志愿者们早早地支起“法治摊位”,挂起鲜艳的宣传横幅,摆上各式各样的普法资料和实用的法治宣传用品,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法律知识融入百姓的“菜篮子”。这一创新举措,让普法工作从传统

在峨山县的乡村集市上,一股法治新风正伴随着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每逢赶集日,普法志愿者们早早地支起“法治摊位”,挂起鲜艳的宣传横幅,摆上各式各样的普法资料和实用的法治宣传用品,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法律知识融入百姓的“菜篮子”。这一创新举措,让普法工作从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全民共创,让法治精神在彝乡大地上深深扎根。

普法融入市井生活,法治种子悄然生根

近年来,峨山县充分利用乡村集市这一传统平台的优势,巧妙地将法律知识与深厚的乡土文化深度融合。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普法“赶大集”活动,广泛普及法律知识,使其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深入人心。如今,彝乡呈现出法治种子在人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法治精神在城乡各个角落广泛传播的可喜局面,为构建和谐乡村、推进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法“赶大集”活动的深入推进,不仅突破了传统集市的固有局限,更凭借全方位、多层次的普法策略,将普法触角广泛延伸至农村、社区、学校和企业等多个领域。通过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普法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洋溢着浓厚的烟火气息,有效激发了全民参与普法的热情。

多维普法覆盖城乡,法治声音传遍彝乡

在普法进乡村方面,峨山县充分发挥“村村响”广播系统贴近群众、直达基层的独特优势,在全县78个村(社区)及598个村(居)民小组的680余台大喇叭中定期播放法治音频。与此同时,196支农村文艺队伍适时开展富有乡土气息的法治文艺汇演,不断扩大基层法治宣传的覆盖面。现场观看法治汇演的群众纷纷赞叹:“这些表演既贴近生活又实用,连孩子们都跟着哼唱,法律知识自然而然就被记住了。”

普法进社区活动中,普法志愿者们与居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耐心解答各类法律疑问,细致入微地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在普法进校园方面,普法志愿者们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紧扣“学法、懂法、守法”的主题,精心选取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素材,以案说法,使学生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法律知识。普法进企业则通过举办培训、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员工深入理解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员工与企业双方均能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法治礼包融入菜篮,普法宣传润物无声

充分利用“赶集日”人员汇聚、人流密集的独特优势,普法“赶大集”活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受群众热烈欢迎。活动现场,鲜艳夺目的宣传横幅随处可见,普法宣传资料丰富多样,内容涵盖宪法、民法、刑法、劳动法等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现场提供的法治宣传用品,包括挂历、围裙、纸杯、抽纸及购物袋等,既实用又兼具普法功能,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里法律知识免费学!”工作人员化身为“法治摊主”,在集市中支起“法治摊位”。普法志愿者通过现场解答咨询,灵活运用“方言土语”,结合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邻里关系、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答疑解惑。现场群众感慨道:“原来法律并非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是买菜时就能学到的实用生活智慧。”

节点民俗巧妙结合,法治宣传常态化推进

峨山县围绕宪法、民法典、民族团结及其他重要法律法规,充分利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5·4”青年节、“10·1”国庆节以及“12·4”宪法宣传周等关键宣传节点,并结合火把节、油菜花节、祭祖节、摸鱼节、开新街等一系列彝乡传统民俗节日,通过贴近民众的生动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赶集、节庆等日常场景。

普法“赶大集”的常态化推进,显著拉近了法律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使严肃的法律内容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借助这种最具“接地气”的形式,普法教育变得生动而鲜活,法治宣传也因此“活起来”“火起来”。众多群众反映:“近年来,普法活动日益频繁,内容也极为实用,让我们在家门口便能轻松获取法律知识。”

执法普法深度融合,责任制落实见效

依托普法“赶大集”这一独具特色的普法模式,峨山县常态化组织普法责任单位,尤其是行政执法单位,深入集市、社区、学校及企业,紧密结合实际的执法实践,与广大群众展开更为直接的互动交流,将法律知识送至群众身边,生动践行了“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机制。

普法志愿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问,并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确保法律知识的普及不再局限于书面形式。路过的群众称赞道:“这次活动非常贴近生活,真正将法律服务送到了我们百姓的身边!”同时,普法“赶大集”的形式持续推动了“执法+普法”“服务+普法”以及“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夯实了执法部门和相关单位在普法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法治彝乡建设显成效,普法创新永不止步

峨山县通过深入实施普法“赶大集”活动,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扎根于繁华热闹的城乡集市。在这片洋溢着浓厚烟火气息的土地上,法治的光辉已遍及彝乡的每一个角落,为广大群众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彝乡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普法“赶大集”活动的深入推进,切实将法律知识普及至社会各个角落,有效实现了法律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的目标,显著提升了全民参与普法学法用法的热情,构建起“人人学法,人人普法”的新型普法生态圈。正如村组干部所说:“普法活动深入集市,广大群众在赶集过程中,不仅能选购到心仪的商品,还能用‘菜篮子’装满‘法律干货’带回家,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普法的热情。”

下一步,峨山县将持续探索普法形式的创新,采取更具本土特色的举措,广泛开展普法“赶大集”活动,推动普法工作从“集中宣传”向“日常渗透”转变,使法治精神在彝乡的烟火气息中深深扎根,枝繁叶茂,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峨山智慧。

来源 | 峨山县司法局 倪文伟

编辑 | 李海燕

一审 | 黄浩楠

二审 | 段晓婷

三审 | 赛俊敏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